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花萍
內容摘要 谷子在陽泉曲鎮有著種植悠久的歷史,是陽泉曲鎮域內最主要的栽培作物之一。陽泉曲鎮根據市農業農村局、農技中心的技術指導,經過三年的試驗、示范種植,證明滲水地膜谷子穴播栽培技術集保水、增溫、增密效應于一身,畝產比傳統種植增產30%~45%,深受農民喜歡。
關鍵詞 滲水地膜 谷子 穴播 栽培技術
1 技術簡介
孝義市位于山西省腹地偏西,呂梁山脈中段東麓,太原盆地西南隅。孝義市屬于暖濕帶大陸性半干旱半濕潤氣候,全年無霜期有160~185天,霜凍期為10月上旬到次年4月中旬。隨著農業生產中科技含量的提高,傳統的谷子間苗費時費工,孝義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滲水地膜谷子穴播高產栽培技術項目有效解決了這一難題。該項技術適宜在孝義市西部山區、丘陵區推廣應用。該技術集增溫、保水、增密效應于一身,畝產一般比傳統種植增產50%以上。
本技術是山西省農科院農業資源與經濟研究所研發的滲水地膜、播種覆膜機成果及專利技術產品與精量機穴播、免間苗、密植等配套栽培技術集成的一項高產栽培新技術。經過科研院所人員多年多地的試驗示范實踐證明,該項技術適宜在山西省中北部山區、丘陵區及廣大的干旱冷涼區推廣應用。經過2017年、2018年在陽泉曲鎮農業主要種植區禪房頭、碾頭、克俄、張家莊等幾個村的試驗示范實踐證明,該技術適宜在當地推廣,不僅省工省時,而且增產效果明顯。
2 播前準備是基礎
2.1 選地整地,不能重茬
有民諺:“重茬谷,守著哭。”谷子絕對不能重茬,前茬作物選豆類、玉米、高粱、小麥、馬鈴薯都可以,尤其是在氣候稍熱的地方和種植抗病性、抗逆性不強的品種嚴禁重茬,否則入不敷出。谷子適宜在通風條件好的坡、梁、垣地種植,不適宜在溫暖區的溝、川、平地種植;機播覆膜要求地面平坦、坡度較小、地塊較大、土層深厚、質地松軟的肥沃壤土或沙壤土;黏重、通透性差的土壤不僅不宜種植,更不宜使用該技術。
2.2 精耕細作,地平土絨
針對谷子種子籽粒小,單粒種子頂土能力較差,需要靠萌芽群體頂土的合力才能保證出苗率。在土壤墑情充足,整地質量要好,達到地平土絨,無根茬、無雜草、無坷垃、無病蟲。土壤結構適中才有利于出苗。整地要做到秋季深耕滅茬,耕深25 cm,打破堅硬的犁底層,增加通透性,耕后及時耙耱保墑。春季淺旋并結合施肥,旋深約13~15 ㎝,旋過的地表較為松軟平整,有利于鋪膜、播種作業和出苗率提高。因此,土壤是作物的“溫床”,要造良田,首先建立很好的耕作制度。
2.3 平衡施肥,科學配方
谷子是喜肥作物,對肥料反應較為敏感。俗話說,肥料是作物的糧食。科學施肥,肥料種類合理,不僅節約成本,而且滿足谷子各個生育期的營養元素,為人類提供高品質的小米。提倡施用有機肥,因有機肥幾乎含有所有的礦質元素,能培肥土壤。在有機肥不足的情況下,可以和無機肥配合施用。播種前15~20天,結合旋耕三肥底施一炮轟,然后踏墑等到宜播期播種。谷子的需肥規律是:出苗到拔節占4%~6%,拔節到抽穗期占60%~80%,開花到灌漿期占14%~30%。農諺有云:會耕會種,不如蠢漢施糞。每畝施腐熟的農家肥1500~2000 kg,農家肥不足時配合施中農三銨復合肥。總之,施氮磷鉀有效成分要掌握在2∶2∶1,即畝施純氮10 kg、純磷10 kg、純鉀5 kg左右為宜。
2.4 選好品種,潛力巨大
選擇適宜本地種植的優質、高產、抗病、抗倒伏新品種十分重要,品種對作物的增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品種選擇的原則是:首先看生育期是否適宜,其次看品質好不好,再看高產不高產、抗逆性強不強。陽泉曲鎮適宜種植的谷子品種很多,晉谷21號已多年種植,產量也不錯,群眾都認可,近幾年試驗晉谷29號、晉谷40號都較適宜,面積逐年增多。
2.5 首選包衣,其次種子處理
首選市農業技術服務部推廣的包衣良種。包衣種子在種子外面裹有“包衣物質”層,是現代種子加工新技術之一。在“包衣物質”中含有肥料、殺蟲、殺菌藥劑和保護層等,包衣種子可促進出苗,提高成苗率,使苗的生長整齊健壯。
如果農戶自留種,播種前要進行種子處理。種子處理的方法有多種,常用的是“三洗一拌一悶”,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種子的發芽率、發芽勢,起到防蟲防病的作用。播前進行曝曬,即選擇晴天中午將谷種攤曬2~3天,增強胚的生活力,消滅病蟲害,提高發芽率。曬后用10%的鹽水漂去不飽滿的籽粒、雜質、草籽等,然后用清水洗鹽;用清水洗2~3遍陰干后用藥劑拌種。防治地下害蟲用種子量0.1%的內吸磷類農藥,如辛硫磷拌種;防治谷子白發病和黑穗病,同時用按種子量的0.2%~0.3%的35%甲霜靈和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2配合拌種,拌種后堆悶6~12小時,還可以用生石灰加5倍清水配制的石灰水浸種1小時。
3 嚴把播種質量關,適期播種,每一環節做到事無巨細
3.1 適期播種,即抓住最適合谷子發育、出苗的環境
在無霜期較短約125天的地區,播種層的土溫穩定通常為10 ℃,一般在四月中下旬開始播種。在當地的無霜期較長約160~185天,可結合農時與土壤墑情及天氣預報確定播種時間,一般在5月中下旬。
播期規律:冷涼干旱區搶時、搶墑并重,溫熱區宜晚不宜早;在同一地區生育期長的品種應適當早播,生育期短的品種可適當晚播;遇到干旱天氣,跟蹤氣象預報趁雨前播種。
3.2 既要精量播種,又要保證出苗
由于陽泉曲鎮大都是山區旱地,溝坪地不多,每畝播種量稍微大點,一般0.4 ㎏左右,單穴播種20粒左右;雜交種畝播量0.8 kg,單穴播種大約35粒,以便減少由于干旱原因有些籽粒抗旱性不強而缺苗。用鋪膜機播種時,蓋膜、覆土是播種技術、機具調試的核心,一次性完成開溝、鋪膜、打孔、穴播、覆土、鎮壓,這些工序直接影響出苗率,要求駕駛員必須熟練掌握專業技術。質地黏重、土壤水分含量適宜的土壤宜薄;墑情不好、質地輕的土壤也不要太厚,適當即可。注意采用4行機不宜在小地塊和有坡度的田地使用。
3.3 控制留苗密度,肥地宜密、薄地宜稀
陽泉曲鎮十年九旱、靠天吃飯,土壤肥力中等,一般每畝約6000穴左右,每穴5~6株。假如在高肥力溝坪地適宜的畝穗數為35 000~40 000株穗、中肥力地30 000~35 000株穗、低肥力地25 000~30 000株穗。
3.4 波浪形全覆蓋
四行機按操作規程播種,即形成具有四條播種淺溝和三行凹形集雨溝的一膜四行波浪形全覆蓋。
4 加強谷子田間管理,科學防治病蟲草害
播種后及時檢查蓋膜和覆土情況,有開口處要及時處理。遇到大風天氣刮開膜或者人為碰開膜要及時處理得蓋好。下一步就是檢查出苗情況。認真檢查苗情,若發現蓋膜錯位的及時破膜放苗,避免捂苗燒苗,發現覆蓋土層厚的扒開土放苗。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病蟲草害。
谷瘟病用敵瘟磷40%乳油500~800倍液,或者2%春雷霉素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者50%四氯苯酞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穗頸瘟病在孕穗期噴藥1次和穗期噴藥1次。防治谷子地下害蟲在整地時每畝用40%五氯硝基苯粉劑加入代森辛制成混合藥劑,混合比例為3∶1,每平方米5 g,將配好的混合藥劑與細沙土攪拌均勻制成毒土均勻撒施進行處理土壤。粟灰螟的防治用菊酯類藥劑噴霧,定苗后一次,拔節期一次。在地膜覆蓋的地塊不提倡化學除草,人工拔除些零星雜草。地膜谷子較常規種植提早5~7天收割,谷穗變黃彎腰,籽粒變硬時可收獲。秋深翻前,應將地膜收拾干凈,防治農業白色污染。
5 滲水地膜谷子機械穴播增產的原因
第一,增加有效積溫,覆膜栽培可有效提高地溫,特別是谷子苗期增溫效果明顯。巧妙利用陽光,可以說把一個太陽變成兩個太陽,有利于旱地谷子苗全苗壯,適應于山區干旱氣候。
第二,保墑效果好,一是可以有效抑制土壤水分蒸發,相當于增加土壤含水量;二是能更好地接收自然降水,減少蒸發和徑流,提高雨水利用。由于本膜有雙層微米級線性小孔,通透性好,具有滲水保墑、靈活調溫等功能,有助于地膜谷子生長發育,進而增加旱地谷子產量。
第三,抑制田間雜草滋生,膜內控草率可達75%,減少雜草相對減輕病蟲的寄宿主,既避免雜草與谷子爭肥現象又減少病蟲危害,使作物健壯,達到穩產增產。
(作者系孝義市陽泉曲鎮農村(社區)綜合便民服務中心 高級農藝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