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1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990 865億元,比上年增長6.1%,符合年初提出的6%~6.5%的預期目標。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70 892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了10 276美元,突破了1萬美元的大關,實現了新的跨越。CPI漲幅符合預期。人口突破了14億,呈現出老齡化趨勢。
1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發布會,介紹2019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2019年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主要預期目標任務較好完成。
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實現新跨越
寧吉喆介紹,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990 865億元,比上年增長6.1%,符合年初提出的6%-6.5%的預期目標。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70 892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了10 276美元,突破了1萬美元的大關,實現了新的跨越。
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寧吉喆介紹,2019年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 733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與人均GDP增長大體持平。尤其可喜的是,農村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2%,繼續快于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又有所縮小。
外貿外資逆勢增長。2019年貨物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3.4%,出口增長5%,進口增長1.6%,實現了外貿穩中提質,這也符合年初提出的預期目標。貨物貿易順差比上年擴大25.4%,利用外資方面,在全球跨境投資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從1~11月份的數據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6%,全年有望超過1300億美元。年末外匯儲備余額31 079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了352億美元。
CPI上漲2.9%,豬肉價格上漲42.5%
價格方面,寧吉喆介紹,2019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9%,符合3%左右的預期目標。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上漲1.6%,漲幅比上年回落0.3個百分點。
去年豬肉價格節節攀升,不少市民直呼“吃不起”。據統計,2019年食品煙酒價格上漲7.0%,其中糧食價格上漲0.5%,鮮菜價格上漲4.1%,豬肉價格上漲42.5%。
就業方面,寧吉喆介紹,2019年我國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城鎮調查失業率符合預期目標。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52萬人,連續7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明顯高于1100萬人以上的預期目標,完成全年目標的122.9%;各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在5.0%~5.3%之間,實現了低于5.5%左右的預期目標。
總人口破14億,60周歲及以上占18.1%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40 00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7萬人。
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死亡人口998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34‰。
從性別結構看,男性人口71 527萬人,女性人口68 478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45。
寧吉喆指出,中國正面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特別是存在著老齡化的趨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25 388萬人,占總人口18.1%,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7 603萬人,占總人口12.6%。
解讀
如何看待GDP增速創1990年來新低?
據國家統計局歷年數據,GDP增速6.1%是1990年以來最低水平。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認為,在世界經濟整體增幅下行情況下,中國經濟保持6.1%增速,是在合理的運行區間。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19年世界經濟增長速度為3%,中國經濟6.1%的增速是世界經濟平均增速的一倍。無論是與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相比,中國經濟增速在主要經濟體中均名列前茅。而且,6.1%的增長速度也在年初定下的預期目標范圍內。
姚景源強調,判斷宏觀經濟走勢不能只看GDP增速,還要看就業、物價等指標,目前看各項指標與6.1%的GDP增速是匹配的。比如,2019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52萬人,明顯高于1100萬人以上的預期目標,完成全年目標的122.9%。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9%,也符合3%左右的預期目標。
解讀
人均GDP破1萬美元意味著什么?
姚景源稱,人均GDP代表人均創造財富的能力,從世界范圍看,人均GDP在1萬美元以上的人口規模近15億人。隨著總人口達到14億的中國步入人均GDP 1萬美元以上國家的行列,全球人均GDP 1萬美元以上的人口規模將接近30億人,對整個世界經濟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
“全球約70億人當中,由于中國的加入,有30億人人均GDP都達到了10 000美元以上。這是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進步,也是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新興經濟體對世界作出的貢獻,所以說,把中國的事辦好了就是對世界的貢獻?!睂幖獑粗赋觯?019年中國GDP占世界的比重預計將超過16%,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預計將達到30%左右。中國仍然是世界經濟發展動力最足的火車頭,中國人均GDP穩居世界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人文發展指數地位也進一步上升。
寧吉喆同時提醒,我國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仍然沒有改變,中國的人口多,生產力總體還不發達,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突出。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也仍然沒有改變,雖然人均GDP與高收入國家的差距在縮小,但我國仍處在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姚景源認為,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意味著我們創造財富的能力在增強,為下一步人均收入的增加奠定了前提和基礎,從這個角度看,說明中國經濟發展存在巨大潛力和增長空間,但也要看到我們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仍然較大,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還要不斷努力,追趕發達國家。
解讀
如何評價國內生產總值近百萬億元?
寧吉喆介紹,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990 865億元,也就是說我國經濟總量接近100萬億元,按照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14.4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這與2018年世界排名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位的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四個主要發達國家的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之和(14.7萬億美元)大體相當。
姚景源表示,這標志著中國經濟總量站上新的臺階。1986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是1萬億元,2000年達到10萬億元,從2000年到現在,中國經濟總量幾乎每年上一個“大臺階”。
可以看到,目前中國經濟總量穩穩坐在世界第二位。經濟總量達到一定水平,中國經濟增長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都會增強,2019年中國經濟增量逼近百萬億元,這為中國經濟追求高質量發展和轉型升級奠定了良好基礎。
解讀
中美經貿協議會如何影響中國經濟?
中美貿易磋商日前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寧吉喆表示,這對改善中國經濟發展的預期很有好處。
寧吉喆說,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達成是平等協商的結果,也是平等互惠的協議,不僅對改善中國經濟發展的預期,而且對改善美國和全世界經濟發展的預期都是很有好處的。從近一段時期以來全球資本市場的反應來看,從主要國際經濟組織的分析預測來看,都可以得出這一點。國際基金組織已經把中國2020年經濟增長的增速預測值又調高了0.2個百分點。
“去年10月份以來,中美雙方都采取了關稅豁免和關稅排除的一些措施,相向而行,保持雙方經濟貿易的正常進行?!睂幖獑凑f,中方也會按照雙方的共識實施好第一階段的經貿協議,這必將有利于中美雙方經貿合作的深化,有利于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的經貿發展,有利于全球經濟貿易的穩定發展。
解讀
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如何?
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去年中國GDP增長從一季度的6.4%下滑到四季度的6%,中國政府將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來停止這種經濟增長放緩的趨勢?
對此,寧吉喆表示,GDP的季度波動是正常的。分季度看,我國GDP一季度同比增長6.4%,二季度增長6.2%,三季度增長6.0%,四季度增長6.0%。如果觀察世界各國公布的GDP數據,季度波動幅度可能還要大一些。
他指出,從過去幾年看,中國政府加大“六穩”工作的力度,即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過去一年“六穩”取得了明顯成效,“我國經濟已經從高速增長階段正在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們并不刻意地追求經濟增速,而是追求有質量、有效益的合理增速”。
談及2020年經濟增長預期,寧吉喆表示,中國經濟穩定向好、長期向好的趨勢并沒有改變,雖然仍然面臨經濟下行壓力,還會進一步采取措施。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各地區各部門將積極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特別是當前中國1.2億的市場主體發展活躍,也將共同推動實現有質量、有效益的增長,所以說今年的經濟穩定增長是可以預期的。
姚景源認為,總體來看,在世界經濟下降幅度很大的情況下,2019年中國經濟保持了穩定增長,就業擴大,物價總體穩定,居民收入和國民經濟增長基本保持同步,國際收支基本平衡。這些都為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打下了決定性的基礎。
“2020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不小,還是要堅持穩中求進?!€字當頭是前提和基礎,首先把經濟下行的壓力穩住,在這個過程中,追求高質量發展。”姚景源說。
本刊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