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希
居家生活中,防止室內空氣污染是重中之重。空氣污染是導致慢阻肺等呼吸道疾病的罪魁禍首。英國環境科學專家蒂姆·羅賓遜表示,造成室內污染的原因很多,建筑材料、油漆、地毯以及帶有氣味的產品都會產生揮發性有機物(VOCs),容易導致呼吸系統疾病,尤其對嬰幼兒影響較大。以下是居家護肺時,每個房間應注意的事項。

1.打開門窗。做飯時應打開油煙機或排氣扇。瑞典一項新研究顯示,潮濕的室內環境會使夜間呼吸困難風險增加90%,慢性支氣管炎風險增加67%,也會增加哮喘和過敏風險。
2.調整烤箱時間。研究發現,面包烤過火會產生有毒化學物質丙烯酰酸,該物質可能與癌癥有關。
3.用清潔產品前,仔細閱讀說明書。很多日常清潔產品(尤其是噴劑)含有揮發性有機物,可刺激咽喉和肺部。最好選擇無香型更安全。
4.常清潔烤箱、微波爐。可以定期放一碗水(加入適量鮮檸檬汁或白醋更好),微波爐加熱5分鐘,烤箱加熱20分鐘,去污垢更方便,還能除異味。清潔時最好開窗通風。
5.及時更換不粘鍋。研究發現,不粘鍋涂層起泡、剝落或刮傷,可能會導致涂料釋放有毒化學物質。
1.保持地墊、浴簾清潔干燥。浴簾應定期清洗,地墊用完后應保持干燥,以防滋生細菌、霉菌和塵螨。
2.避免共用毛巾。每個家庭成員應使用自己的毛巾,毛巾應定期清洗并高溫殺菌消毒。
3.蓮蓬頭也該清潔消毒。美國科學家發現,蓮蓬頭細菌較多,隨流水進入人體呼吸道可導致肺部感染。
4.清理櫥柜。藥品或化妝品不宜長期存放于浴室。浴室高溫潮濕的環境會改變產品的成分,也會滋生細菌。
5.洗浴或清潔用品不混用。某些產品單獨使用時很安全,而與其他產品混合可能產生有害煙霧或其他化學反應,如84清潔劑和潔廁靈。
1.不用空氣清新劑。空氣清新劑能掩蓋室內的異味,但很多產品會釋放苯、烴類甲苯、甲醛和增塑劑鄰苯二甲酸酯等化學物質,過量接觸不僅導致眼睛、鼻子和咽喉發炎以及頭痛、惡心、全身不適感,長期還會損傷肺臟。
2.不點廉價蠟燭。研究發現,石蠟蠟燭比其他類型的蠟燭毒素水平更高。可選擇“無煙”燈芯蠟燭,吹滅時應開窗通風,減少煙霧。
3.不在暖氣片上晾衣物。此舉會將室內濕度提高30%左右,為霉菌孢子創造繁殖溫床,對于免疫力差或嚴重哮喘人群風險很大。
1.寵物禁入臥室。寵物會擾亂人們的睡眠,而且毛發及皮屑可能引起過敏。只要不讓寵物進入臥室或上床,就能避免傷害呼吸道。
2.臥具定期吸塵。床墊和枕頭等臥具應定期吸塵,或使用低過敏性防螨罩。被套、枕套定期清洗,被子、枕頭常曬。
3.保持理想室溫。英國睡眠協會建議,臥室溫度保持在16℃-18℃最理想。
4.選擇合適綠植。蘆薈、吊蘭和蕨類綠植可吸收有害毒素,產生大量氧氣,促進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