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嘉
內容摘要 結合企業在實際中的相關實踐與管理工作,深度分析企業在物資儲備和庫存管理中的現存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文章將以多種措施的采用對其進行逐一解決,同時結合建立更加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對物資儲備與庫存管理方面的工作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將管理中的職責問題落到實處,進而降低庫存積壓問題以及不必要資金上的浪費,通過對于物資儲備與庫存管理的優化與加強,實現企業效益的提升。
關鍵詞 物資儲備 物資采購 管理機制 強化措施
1 引言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的飛速建設與發展,企業中的監督管理作用在錯綜復雜的市場經濟環境中顯得越來越具有影響力。因此,如何加強并完善企業中的監督與管理,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要去思考的實質性問題。在企業自身的經濟鏈條管理中,對于物資采購以及物資儲備與庫存的監管離不開一條完整有效的監督管理制度與管理模式。因此,強化對于這些工作內容的監督與管理,更合理的控制庫存的規模,降低不必要的庫存資金過度浪費,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降低庫存的積壓現象,從而實現企業的內部優化。
2 物資儲備方式考慮因素
2.1 響應時間因素
物資供應應保證生產需求,尤其是要滿足響應時間的要求。對于供貨周期長于可容忍的空檔期,影響安全生產的,考慮自行儲備方式。
2.2 市場活躍程度以及采購難度因素
市場活躍度高、采購難度低的物資,適宜直接采購方式,反之則適宜自行儲備方式。對于常用零星耗材,隨用隨采方式程序過于煩瑣的,可考慮一定的儲備。
2.3 使用頻率與流動性因素
使用頻率低的物資,容易產生積壓,降低企業資產的流動性,不宜大量采購和儲備。
2.4 儲存難度因素
對于保質期短、或儲存條件苛刻的物資,容易變質失效,不宜自行儲備。
2.5 產運行特點因素
(1)管道點多線長,物資儲備庫設點有限,對于市場供應充足的物資,從管道沿線就近采購,比從儲備庫調運更加便捷。
(2)部分主要設備的關鍵配件需要從國外進口,采購周期長,需要有一定的儲備。
2.6 考核要求因素
存貨考核指標是國資委對央企考核的重點指標,主要包括兩項:存貨占用資金總量和長期無動態的存貨占總量比例。在保證生產需求的同時,應盡量減少庫存物資總量,減少長期無動態的存貨數量。
2.7 采購價格因素
對于以設備維修為目的的物資采購,與生產型企業采購原材料不同,總體價值相對較小,價格波動對公司損益影響較小。
低價采購自行儲備物資,雖然會節約采購支出,但同時會發生資金占用成本、存儲成本、處置成本等支出,兩者會相互抵銷。
3 庫存管理中的現存問題
(1)庫存的具體儲備規模較大,而且在儲備資金方面的周轉期也非常緩慢。同時,庫存的具體結構缺少合理的規劃,物資超儲積的現象較大。
(2)企業內部部門所提報的物資需求大于實際使用與需求量,同時采購人員在其采購額過程中也將采購量自行擴大,導致庫存物資總數增加,為管理帶來工作壓力。
(3)相關人員的業務能力有待提高,由于物資儲備人員、庫存管理人員以及采購人員的自身業務能力不強,所以在實際的物資管理系統操作方面也非常不熟練,這就直接影響到了對于整體庫存的管理水平[1]。
4 物資儲備與庫存管理強化措施
4.1 制定嚴格的前期采購計劃
對于企業在物資采購方面的監督與管理而言,先行條件一定是對具體計劃的制訂與完善,同時還要對具體的采購供應商途徑來源等方面有足夠的篩選和思考,之后才可以確定具體的結果。因此,首先制訂完善的企業采購計劃讓具體的監督與管理執行提供具體依據,進而促進管理工作中的“有法可依”。
4.2 對于具體供應商的篩選標準
企業的計劃制訂與后續管理的執行實施中,對于供應商的篩選和選擇也是一個重要的工作環節。對于企業而言供應商就在極大程度上代表著企業自身的品質與形象,因此在具體的采購供應商選擇上企業也要做到嚴格篩選。在市場經濟的充分條件之下,物資品種的數量也得到了很多方面的數量選擇,這也就催生了具體質量上的個體差異[2]。企業中的物資采購部門在供應商的資信等級方面,也有了更多的可選擇性。但是在具體的選擇之中卻也很容易出現兩種價值取向,所以作為企業層面對于具體的選擇標準就與之相應要有所規范,以怎樣的原則來對物資供應商進行擇優篩選,而最后的選擇決定權方面又到底要由誰來進行具體決定,這些都是企業在對于具體物資采購監督管理中的重要工作環節。
4.3 確定采購價格及物資儲備方式
對于物資采購,企業最關心的問題無非就是質量和價格。因此,采購物資的價格方面也必須要明確的確定,但是物資采購在具體的價格方面卻是受很多因素所影響著的,物資的產品質量、具體功能性、交易條件以及技術配置都是形成物資價格變量的具體形成因素。以此綜合性價比作為企業監督和管理中的權衡界定也極為重要。
可選擇的物資儲備方式主要有自行儲備與直接采購兩種方式。自行儲備方式是指按照預計的需求,先行采購一定規模的物資儲備在使用時直接領用,領用后再行補充。這種方式的優點在于對生產需求響應速度快,但是缺點則是物資采購要考慮規格型號、數量、時間和頻率等多項因素,預計需求與實際需求很難吻合,容易產生積壓或斷供;直接采購方式是指有實際需求時即采即用,其中包括要求供應商提前儲備一定的成品、半成品或原材料,自己不提前儲備。這種方式的優點是采購貼合實際,不會產生積壓;但響應速度的可控性低于自行儲備方式,對于生產急需物資或采購周期長的非標件,很難及時供應等缺點也比較明顯[3]。
4.4 物資采購與物資入庫驗收中的合同監管措施
合同在物資采購的監督管理中,主要作用是對于具體的采購過程以及最終結果得以有文字協議方面的保障。同時也是對于具體方向與工作內容的確立,在合同的基礎上就意味著雙方都必須以合同中的具體內容要求為基準,對于違反合同或具體合同中未表述的部分均不予采用。在對于物資的驗收上也要依據管理中的合同標準進行逐一驗收與問題反饋,同時也是形成企業在物資采購后的“二次把關”。這物資驗收的過程中也能夠最直接的將采購問題直接呈現,對于具體的問題分析和問題成因界定都有著實質性的工作意義。設立企業內部的物資驗收專員為物資負責也是企業發展與物資采購監督管理中的重要工作環節。因此,企業對于具體的采購合同在逐步完善建設的進程中做到嚴格的機制把控,保證在整個物資采購的過程中絕對不出現惡劣的違規行為由具體的采購人員或采購部門負責人簽字明確合同責任。通過采購合同的完善構建,實現對于物資采購監管方面的管理力度逐步增強。
4.5 實施專人負責制度,提高管理的專業性
在科學的管理機制中對于前期的采購人員與后期的物資管理人員的隊伍建設與制度管理完善建設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項管理措施。對于采購人員與物資管理人員進行集體形式的專業崗位培訓以及工作流程標準化訓練,并且在具體的人員隊伍中要形成縱貫相連的專人負責制度,進而形成企業內部人員隊伍的自我管理,將相關的人員進行具體的工作分組,在每一個組中設置出一個具體責任專人對整個小組的專業性負責任小組中如果出現錯誤一并懲罰,確保將具體責任落實到具體的人身上,一切都要為采購的整體結果負責。
5 結語
強化物資儲備與庫存管理工作的規劃化進行,對庫存在規模的層面上進行有效的控制,從而實現庫存結構上的優化。物資儲備與庫存管理對于企業而言,是一個需要持續完善與管理的工作內容。因此,多項舉措對于企業的推進價值在于通過對于管理機制和制度的規劃,明確實踐中具體問題的實際解決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相關方面的經驗,從而通過對于問題的總結與解決時限管理水平上的提高,實現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
(作者系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 會計師)
【參考文獻】
[1]張惠民.“零庫存”管理新模式[J].企業管理,2019(1):75-77.
[2]朱井濤.加強物資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研究[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9(2):64-65.
[3]王濱.多措并舉強化物資儲備和庫存管理[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9(9):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