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一個月三四千元的工資,怎么才能合理理財,攢住錢呢?”最近,網上出現這么一個提問,底下很多評論都在嫌提問的朋友收入太少。但大多數人都經歷過工資從低到高的過程,所以不要小看三四千元月薪,如果能好好打理,也是大有可為的。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并且踏踏實實去行動,財務狀況就會有改善的。

1.從哪里開始突破?
想要對財務狀況作出改變,首要有個簡單的“抓手”——厘清自己的收支狀況,就是不錯的選擇。尤其對于剛開始理財的人來說,梳理這一步很重要。一方面,它可以讓你對現有的資產和負債有個全面了解;另一方面,還能對自己的“消費黑洞”做到心中有數。畢竟,找到病根才能對癥下藥,所以這一步千萬可不能省。具體怎么做呢?
現在很多人都習慣了用微信或支付寶買單,而這兩個APP,都有賬單導出功能,不僅記錄清晰,還能分門別類。
建議大家回顧一下過去6個月自己的開銷最大的前三位,看看到底是哪里開銷大了,有沒有節流的余地?相信很快,你就能找到存錢的突破口。
具體導出賬單的方法是:支付寶或微信一鍵查:你的錢,都花哪兒了?
2.如何分配收入,保證能存下錢?
看完賬單之后,你可能已經找到了節流的突破口。接下來思考下一個問題:如何把省下的錢存住?
分享一個比較有用的方法,就是做好“賬戶分配”。具體來說,每月收到工資,建議你將它分成三份。
第一份,先拿出工資的10%,用來儲蓄。建議選擇風險低的定期產品,比如銀行定期或支付寶上的定期理財產品;這個儲蓄比例不會對生活產生較大影響,當你的工資發生變化時也可以調整儲蓄的比例。
第二份,用來應付日常的生活消費,比如房租、餐飲和水電費。可以預估一個金額,將這部分錢放入一個專用的消費賬戶,日常支出就用它。
第三份,彈性消費,比如購買書籍、社交等。這部分錢,可以放在余額寶或者理財通,方便取用。記住,收到工資后馬上進行分配,保證自己能夠存到錢。
另外,也可以設置兩個小目標,用目標引導自己的行動。
1.攢錢目標,比如今年攢夠3000元,達到目標后拿出300元犒勞自己。
2.升職加薪的小目標,比如今年工資增加20%,達到目標后也給自己買個小禮物犒勞自己。
年輕的時候,多花時間投資自己,絕對是穩賺不賠的好選擇,這里分享三個“開源”的小技巧。
1.提升自己,把手里的工作做好。學習崗位的專業技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到90分甚至100分,這是你能穩定賺到錢的基礎。如果還有余力,可以提前鍛煉更高一級崗位所需要的能力,為升職加薪做好準備。
2.考一個證書,給自己多一個選擇。不論是與本專業相關的還是不相關的證書都可以,讓自己擁有轉行和跳槽的資本。
3.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嘗試把它發展成副業。如果你覺得自己現在本職工作空間沒有那么大,但也不想馬上辭職,也可以嘗試另一種思路:找到自己愿意花大量時間和精力鉆研的興趣,把它發展成為副業,增加主動收入。
通過開源節流,相信不出三年,你的第一桶金就會有突破。這時,學會利用投資,盤活手上的資本,讓財富自動增值,就變得更重要了。
不少小白面對基金、股票、固收等專業名詞,難免陷入茫然。建議是可以先從低風險,收益相對固定的產品開始試水。比如可以嘗試高于余額寶收益的貨幣基金、創新銀行存款。進階一些,開始嘗試,用有少量波動的債券基金存錢。這些產品相對來說風險都不算高,適合剛開始接觸投資的朋友。
等到對理財投資的基本概念,比如風險、收益、流動性是什么關系,市面上有哪些正規金融機構、投資產品說明書怎么看等有了更多感覺,再慢慢嘗試更多投資品。
所謂變富的思路,其實都跳不開少花一點、多賺一點、收益多點這三件事。圍繞這三點,多實踐、多調整,注重積累,慢慢地就會發現,變有錢這件事,真不比你想象中更難。
生活的絕大部分是瑣碎,是雞毛蒜皮,是周而復始,是出其不意和始料未及,比起糾結浪費的時間,不如先從存第一個100塊、分析一次自己的月收入、設定一個加薪1000塊的目標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