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就像一場大考,在交卷鈴聲響起前,“我們能做的就是,認真做好能做的‘每一道題’。”有勞模如是說。在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中,更多的勞模在自己的崗位上,勇擔重任,在各行各業中樹立起一面面旗幟,而勞模創新工作室作為具象的典型代表,引領帶動職工在各條戰線上積極作為。眼下,勞模創新工作室正交出一份份令人滿意的戰“疫”答卷。
楊才勝勞模創新工作室
疫情期間,北京地鐵采取超常超強運行圖,10條線路發車間隔縮至2分鐘。發車、進站、大小交路套跑,離不開信號系統。系統穩定不穩定,直接影響地鐵能不能勤拉快跑。
在地鐵太平湖小區一棟安靜的三層小樓里,人們總會見到了一群人忙碌的身影,他們就是北京地鐵通號分公司檢修一項目部研發室楊才勝勞模創新工作室團隊。
說起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楊才勝說,這么跑車,是自己進入北京地鐵40年來前所未有的。勤拉快跑,道岔信號不能掉鏈子。不過,北京地鐵早些年建成的線路,沒有安裝道岔信號監測。怎么辦?楊才勝和他的團隊動手研發了一套“非介入式道岔在線監測系統”。在不影響現有系統的情況下實時監測,既解決了燃眉之急,又為后續完善系統爭取了時間。這套系統就跟患者到醫院看心臟病一樣,他們就是給道岔信號外部裝了一套Holter,給信號把把脈。
就拿繼電器來講,繼電器工作狀態正不正常,影響著地鐵道岔控制系統能否正常運作。楊才勝利用一套光束發射和接收裝置,來監測繼電器的工作狀態。在正常工作下,如果繼電器出現了幾毫秒的異常數據,他們就能實時檢測到,這就說明繼電器性能出現了下降。提前更換掉,就不會影響到地鐵的運營安全。
地鐵道岔故障的成因復雜,想要抓準病根,往往需要在幾十萬條數據中抽絲剝繭。以往遇到道岔故障,現場人員找故障點有時要靠經驗猜測。但有了這套系統后,現在可以直接找到故障的位置。
如今,這套系統已經安裝在5號線天壇東門站,正在全天候運行中。疫情期間,楊才勝和他的團隊成員將精力全放在這套系統上了。剛弄出一套模型出來,5號線那邊的電話就打來了,急著用!現在15號線和6號線也在等著,還得再趕出兩臺來。
在保證監測準確的同時,日常檢修的水平也要不斷精細。為此,楊才勝工作室研發了用于繼電器校準的接點壓力測試臺和接點齊度測試臺。機器校準替代了以往人工校準,精細程度比國家標準還要高出兩個數量級,誤差不超過0.01毫米。這就像給列車減壓的同時就需要給自己加壓,才能確保列車新模式運行穩定,信號道岔轉轍器是列車安全運營的心臟,非常重要,檢修工作不能有一絲疏忽。
隨著全市疫情防控常態化,地鐵運行“雙超”措施成為當前疫情階段保障群眾安全出行的重要舉措。“疫情不退,我們時刻堅守。”楊才勝如是說。
事例1
鄭州市雙橋污水處理廠
高愛華勞模創新工作室
在污水處理一線,高愛華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大部分同志是90后,最小的才22歲,這是他們工作以來第一次面對這樣的疫情,并且身處直接面對“敵人”的戰場,沒有人敢說不害怕。他們在疫情面前毫不退縮、勇擔使命,主動選擇披甲上陣、勇敢戰斗,向著危險沖鋒、向著困難“亮劍”。是他們,讓我們看到了平凡中的偉大,看到了戰“疫”中的曙光。
事例2
荊州市中醫醫院
嚴光俊勞模工作室
為緊密結合一線防控和臨床救治情況,嚴光俊勞模工作室及時總結中醫藥參與防控救治的臨床用藥和救治經驗,為中醫藥救治方案優化、有效中藥篩選提供支持。工作室積極申報國家級“中醫藥防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應急研究專項”課題和“湖北省征集新型肺炎應急科技攻關項目”課題及荊州市新型肺炎應急科技攻關項目。
王建生勞模創新工作室
王建生是北京北方出租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的一名出租司機。從業21年來,他創下了200萬公里無事故、無違章、無投訴的記錄。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以他名字命名的“王建生勞模創新工作室”代表行業的正能量,不斷將愛心傳遞。
疫情期間場站的運力保障是一場硬仗。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條件齊備才能打響戰“疫”。辦法總比困難多,大家集思廣益,決定筑一道防線——車內安裝“防護艙”。王建生統籌安排,劃撥工作室的活動經費。幾個微信群逐級下發通知,參加保障運營的車輛逐一安裝,盡全力完善防護措施。第一道防線:口罩、消毒液;第二道防線:逐一測體溫;第三道防線:防護艙。隊員們齊心合力,相互幫助。宋永方和鄭偉在村里封路無法出車的情況下,開私家車到各站點現場發放口罩、消毒及備案登記;胡克付眼疾散瞳,剛剛好一點兒就來到現場忙前忙后;韓世峰每天在上車區域協調車輛,提拿行李、指揮乘客有序上車。
王建生的微信里,工作群的消息占了一大半。他通過“王建生勞模創新工作室”微信公眾號發布內容,除了給堅持在一線運營的司機加油鼓勁兒,更多就是提醒“的哥的姐”及時做好車輛消毒和自身防范工作。
王建生89歲的母親重病住院,他仍然堅守奮斗在一線運營。2月18日母親病逝,他也在運營中,沒能看上母親最后一眼。隊員們更是堅守一線,奔波在運力保障第一線。他們把接送的每一個乘客的路徑信息都詳細記錄下來,出發地、目的地等信息,以備乘客一旦確認感染便于進行追溯。為了“保點運營”,隊員們每天都堅持到最后一班列車旅客到達。
堅守運營之外做公益,依然是工作室的主旋律。當得知“心目基金會”和“悅己未來”聯手為北京各區的社區工作者和重點醫院募集一批抗疫物資,正在征集運送車隊時,王建生第一時間與公司和車隊管理層進行溝通,執行隊長甄景山和趙慶萬第一時間在微信群發布消息并組織報名和各項籌備工作。隊友們知道此次運送的抗疫物資是運往抗疫一線,紛紛表達“心里有一種責任感,使命感”。確認運送地點在懷柔后,任務分別于3月16日和3月19日分兩天進行。由于大多數隊員家在遠郊,最遠的楊連友空駛160多公里來到活動現場。
隨著疫情戰線的拉長,出租司機隊伍厭戰情緒不容小覷,隊員們收入銳減,情緒低落。此時工作室的公眾號及時發布信息,轉發行業動態,解讀政策,宣傳正能量,為維護行業穩定起到積極作用。王建生表示:對于出租行業來說,疫情期間可以說是生死攸關的時刻,這時候就需要勞模創新工作室和黨員車隊來挺起行業的脊梁。他相信疫情結束為期不遠,相信行業會馬上會走上正軌。
事例3
長春公交集團
郭福生勞模創新工作室
聞“疫”而動,率先垂范,恪盡職守。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在公交一線,郭福生勞模創新工作室的成員們挺身而出、沖鋒在前,自覺擔當作為,讓勞模精神在防控疫情斗爭一線光大,用忠誠和努力換來歲月靜好。他們用默默付出和連續奮斗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勞動模范和職工們守初心、踐使命、勇擔當的精神。
事例4
陜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席小軍勞模創新工作室
用2天時間完成了生產護目鏡所需的各項準備工作,日裝配產能3000只以上。席小軍勞模創新工作室成員憑借著鋼板尺、游標卡尺和畫針這三樣土工具,畫出圖紙。巧妙運用研點修形法,完成磨具制作,精度控制在0.01毫米內。“勞模創新工作室,在非常時期就應該站出來,就應該扛起這份責任”,這是勞動模范在疫情防控中的責任與擔當!
田朝暉勞模創新工作室
中鐵物貿魯班公司“田朝輝勞模創新工作室”團隊成員12人,平均年齡30歲。今年疫情以來,勞模創新工作室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利用數字互聯網優勢,“六創新”戰疫情,在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首先,勞模創新工作室發揮自身技術優勢,研制出測溫、人臉識別平板一體機,避免了戴口罩難打卡、身份登記和測量體溫集中排隊等難題。同時,將測溫、人臉識別平板一體機與現有門禁考勤系統對接,實現“無接觸考勤”功能。
其次,疫情期間,工作室自主研發搭建中國中鐵遠程開標系統開標大廳,投標人無須到達開標現場,線上即可參加開標會議,通過網絡在線投遞投標文件,在線報價,方便快捷完成投標工作。全過程進行了全流程數字化集中管控、實時監督、智能分析,實現招標投標“不見面”,協調溝通“零距離”的降本增效新模式。
第三,工作室積極組建提升專家評標的便捷高效、保障評標工作質量的智能評標系統,特別是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工作室成員積極對智能評標系統功能優化改良,于2月25日、26日助力實施了中國中鐵首個遠程開標、異地分散評標項目,有效推進招標代理業務的復工復產。截止2020年3月底,魯班公司已圓滿完成“云評標”項目21個。
第四,為了疫情期間各項工作會議正常召開,工作室成員自主開發的云視頻會議系統,在智訊通系統部署“云桌面”“云視頻”的新應用,融合既有OA系統,實現資料“單點存儲、多端調用”,信息、數據在線便捷共享,為居家辦公提供技術支撐。
第五,疫情期間,勞模創新工作室成員全程進行《中國中鐵招評標工作場所推薦標準》的編制工作,并協助股份公司開展中國中鐵招標中心建設活動,把集團公司12樓的招標中心建設成股份公司系統內規模最大、功能最強的綜合性招標中心。截至3月底,工作室已經協助中鐵的二級公司共24個招標中心及分中心,支持招標評標過程記錄留痕、歷史信息追溯、招標采購全程監控。
第六,“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這也是帶頭人田朝暉最為關注的一面。疫情期間,他注重多層面、多領域、多角度地拓展工作室成員的軟件研發、客戶運維、招標經營等方面的技能。目前,公司形成了“老典型常樹常新、新先進層出不窮”的良好局面。
可以說,“田朝暉勞模創新工作室”在疫情中創造性實踐和不斷探索中,激發出蘊含的自主性、首創性、先進性元素的勞模精神,不斷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能量,呈現著社會進步的發展方向,凸顯并豐富著新時代勞模精神的內涵。
微評
勞模精神在戰 “疫”中熠熠生輝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斗爭中,廣大醫務工作者、基層黨員干部及普通群眾以干勁挽救生命,以闖勁勇往直前,以鉆勁攻堅克難,詮釋和踐行了新時代勞模精神,為人民美好生活和民族偉大復興注入了新的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美好生活靠勞動創造”。這里的勞動不是簡單地完成崗位職責的活動,而是以“干勁、闖勁、鉆勁”為核心,以滿懷奮斗激情、奉獻熱情、服務深情投入工作中去。人世間的美好夢想,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實現;發展中的各種難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輝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鑄就。實現美好生活,需要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價值理念。奮斗者是精神最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