■江西省新余市第二中學 余新平
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2 章第4 節的內容,該內容既是必修三的重點知識,也是高中生物的重點知識,對于學生來說較難掌握。
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演示系統模型不但有助于學生掌握相關知識,通過模型演示還能使學生掌握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不同點,進而突破該內容的難點。
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演示模型借鑒拼圖原理,把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過程直觀地展示出來。
用泡沫板制作抗原、吞噬細胞、T 細胞、B 細胞、記憶細胞、漿細胞、效應T 細胞、病毒、宿主細胞、抗體、淋巴因子等各種模型,并通過不同尺寸和顏色將其區分。
利用磁鐵的磁性固定模型。
泡沫板若干塊,小磁鐵若干個,紅色、藍色、黃色、綠色等彩紙若干張,木條若干根,大鐵皮1 塊,剪刀1 把,白紙1 張,膠水1 瓶。
1.取1 塊泡沫板,剪成5 種不同形狀的圖片若干張。把不同顏色的彩紙剪成與泡沫板大小、形狀一樣的圖片若干張,并用膠水把剪好的彩紙和相應的泡沫板貼在一起,代表抗原、吞噬細胞、T 細胞、B 細胞、記憶細胞、漿細胞、效應T 細胞、病毒、宿主細胞、抗體、淋巴因子等免疫細胞及免疫物質。
不同形狀代表不同細胞及其他物質。如不規則藍色多邊形代表吞噬細胞,紅色橢圓形代表抗原,綠色圓形表示T 細胞,黃色顆粒代表淋巴因子,綠色顆粒代表抗體,如圖1 所示。

圖1 各種細胞、病毒、抗原、免疫活性物質模型圖
2.在做好的模型上安裝相應大小的磁鐵,便于在展示板上使用。
3.把大鐵皮塊做成寬80cm、長120cm的長方形塊,并用木條框好,用來作為演示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過程的展示板。
1.介紹各種模型代表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中的結構和成分,講解這些結構和成分的來源及作用。
例如,在介紹T 細胞模型時先介紹T細胞的來源及功能:T 細胞由造血干細胞增殖分化并在胸腺中成熟,其功能是分泌淋巴因子,識別、呈遞抗原,增殖、分化成效應T 細胞和記憶細胞。
2.利用模型簡單介紹病原體進入人體后產生的非特異性免疫的過程,如圖2 所示。

圖2 非特異性免疫過程(圖片源自清華大學吳慶余教授所著《基礎生命科學》)
3.演示體液免疫過程:首先出示抗原模型,演示抗原進入人體的過程。再出示吞噬細胞模型,演示其吞噬抗原的過程。吞噬細胞吞噬抗原后使抗原暴露抗原決定簇,并呈遞給T 細胞。
4.T 細胞接收抗原后產生淋巴因子,并把抗原遞給B 細胞。B 細胞增殖分化為漿細胞(效應B 細胞)和記憶B 細胞。
5.演示漿細胞產生抗體的過程。出示抗體模型,并演示抗體與抗原結合過程,形成凝集塊,消除抗原。

圖3 課本上的體液免疫演示過程
6.演示細胞免疫過程:抗原侵入人體,進入體內環境;吞噬細胞起吞噬作用,將抗原呈遞給T 細胞,T 細胞增殖分化形成效應T 細胞和記憶細胞,并產生淋巴因子;被抗原侵入的人體細胞形成靶細胞,效應T 細胞與靶細胞密切接觸,靶細胞裂解死亡,如圖4 所示。

圖4 細胞免疫演示過程
1.直觀地演示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具體過程。
2.體現了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兩個過程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3.促使學生掌握免疫系統的組成,理解各種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的作用,鞏固免疫調節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