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江蘇省淮安市在市勞動模范評選工作中,采取逐級推薦、逐級審核、逐級公示的方式進行,重點突出 “五個方面”:突出基層,嚴格控制鄉科級干部在推薦人選中的比例,黨政機關副處級 (含四級調研員及以上)不參加評選。目前按規定程序產生的200名推薦人選中,來自各縣區的136名、市直64名;其中企業職工91名,占總數的45.5%。突出先進性,候選人中共產黨員159人,占總數的79.5%。突出急難險重工作一線,推薦對象直接參與防疫抗疫的醫護人員有17人,占推薦總人數的8.5%。突出高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推薦人選中研究生以上學歷的29人,占總數的14.5%;中級以上職稱的95人,占總數的47.5%,其中高級職稱52人,占總數的26%。突出社會廣泛性,評選中注重人員的結構類別。農業農村類共有22人,其中農民工6名,占農業農村代表總數的27.3%;婦女43名,占總數的21.5%。

“五一”國際勞動節期間,濟南長途汽車總站人工售票窗口增設至31個,啟動所有自助購取票設備60臺。投放加班運力300部,隨時充實到旅客密集的線路上,確保廣大旅客順暢地購票、乘車。
據悉,濟南長途汽車總站推出 “勞模在我身邊”系列活動,凡4月30日、5月1日到站乘車的市級以上勞模,憑有效證件可領取免費洗車券等禮物。與此同時,總站還為戰 “疫”英雄、勞動模范特別推出0元購票活動:5月1日當天,省級以上勞動模范、援鄂醫生或護士本人憑有效證件在總站人工售票窗口購票,均可享受0元購票免費乘車,還可享受優先購票、挑選座號的專屬服務。
近日,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總工會組織各級勞模深入水月、南開合興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開展 “五·一”系列活動:思想引領,搭黨心連接民心 “感恩橋”,深入搬遷群眾家中宣傳黨的扶貧政策和惠民措施,引導搬遷群眾知黨恩、感恩黨。暖心走訪,搭為群眾排憂解難 “連心橋”,勞模們暖心走訪水月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搬遷群眾家中,詢問并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促進就業,搭貧窮走向富裕 “致富橋”,在水月易扶搬遷安置點扶貧車間,勞模們和正在紡織少數民族服飾的搬遷群眾交談,關切詢問搬遷群眾的就業、生活情況,鼓勵他們用雙手創造美好生活。安全教育,搭群眾權益維護“平安橋”,在南開合興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勞模們圍繞日常安全隱患、消防安全措施等方面對易扶點群眾進行安全知識宣傳。衛生整治,搭市民意識培養 “融合橋”,走訪過程中,勞模們開展文明禮儀知識、健康防疫知識等宣傳教育,引導易扶點群眾開展衛生環境整治。
突然發現銀行卡里多了9000元,當選交通運輸部勞模的上海強生出租汽車公司駕駛員閔進明愣了一下便回過神來,喜滋滋地說: “想起來了,這是公司兌現的一季度勞模先進骨干崗位津貼。”而與閔進明同時領到這筆津貼的,還有14名先進職工,金額從3000元至6000元不等。
去年底,上海強生控股公司黨委和工會聯合發出 《勞模先進與技能人才培養三年行動規劃》,首次提出6項激勵措施,其中,在提高一線勞模和高技能人才的經濟待遇方面,提出試點一線勞模先進骨干崗位津貼考核機制,凡是月度考核優秀者,結合其榮譽稱號給予相應津貼。其中,獲全國勞模稱號的一線駕駛員,每月可獲得5000元的崗位津貼;獲市(部)勞模稱號的一線駕駛員,每月可獲得3000元的崗位津貼;獲市五一勞動獎章等稱號的一線駕駛員,每月可獲得2000元崗位津貼;獲久事工匠稱號的一線駕駛員,每月可獲得1000元崗位津貼等。這些措施深受職工歡迎。
今年,遼寧省錦州市總工會通過抓建檔、抓評選、抓宣傳、抓引導、抓服務,使勞動模范從評選、管理、宣傳及發揮作用實現了規范化、制度化。
據悉,錦州市總工會從2013年起就建立了各級勞動模范數據庫,詳細錄入勞動模范姓名、職務、單位、出生年月、榮譽基礎、是否患大病等信息。同時,每年進行一次調查摸底,保持勞模相關信息及時更新、動態管理,做到勞動模范情況清、底數明。工會還組建勞模(高技能人才)志愿服務隊10支,開展送技能進企業活動;每年定期對全國、省部級、市級勞模進行情況調查,準確掌握各級勞模生活困難信息和愿望需求;對確有困難的勞模按規定發放困難幫扶金;協調安排全國勞模和省部的勞模參加全總、省總組織的療休養活動;按照有關文件規定,組織市級勞模進行健康檢查、療休養活動,開展榮譽津貼發放、取暖費報銷和困難幫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