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君,王茜,秦克,蘇艷,任葉蓓,魏丹
鮑曼不動桿菌(Ab)為一種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人體表面的非發酵性革蘭陰性桿菌,亦屬于條件致病菌,可導致住院患者出現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尤其是重癥監護病房(ICU)患者發生獲得性感染的風險更高[1]。近年來,隨著抗生素大量應用,Ab耐藥現象愈加常見,并出現對3種以上抗生素均耐藥的多重耐藥菌株。耐藥Ab定植會大大增加患者感染風險,并可能導致患者預后不良甚至死亡[2-3]。因此,現對ICU使用碳青霉烯的152例重癥肺炎患者進行調查分析,了解其Ab定植情況,并對Ab定植影響因素及導致患者死亡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以期為臨床制定針對性的防范措施提供可靠依據,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10月—2019年7月三六三醫院重癥醫學科使用碳青霉烯治療重癥肺炎患者152例并對其臨床資料作回顧性分析,男87例,女65例;年齡52~83(67.46±6.83)歲。以Ab定植與否分為Ab定植組(n=56)與無Ab定植組(n=96),再以預后情況將Ab定植患者分為死亡亞組(n=27)與存活亞組(n=29),見表1。本研究經三六三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選擇標準 (1)納入標準:①符合美國肺協會醫學分會制定的有關重癥肺炎的診斷標準[4];②建立人工氣道,實施機械通氣治療;③均應用碳青霉烯至少7 d;④可獲取合格的呼吸道分泌物標本。(2)排除標準:①既往有Ab定植史;②ICU住院時間不超過3 d;③臨床資料不完整。
1.3 觀察指標與方法
1.3.1 標本采集及分離鑒定:患者應用碳青霉烯7 d后,采用咯痰法或經人工氣道吸引法采集呼吸道分泌物標本。將采集到的合格標本置于無菌試管內,于35℃培養箱中培養48 h,具體操作依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第3版)開展[5]。應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 全自動細菌鑒定系統對菌株鑒定,并依據“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對Ab定植進行判定[6]。
1.3.2 臨床資料:收集性別、年齡、合并癥情況(如糖尿病、冠心病、腦血管病等)、意識障礙、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APACHE Ⅱ)、血清白蛋白水平、機械通氣時間、有無碳青霉烯耐藥、是否進行針對性治療等資料。

2.1 2組臨床資料比較 152例重癥肺炎患者中,Ab定植組患者56例(36.84%),無Ab定植組患者96例(63.16%)。 2組患者性別、年齡、合并癥情況、APACHE Ⅱ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Ab定植組中意識障礙患者比例、機械通氣時間>7 d患者比例高于無Ab定植組(P<0.01),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無Ab定植組(P<0.01), 見表1。
2.2 亞組間臨床資料比較 死亡亞組和存活亞組患者性別、年齡、合并癥、意識障礙、血清白蛋白水平、機械通氣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死亡亞組APACHE Ⅱ評分、碳青霉烯耐藥患者比例、不針對性治療患者比例均高于存活亞組(P<0.05),見表2。

表1 2組重癥肺炎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例(%)]
2.3 Ab定植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以有無出現Ab定植為因變量,將表1中有統計學意義的項目作為自變量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意識障礙、機械通氣時間>7 d為Ab定植的獨立危險因素(P<0.01), 見表3。
2.4 Ab定植重癥肺炎患者死亡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以Ab定植重癥肺炎患者是否死亡為因變量,將表2中有統計學意義的項目作為自變量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APACHE Ⅱ評分高、碳青霉烯耐藥、不針對性治療為Ab定植重癥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險因素(P<0.05), 見表4。
目前,Ab已成為繼銅綠假單胞菌之后引起醫院感染的第二大革蘭陰性桿菌,臨床上分離獲得的Ab通常為耐藥菌。研究表明[7],ICU患者病情重,以及常進行一些侵襲性操作等,更易發生Ab定植或感染。Ab定植或感染一旦發生后,不僅會導致治療難度增加,并可嚴重影響患者預后。因此,了解Ab定植的危險因素,并施以針對性的干預策略,對防控耐藥Ab感染發生、傳播具有重要意義。
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為β-內酰胺類抗菌藥的一種,常應用于重癥肺炎等重癥感染的治療中[8]。但研究證實[9],碳青霉烯類抗菌藥可導致患者內環境發生改變,致使菌群微生態紊亂,易誘導出耐藥菌,尤其是多重耐藥Ab。本研究通過對ICU重癥肺炎患者Ab定植的影響因素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意識障礙、機械通氣時間>7 d是導致患者Ab定植風險增加的危險因素。意識障礙患者更易出現Ab定植,陽競等[10]研究亦顯示,意識障礙患者Ab定植發生的危險性是無意識障礙患者的3~4倍。分析其原因是意識障礙可致咳嗽、咯痰等生理反射能力減弱甚至喪失,不能將呼吸道分泌物順利排出,則可增加Ab侵襲及定植的幾率[11],提示對于意識狀況差的患者應及時對其呼吸道分泌物進行清理,并做好口腔、呼吸道等處清潔工作。Ab定植組機械通氣時間>7 d比例明顯較未定植組高。且研究表明[12],機械通氣時間每增加1 d,細菌在呼吸道定植或感染發生的風險會相應提高1%。這可能由于機械通氣時間過長削弱呼吸道生理防御功能,同時降低氣道黏膜纖毛的廊清能力,更易于Ab在氣道定植[13],提示應盡量縮減重癥肺炎患者有創通氣時間,必要時以無創通氣模式取代有創通氣,以對Ab定植起到預防作用[14]。

表2 Ab定植組患者死亡、存活亞組臨床資料比較 [例(%)]

表3 影響Ab定植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表4 Ab定植重癥肺炎患者死亡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重癥肺炎患者預后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本研究對重癥肺炎患者死亡危險因素進行分析發現,APACHE Ⅱ評分高、碳青霉烯耐藥、不針對性治療為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APACHE Ⅱ評分高者較APACHE Ⅱ評分低者更易發生Ab定植,武莉莉等[15]通過研究顯示,APACHEⅡ評分≥22分是導致Ab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險因素。原因是APACHE Ⅱ評分愈高,提示患者病情愈重,故預后不良或死亡的風險愈大。碳青霉烯耐藥Ab定植并引起感染后,臨床常由于未合理應用抗生素,導致患者治療時機被延誤,從而出現死亡等嚴重后果[16]。另外,死亡亞組不針對Ab治療比例較存活亞組高,提示應對存在Ab定植的重癥肺炎患者合理地進行針對性治療,以降低Ab感染發生率,使患者獲得良好預后。
綜上所述,ICU重癥肺炎使用碳青霉烯后發生Ab定植的幾率較高,除與應用此抗菌藥物有一定關系外,意識障礙、機械通氣時間亦為其獨立危險因素。而碳青霉烯耐藥、高APACHE Ⅱ評分及不針對性治療則會導致患者死亡風險提高。提示應針對上述因素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以降低Ab定植發生率及Ab定植后患者病死率。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
鄭玉君:設計研究方案,實施研究過程,論文撰寫;王茜:提出研究思路,分析試驗數據,論文審核;秦克:實施研究過程,資料搜集整理,論文修改;蘇艷:進行統計學分析;任葉蓓、魏丹:課題設計,論文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