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管來了》作者以一名城管隊員的身份,真實地描述了城管工作中的點點滴滴,并盡量以方便市民的角度來給市民出謀劃策,比如書中最多見的就是建議市民找街道辦事處來解決實際的困難和需求。我想這本書不僅是在口水中打撈城管的形象,也是在霧水中為市民指明維權的渠道。
還記得前兩年的第一個空氣重污染預警,接到指令后,東城城管立即召開部署會,全部執法力量停休,加大力度對轄區內施工作業、違規運輸車輛、露天燒烤焚燒、涉煤問題等違法行為進行拉網式排查。下午,東城城管執法局直屬隊剛開完部署會,副隊長楊懷廣就帶著執法隊員先期對轄區內施工工地進行抽查。巡查至東直門一處施工工地時發現,現場大部分的土方都已被綠色的苫布網所覆蓋,但也有邊角區域被風吹起,存在苫蓋不嚴等問題。大問題沒有,小問題不斷,楊懷廣要求工地負責人立即整改。
兵貴神速!距離橙色預警啟動還有大約6個小時。抽查了幾個工地之后,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楊懷廣帶領幾個隊員簡單吃過晚飯,又按照臺帳上的燒烤點位進行排查,力爭在預警啟動之前,把污染源全部清除。時間一晃而過,已是凌晨,空氣重污染預警啟動,東城城管聯合城管委、交通等多部門在朝陽門橋附近的檢查點位也已經準備就緒,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里,他們將檢查來往的運輸車輛是否存在泄漏遺撒、帶泥行駛及不按規定苫蓋等問題。
夜查結束,已是凌晨3點多,萬家燈火早已暗滅,人們都沉浸在甜蜜的夢鄉里。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已經啟動,很多人家里的 “新風”系統、空氣凈化器都開始工作,就像防空警報被拉響那樣,每個人都渴望最安全的環境。但是,奔波在一線檢查的城管隊員,他們顧不上考慮這些,對他們來講,預警就是指令,空氣重污染就是來犯之敵,他們要到一線去,查工地,查燒烤,查燃煤,加強對所有污染源的執法管控力度,打贏這場藍天保衛戰。
行文至此,我忽然想到魯迅先生在 《熱風·隨感錄四十一》里面寫到的一段話: “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是的,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我們是新時代的城管隊員,城市環境建設,我們必將有一份熱,發一分光。 《詩經》告誡我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我們能做的,唯有不忘初心,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