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玉芳
從在線辦理社保業務到在線進行勞動仲裁,再到開展在線人社政策咨詢……為盡量減少與群眾“面對面”接觸,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傳播風險,四川人社在疫情期間大力推行“不見面”“網上辦”等公共服務“線上模式”,這些在線服務模式滿足了人們特殊時期的生活和工作需要,既安全又便捷,受到群眾廣泛認可。
“本來我還在擔心失業金該怎么辦理,結果現在可以在網上辦手續,還能延期辦理,真是太好了。”正在為申領失業金而發愁的陳先生得知自己所在的自貢市自流井區可以在網上辦理社保業務,于是他立即撥打了咨詢電話。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陳先生的失業金申領資料很快就通過手機進行了提交。讓他想不到的是當天他的資料便審核通過。
同樣受益的還有廣元市某企業人事主管趙女士。因其公司符合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標準,她希望能盡快為公司申請援企穩崗補貼以緩解經營壓力。通過電話,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趙女士從在線提交失業保險穩崗補貼申請,到系統審核通過再到補貼進入單位社保賬戶,全程“線上”辦理。“沒想到這么快就辦好了,不用跑路也不見面,既便捷又安全,給線上辦理速度點個贊!”

3月6日,成都市武侯區仲裁在線審理集體爭議案件
為保障疫情期間社保經辦不“打烊”,全省各地社保部門紛紛推出社保經辦“不見面”服務,將大部分社保業務“搬”到線上,積極引導參保單位和個人通過社保網廳、“四川e社保”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線上辦理參保單位人員增減變動、繳費工資申報、基本信息修改、參保繳費明細打印、工傷認定和鑒定結論登記、退休新增、個人(單位)發放信息變更、參保關系終止(死亡、退保)、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待遇領取資格認證等社保業務。目前,有63項社保業務可以在線上辦理,占省本級67項公共服務事項的94%。自2月3日以來,全省通過“四川e社保”手機APP認證達6.7萬人次,省本級線上已辦理社保業務33.73萬筆。
“對不能線上辦理的退休條件審定、工傷待遇審批等業務,可以在網上營業廳申報并進行待遇申領初審,實行待遇預發,在系統做好標識,待疫情結束后及時據實審核,核定確認后相應補發或抵扣。同時,涉及社會保險費一次性補繳、‘退一補一’‘轉一補一’以及尚未開通網廳的單位,還可以通過傳真、電子郵件、微信等途徑傳送辦理。”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當前疫情防控背景下,各地社保經辦部門將持續推進“網上辦、指尖辦”,讓群眾“宅”在家中,也能獲得貼心、便利、安全的人社服務。
3月6日,在成都市武侯區人社局仲裁院的庭審現場,4名工作人員帶著口罩,面對空無一人的坐席,開始在線審理一起13名勞動者與轄區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勞動報酬類集體爭議案件。庭審開始后,仲裁員通過網絡與雙方當事人連線視頻,引導雙方在線上完成身份核實、無爭議事項確認、舉證質證、庭審調查及庭審過程確認等仲裁程序。在庭審過程中,雙方當事人和仲裁員的實時影像投影在仲裁席兩側的屏幕上,并進行了視頻留存。
“在線上參加仲裁庭審真的很方便。”視頻庭審結束后,作為當事人之一的劉先生毫不猶豫地給出了“滿意”的評價。他表示因為疫情的原因,自己一直擔心不能順利開庭,沒想到通過網絡視頻,在家里就參加了庭審,自己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3月4日至9日,綿陽市人社局首次以線上直播形式,舉辦勞動關系專場、就業促進專場、社會保險專場、職稱與業務經辦專場政策解讀活動
“這是我們首次在線上完成10人以上集體爭議案件的開庭審理。”武侯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依托現有信息化平臺,他們積極探索線下與線上“雙線”庭審模式,這樣不僅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當事人因訴訟產生人員流動和交叉感染的風險,也為下一步優化信息化技術等手段提供支撐,進一步提升在線庭審的規范性。
這種“在線”庭審模式,其實正是當前我省開展穩定勞動關系“春風行動”的一個有效實踐。在這場“春風行動”中就提出:“指導企業結合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運用網絡視頻等非直接接觸方式,就穩定勞動用工、保障職工權益開展針對性的集體協商。”
“這只是此次‘春風行動’內容的一小部分。”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場由省人社廳、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領導小組、司法廳、總工會聯合開展的穩定勞動關系“春風行動”自3月16日起至5月31日止。通過“動態把握勞動關系運行情況”“解讀落實勞動關系法規政策”“鼓勵支持協商協調解決矛盾糾紛”“廣開勞動關系法律服務渠道”“營造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氛圍”五個方面的行動,充分發揮企業工會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勞動保障監察、人民調解、街道(鄉鎮)、社區網格、法律服務等機構、組織、平臺作用,全力穩定企業勞動用工,和諧勞動關系。
“作為企業要滿足哪些條件,才能申領穩崗返還資金?”“企業如何辦理社保減免?”“疫情防控期間工作好找嗎?哪些崗位最缺人?”“如何保障重點群體就業?”……3月2日至3月16日,每個工作日的上午10點到10點半,只要準時收聽四川交通廣播的《春風在線》節目,這些問題都能找到答案。

成都市新都區人社局通過網絡直播形式在線解讀疫情期間的人社政策
這檔由省人社廳攜手四川交通廣播聯合推出的純公益性服務節目,每期都會連線一名省人社廳相關部門同志在線解讀各類人社抗“疫”政策。在共11期的節目里,聚焦了企業穩崗扶持政策、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職業技能培訓、防疫期間社保卡服務、重點企業24小時用工保障機制、網絡專場招聘會、失業保險金網上申領、疫情期間勞動關系爭議焦點、農民工返崗復工交通健康服務、階段性減免社保費辦理、就業扶持等話題。同時,在線發布企業、勞動者招聘就業信息,打造不見面“線上招聘”平臺,在聽眾中引起熱烈反響。
在這股“春風”下,我省各級人社部門根據自身實際,也積極開展線上政策講解活動。3月4日至3月9日,綿陽市開通了“政策解讀直播間”,對疫情期間社保政策進行講解,并在線解答網友政策疑問;3月13日,成都市高新區舉行了勞動關系熱點問題線上答疑活動,采用直播推介+線上平臺互動形式,回應網友關切的勞動關系領域熱點問題;3月23日,成都市新都區人社局通過網絡直播形式,解讀了《成都市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的實施細則》,對階段性減免社保費的對象、減免時間以及減免流程進行了詳細解讀。同時,還對企業高度關注的企業規模劃型、已繳費用如何處理等問題給予了解答。
“目前,為擴大疫情期間惠民惠企政策知曉度,全省各地人社部門結合實際,充分利用網絡、移動終端等線上渠道,開展相關政策宣傳、解讀,方便群眾、企業了解政策。”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運用“互聯網+”手段來進行人社政策宣傳解讀,能進一步擴大政策知曉面,提高政策知曉度,讓企業和群眾對相關政策能看得明、弄得通、用得好。同時,也在政府和群眾間形成了有益的互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