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科學家研發了一款“微針貼片”。這種貼片只有一平方厘米大小,表面布滿了凹槽和上百個非常微小的針頭,每個針頭的表面還有若干個微通道。當貼片劑壓在皮膚上時,微針刺穿表皮,將藥物釋放到皮下,整個過程一點都不痛。由于幾百個針頭同時輸送藥物,因此藥力起效更快,這樣還能有效避免針頭使用不當帶來的血液感染,更加安全!
德國人的綠藻公寓
綠色的外墻是一排排養有綠藻的中空玻璃,玻璃中還充有微藻類生長所需的二氧化碳。這些玻璃墻可以如向日葵般隨著陽光自由調整角度,墻中的藻類能通過光合作用產生源源不斷的氧氣,供給樓里的居民。藻類墻還能有效阻擋日光的熱量.保持樓內清涼,兼具隔音效果。不僅如此,每當玻璃中的藻類生長到一定密度,部分藻類就會經由管道被輸送至公寓內專門的設備中,讓它們產生氫氣。而氫氣作為清潔燃料被再次使用到公寓的電力和采暖系統中.使公寓真正做到能源上的自給自足,非常環保!
會飛的指尖陀螺
最近,名為FlyNOva的指尖陀螺橫空出世,它的外表看上去像個沒有底座的小風扇,還帶有多彩的LED燈,這樣的陀螺更安全,就算砸到臉上也不會造成傷害。它的玩法很簡單,一手握住中心軸,讓它先轉起來,然后斜拋出去,它就會像回旋鏢一樣飛出一段再飛回到你手里。
“不沉沒”的金屬
如果金屬在水中能夠漂浮,那么由這樣的金屬制造的輪船是不是永遠都不會沉沒?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的科學家研究出了一種金屬組件,使得金屬即使被刺穿或損壞也不會沉沒。他們使用激光在金屬盤的表面雕刻出細小的凹槽,這些凹槽會捕獲空氣,增加浮力。然后他們將兩個雕刻好的金屬盤固定在一個小金屬柱子的兩端,雕刻面朝內,而兩片金屬的距離剛好可以飽含空氣泡,增加浮力??茖W家將金屬組件壓上重物放置在水下兩個月,以查看它們是否會失去浮力。但是當取掉重物后,金屬組件成功浮上了水面??茖W家又在金屬組件上鉆孔并再次置于水下。他們發現,無論鉆多少孔,這種金屬組件仍會漂浮??茖W家說,按照這種做法,隨著金屬面積的增大,漂浮能力也會越來越強。理論上講,以這樣的方法造的船永遠不會沉沒,甚至還可以用來建造出漂浮的城市。
動物的心跳
去年底,科學家終于在一頭藍鯨浮出水面呼吸時,成功將心電圖測量儀用吸盤貼到了它的心臟位置(左鰭后面),首次測量出世界上最大生物的心率。在藍鯨潛水期間,它的心律通常只有每分鐘4-8次,甚至低至2次。當它浮出水面呼吸時,心率為每分鐘25-37次。一般來說,動物越大心率越低,正常人平靜時的心率是每分鐘約60-100次,運動時可達約200次。最小的哺乳動物鼬鯖,每分鐘心跳超過1000次??烊ッ依锏呢埞?,它們的心跳速度可比我們快很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