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珺
內容摘要 燃煤電廠超低排放煙氣污染物對大家生活的影響很大,為了大家的生活健康,為了國家環境問題,應盡可能地提升燃煤電廠超低排放煙氣污染物現場檢測探究,并且逐步優化。
關鍵詞 燃煤電廠 超低排放 煙氣污染物 現場檢測
1 引言
現如今,我國工業的發展突飛猛進,但是與此同時,環境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環和污染,因此,我國不僅應重視工業的發展,還要從大局出發,在工業發展的同時權衡好環境等方面的問題。近年來,我國對環境問題非常重視,對燃煤電廠超低排放也有所管制,并且HJ 2053—2018《燃煤電廠超低排放煙氣治理工程技術規范》中提出,原有的煙氣排放污染物的排放技術存在許多問題,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所以,要對超低排放煙氣的特點進行深入研究。
2 燃煤電廠超低排放煙氣污染物的研究背景
在當今的社會發展趨勢下,燃煤電廠的社會競爭力度也不斷增大,所以擁有多樣化和多種化的生產技術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和信賴,為了使燃煤電廠在社會中占有一席之地,燃煤電廠超低排放煙氣方法逐漸被廣泛使用,并且正在接受大眾的檢驗。現如今,日益嚴格的排放標準與缺乏準確的超低排放監測手段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為了緩解這一矛盾,燃煤電廠拋棄傳統的排放方法,而選擇采用現在的超低排放方式。
3 非分散紅外法測定SO2和NOx
非分散紅外法主要是通過吸收紅外輻射熱效應,并由此產生可以轉化為可測量的電流信號,最后再對材料的含量進行精確測量。而非分散紅外法的測量方式比較簡單,它主要用于測定紅外輻射吸收較高的氣態物質。
目前,我國煙氣排放檢測系統中對硫酸和NOx的檢測方法均為非分散紅外超監測方法。因為水汽和水霧的存在,使檢測結果或出現一定的偏差,從而導致檢測不準確,而在脫水裝置和濕度傳感器上安裝便攜式紅外分析儀的超級監測方法卻完美地避開了這一偏差。另外,在便攜式紅外分析儀中應配備專用的預處理裝置,可以迅速加熱取樣和冷感脫水,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冷凝水和氣態水的影響,大大提高了非分散紅外線對硫酸和氮氧化物的檢測精度和準確度。此外,在脫水裝置和濕度傳感器上安裝便攜式紅外分析儀,可以在測定上起到軟件補償的作用,通過紅外分析儀可以減少濕度所造成的誤差。
4 監測方法
在燃煤電廠中脫硫工程的設計應該注重環保工作與節能,清潔和生產的密切結合,推循環經濟,堅持可持續發展,而如何能夠更好地監測方法便是重點。
4.1 監測的原理
現如今對于監測硫酸的監測方法,一般是用定電位電解監測的方法進行監測,定電位監測法是通過污染源而廢棄的氣氮氫化物,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的一種使用方法,這種監測方法是通過將需要監測的氣體利用滲透膜進入到電解槽中,然后在超過了監測標準和電位的監測標準下,通過電解的液中的擴散并且吸收硫酸與其發生化學反應,并且會集散的擴散電流的一種監測方法,這樣可以有效的保障監測的數據和準確性。
4.2 主要干擾和消除方法
在紅外線監測儀器中,我們可以在分析的儀器中適當的配置特定的預處理的裝置,這樣可以有效地進行急性的加熱取樣處理,也可以進行冷凝的脫水處理,可以將水分中的氣態固態粒子進行分離這樣一來氣態受干擾的部分將會受到一部分的影響,這樣就可以將脫水裝置中的紅外線分析儀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軟件補償裝置,將氣態中的水分固態進行粒子化就能減少所監測的誤差性[1]。
4.3 煤燃電廠汞排放監測
煤燃電廠汞排放監測原理是通過恒溫采樣管,進行電熱桶的處理方式進行將污染物排放至恒溫過濾箱的電熱偶進行預加熱處理,排放至撞擊瓶箱到冰浴,進行冷凝處理然后再通過連接管,通過真空計并且打開主閥門,到采樣抽氣泵中的真空泵中,到干式氣表中進行測量控制箱進行電解處理最后排放,這種排放方式集合了以上排放的優點,能夠更好地進行排放,從而減少對于環境的破壞。
4.4 三氧化硫的監測方法
這種的處理方式是根據硫酸霧能夠更加的與水相融的特性,從而產生了稀硫酸和碘酸鉀這兩種物質的反應,這里面所存在一定量的生成碘,然后可以通過硫酸鈉里面的固定體的溶液滴定生成了測試劑溶液,通過測定的標準加入一定體積的碘酸鉀溶液,然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及再測量度進行測定吸光的處理。
5 可采用的,超低排放,技術路線
針對日益嚴峻的大氣污染形式及國內燃煤電廠使用的除塵設備80%以上為電除塵器這一現狀,同時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電除塵技術,為實現燃煤電廠煙氣超低排放,可采用末端治理和協同控制的技術路線
5.1 燃煤電廠煙氣治理技術路線的演變過程
我國燃煤電廠煙氣治理技術路線的演變過程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了解,我國燃煤電廠煙氣治理經歷了,除塵到除塵+脫硫再到脫硝+除塵+脫硫的路線而現在所擁有的燃煤電廠煙氣治理技術路線可以大致分為鍋爐到脫硝再到空預器,然后再有除塵器進行高強度的除塵,通過IDFWFGD 然后再通過煙筒進行排放處理。
5.2 現有煙氣治理技術路線所存在的問題
5.2.1 沒有充分的考慮各設備間的協同工作效應
比如WFGD在設計時往往忽視其除塵效果。國內WFGD的除塵效率一般僅有50%左右,甚至更低,實際運行中有WFGD石膏漿液的攜帶,其出口煙塵濃度反而大于入口濃度值現象也時有發生.
5.2.2 在達到效率情況下,系統投資和運行的成本較大
為了達到出口較低的煙塵濃度限量值的要求,原來的ESP增加到SCA和電場數量,投資成本較大,并且占有較大的空間,給空間有限的現役機組更是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采用電袋復合或袋式除塵技術的改造時,存在本體阻力高,運行費用較高,濾袋的使用壽命較短,換袋成本高,舊濾袋資源化利用率比較小等缺點。
5.2.3 較難達到超低排放的要求
常規除塵設備出口粉塵濃度較難達到10 mg/m以下;我國燃煤電廠WFGD的除塵效率普遍較低
6 濕試電除塵技術路線
WESP主要用于解決脫硫塔后的復合污染物排放問題,其入口煙塵濃度宜小于20 mg/m。與常規的電除塵的原理相同。WESP采用液體沖刷集塵表面進行清灰處理的,這樣的好處有以下幾點,不受粉塵比電阻的影響,可有效捕集其他煙氣治理設備捕集率較低的污染物(如PM2.5等)可捕集濕法脫硫系統所產生的污染物,消除石膏雨;可達到其他除塵設備難以達到的極低的煙塵排放限值。
7 煙氣協同治理技術路線
SO2的深度脫出采用單塔或組合式分區吸收技術,改變氣液傳質平衡條件,并優化漿值、pH、液氣比、漿液霧化粒徑、氧硫比參數,提高脫硫頻率;優化塔內煙氣流場,有效降低液氣比,降低能耗,提高除霧器性能,改善噴淋層設計。
低濃度顆粒物與解決方案,針對超低排放的條件下的煙塵測量,主要解決高濕度隊測量帶來的影響,目前的解決方案是先對煙氣進行高溫的取樣,然后在高溫的條件下進行分析,從而消除水滴對煙塵測量的影響。低濃度氣態污染物測量,針對超低排放的氣態污染物濃度范圍,常規的氣態污染物CEMS包括預處理系統和分析儀表已經難以滿足相關的技術要求。目前的解決方案是直接抽取+紫外熒光。
8 結語
本文主要是針對燃煤電廠超低排放煙氣污染實現的現場監測問題所作出的大概解釋,實現燃煤電廠超低排放煙氣污染不僅對整體的工作效率有較大的提升,而且對于環境的治理方面以及環境的保護也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這對于燃煤電廠煙氣污染物超低排放技術有著創新的重大意義。
(作者系唐山開灤東方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工程師)
【參考文獻】
[1]胡強,王濟平.燃煤電廠煙氣污染物超低排技術路線的選擇[J].化工管理,2018,9(2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