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 磊
中考復習時,我們要重視對教材中的典型問題的深度探究。許多中考題的基本圖形、基本思想、基本策略,都源自對教材中的問題的進一步整合和挖掘。下面就以蘇科版教材八(下)第145頁第11題為例,說說如何追本溯源。
從反比例函數圖像上的任意一點分別向兩條坐標軸作垂線,這兩條垂線與坐標軸所圍成的矩形的面積不變。為什么?
【解析】根據題意,可以作圖分析。如圖1,點A在反比例函數上,坐標是(m,n),從點A向x軸和y軸作垂線,與兩條坐標軸圍成的矩形的面積是S=|mn|。而反比例函數的解析式可變形為xy=k,所以mn=k,也就是說 | mn |是個定值,所以矩形的面積是不變的。
A.2 B.-2 C.4 D.-4
【解析】如圖2,∵AB⊥y軸,S△OAB=2,
∵k<0,∴k=-4。故選D。
【點評】本題通過面積法,求反比例函數的系數k。與矩形面積不同的是,我們需要把橫、縱坐標的積的絕對值除以2,才能得到三角形的面積,與教材例題相比,是逆向運用。
(2)已知點P(6,0)在線段OE上,當∠PDE=∠CBO時,求點D的坐標。
【解析】(1)由一次函數y=kx+3知,點 B的坐標是(0,3),又點 A的坐標是(2,n),
∵S△OAB∶S△ODE=3∶4,∴S△ODE=4。
故答案是3和8。
∴2n=8,即n=4。
故 A(2,4),將其代入y=kx+3得到2k+3=4,解得k。
∴C(-6,0),∴OC=6。
由(1)知,OB=3。
連接PD,設D(a,b),則DE=b,PE=a-6。
∵ ∠PDE=∠CBO,∠COB=∠PED=90°,∴△CBO∽△PDE,
又ab=8②,聯列①②,
故D(8,1)。
【點評】利用坐標乘積的不變性,求交點坐標,是反比例函數與一次函數整合的常見題型,準確地求出交點坐標是關鍵。通過圖形的幾何性質,得到數量關系,利用設未知數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很好地解決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