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瑋珊
內容摘要 在我國統計工作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統計分析報告閱讀范圍也在逐漸提升,并且已經受到了群眾的關注。在閱讀目標發生改變時,統計分析報告也應在基礎部分進行不斷創新與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出自身的社會效益。基于此,文章首先對統計分析報告的文體概念與具體分類進行了介紹,之后對統計分析報告的書寫程序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創新觀點。
關鍵詞 統計分析報告 寫作觀念 創新點
1 引言
若想確保分析報告書寫有所進步,那么就要抓住根本進行創新。創新不僅意味著要保障內容具有新穎性,同時在收集數據信息、情況反映、選題,以及提出對策等部分也要體現出創新的價值。統計分析報告只有具備結構新穎、觀點新穎、形式新穎等特點,才能具有實際意義。
2 統計分析報告概述
2.1 統計分析報告的文體概念
統計分析報告文體概念其實指的就是銀行統計分析報告,其主要在數據統計、資料收集的基礎上進行,使用的統計方法比較專業,在觀點、證明、研究以及具體剖析過程中需要對經濟性進行考慮,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觀點[1]。
2.2 統計分析報告的分類
從內容覆蓋范圍的角度來講,統計分析報告可以分為綜合統計分析報告和專題分析報告。其中,綜合型統計分析報告屬于帶有全面性、綜合性的運營報告之一,可以對經濟實力進行展示與證明;專題類型的統計報告中包含了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案,屬于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類型。
從內容限定時間的角度來講,統計分析報告可以分成年度統計分析報告、半年度統計分析報告、季度統計分析報告及月度統計分析報告等多種報告類型。
2.3 統計分析報告的寫作要求
首先,論題需要具備目的性。若想幫助領導掌握實際情況,讓決策具有實際性與效益性,那么就要使用完善的檢查監督方案,對實際需求進行總評。
其次,數據統計需要具有準確性和效率性。在進行論證時,使用的統計分析報告需要精準無誤,只有保障數據準確,才能找出實際的問題,促使分析報告具有效益性[2]。統計分析報告具有的效應具有時間限制,若是超出時間范圍后,收集的數據無法說明問題。
最后,論證時需要使用獨立的統計標準和統計方法。統計報告分析論述和一般的數據說明存在差異性,所以需要使用特有的統計標準及方法,如此才能確保報告的真實性。
3 統計分析報告寫作理念的創新
3.1 主題選擇應積極主動
在傳統的統計分析報告進行寫作的過程中,很少出現自由選題的情況,就算是自己選題,也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這種情況始終讓作者處于被動狀態,并且選題的方法比較老套,不具有創新性。態度決定分析報告的質量,只有作者對內容進行深入研究,才能有效地掌握其中的規律,從而寫出良好的作品。統計應該跟進時代的腳步,抓住發展的重點,并且從信息監督等方面入手,這樣才能得到良好的分析報告數據。
3.2 材料選擇要新穎
若是文章中始終使用陳詞濫調,那么就無法吸引閱讀者的興趣。所以,使用的數據材料一定要新穎,對社會經濟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新現象進行收集,通過合理的方法進行處理,在報告中及時反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讀者。在經濟改革階段,經濟構造發生了很大改變,所以很容易出現新問題。另外,還需要在舊數據資料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資源,并且對這些重要數據進行加工,這樣才能為統計分析報告編寫提供良好的環境,對報告創新性而言也有著重要作用。
3.3 表達語言要新穎
在統計分析報告編寫過程中,使用的語言要新,一定要在表達方式上下功夫,這樣才能讓報告內容表達更加準確,同時也能為統計報告添加色彩[3]。重視文采是中國的優良傳統,若想讓分析報告內容更加生動具體,可以使用以下方法:首先,使用合適的修辭手法,從而增加表達效果;其次,使用抒情表達方法,讓文章內容更加具有感染力;最后使用描寫表達方法,讓語言更加生動活潑。但是,一定要注意文采與裝腔作勢存在一定差別,在進行統計分析時,一定要遵守基本規則與特點。
3.4 立意要新
尋找全新的構思角度,任何事情具有多個角度,需要在不同的方向進行觀察與分析,這樣就會得出多種結論與看法。在古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中可以得出相同的道理。若想確保分析報告具有利益新穎的特點,那么首先應該將寫作對象進行確定,而且還要進行合理的觀察與分析,之后進行對比,這樣才能在物質本身進行有效的突破。在拒絕經濟效益問題時,還能增加實際的產量,降低耗損。統計分析報告可以在市場營銷或者提升成本等方面進行續寫,所以不光需要通過合理方式保障貨物價格與商品之間的關系,還需要對市場的需求進行考察,加強日常的管理等。
只要從多角度進行續寫,就能得到全新的觀點,確保分析報告具有新意。另外,還要突出結構的模式化,在多年書寫統計分析報告的過程中已經形成了模式化,但是在時代快速發展的情況下,若想解決市場中的實際問題,還應該對統計分析報告的結構進行創新。
4 提高統計分析水平應具備的素質
4.1 扎實的經濟理論功底統計分析是為宏觀調控決策服務的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切經濟活動都必須遵循經濟發展規律,并按其規律辦事。運用經濟學理論來觀察、分析經濟社會現象,尋找科學對策是時代進步的必然規律和經濟分析的客觀要求。如果不懂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就不能全面理解統計指標的內在含義和彼此之間的聯系,就不可能在統計數字中發現問題,也不可能在經濟表象中認識本質,更不可能得出科學規律性的結論和觀點。所以,統計分析是在大量統計數據和調查研究基礎上,運用經濟學基本理論和統計分配特有方法對社會經濟現象進行客觀分析和判斷,揭示其內在聯系和本質規律。
4.2 熟悉統計指標的內在含義和相互關系
統計報表指標體系是按照經濟學原理建立的一套反映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報表體系,它是科學的、嚴謹的,指標間具有內在的相互聯系。作為一個統計工作者,必須吃透報表方案,明確每一個指標的含義,全面理解統計指標的關聯性,如此才能提高統計分析的廣度和深度。
4.3 深入了解企業的情況
在掌握分析要求、分析方法的基礎上,統計人員要積極參與到單位的經營管理中,通過參加本單位經濟活動分析等相關會議,利用各種時機,進一步了解當前經營形勢,以及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和專業知識,提高其把握大局、統籌分析和綜合協調的能力,使其在日常工作中能夠準確把握分析的方向和角度,能夠通過報表發現與政策、與形勢、與管理要求不符的各類問題和情況,及時提出有質量的、行之有效的解決意見和建議。
4.4 不斷學習的能力
統計分析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綜合性工作,要求統計人員要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加強理論學習,學習觀察、分析問題的立場和方法,多看新聞、報紙、企業有關政策、規定等;多了解生產技術知識,掌握必要的生產技術資料;多看別人的分析文章,包括專家學者的理論文章,也包括同行業、同部門的分析文章,從中借鑒分析技巧,提高分析水平。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寫出高質量的統計分析,為各級領導提供建議與對策,為鐵路發展做出貢獻。
5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首先對統計分析報告的文體概念與具體分類進行了介紹,之后對統計分析報告的書寫程序進行了研究,最后得出,若想確保統計分析報告寫作具有創新性,那么就要做好材料選擇和語言表達方面的工作。
(作者系廣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廣州卷煙廠 統計師)
【參考文獻】
[1]李艷杰.淺談“三步走”做好統計分析報告[J].統計分析寫作的經典范式及其擴展[J].統計與咨詢,2017(5):36-38.
[2]張國春,卞榮華,王永貞,等.2015年度我國主板市場資產評估情況統計分析報告(上).2016年度中國覆銅板行業調查統計分析報告簡介[J].覆銅板資訊,2016(3):9-14.
[3]本刊編輯部.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發布2011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分析報告[J].上海國土資源,2018,33(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