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王明輝
建成中國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學校45 所,
覆蓋27 個省區市、24 個少數民族地區和7 個革命老區;
累計投入資金3350 余萬元,
帶動地方各級政府和社會投資達3.8 億元,
受益學生56710 名,
受益教師3970 名……
這是中國關工委“中國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項目關于教育精準扶貧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每個數字的背后都凝聚著黨委、政府,關工委、五老的心血和汗水。5 月22 日,本刊記者聚焦關工教育扶貧,對中國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武韜進行了專訪。
記者:是什么原因觸動您要投身關心下一代工作隊伍中?
武韜:這要從我的“三次流淚”說起。1949年,我9 歲。那年10 月1 日,我代表全國少年兒童參加了開國大典。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后,少年兒童代表隊是第一支通過天安門的群眾游行隊伍,見到毛主席的那一刻,我興奮地流下了眼淚。第二次是在1997 年,我57 歲,主管外交部禮賓司工作。我參加了香港回歸的交接儀式,7 月1日零時,英國的國旗被降下,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升起的那一刻,我激動地落淚了。第三次是在2001 年,我61 歲,在俄羅斯的莫斯科做大使。那年7 月13 日,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在莫斯科宣布北京申奧成功,中國的百年奧運夢終于實現了,我喜極而泣。記得那天下著瓢潑大雨,數千名華僑華人聚集在俄羅斯大使館。他們不顧大雨,在雨中狂歡,好一幅“龍在雨中舞,獅在云中飛”的勝利景象。為什么?因為在新中國成立以前,中華民族受盡了帝國主義的欺辱。終于在中國走出20 世紀,跨入21 世紀的時候,香港、澳門回歸了,北京申奧、上海申博都取得成功,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真正站起來了?!叭瘟鳒I”時刻提醒我,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要懷著一顆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心,去干好本職工作。我今年80 歲了,作為五老,我有責任和義務教育好下一代,要讓他們勿忘歷史,才能繼往開來,這就是我從事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初心和使命。

武韜在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中國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民族實驗小學聽孩子們講悄悄話
記者:請談談中國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項目(以下簡稱項目)的目的和意義。
武韜:我總結為一句話:攜手共筑教育夢,同心互結兩岸情。財團法人中國信托慈善基金會來自于臺灣金融機構,是由辜振甫先生的侄孫辜仲諒于2004 年發起的,專注于邊遠地區和弱勢兒童的教育問題。2013 年,中國關工委聯合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關心下一代基金、臺灣財團法人中國信托慈善基金會(后發展為財團法人中國信托慈善基金會),通過為貧困地區學校掛牌“中國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來改善老少邊窮地區辦學條件,輻射帶動當地教育發展。項目架起了兩岸教育交流的橋梁,推動了兩岸教育文化交流合作,播撒了“兩岸一家親”的種子,已發展成為兩岸互信互愛的典范項目。
記者:項目為什么將教育資源向革命老區傾斜,向少數民族地區傾斜?
武韜: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民族團結是發展進步的基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也不能少”,提升貧困地區教育水平,一直是脫貧攻堅的“老難題”,所以我們將目光聚焦到老少邊窮地區,向革命老區傾斜,向少數民族地區傾斜,希望山里娃能和大城市的孩子一樣,同在一片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把老區光榮革命傳統和紅色基因傳承下來。
記者:項目除了向貧困學?!拜斞?,又是怎樣幫助師生“造血”的呢?
武韜:項目每年都實施“園丁計劃”,定期組織基地學校校長和骨干教師到北京師范大學進行10 天的系統培訓,并到北京中小學名校進行學習交流。目前,已舉辦了9 期研修班,培訓1033人次。
記者:項目開展過程中,您最難忘的瞬間有哪些?
武韜:最難忘的還是山里娃那一張張純潔燦爛的笑臉,還有他們那一封封語言稚嫩的來信。他們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是這個項目持續前行的動力,也是兩岸攜手教育扶貧最大的收獲。
記者:疫情期間,怎樣評價基地學校所在地五老和老師所做的工作?
武韜: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這次疫情防控體現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向全世界充分展示出中華民族在遇到困難面前所表現出來的堅強、團結、奮斗精神。正在學校學習的孩子們,都是中國未來的希望。各地五老和老師都沒有因疫情而停下關愛他們的步伐,通過網絡云端及時為孩子們傳播疫情防控知識,疏導孩子們遇到的心理問題,成了這個漫長假期里,陪伴孩子最多的人。我要為他們加油,點贊!
記者:在“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想對基地學校的孩子說點什么?
武韜:孩子們,由于疫情致使今年的“六一”有點特別,盡管少了些往年的熱鬧和歡樂,但是來自各地關工委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對你們的關愛不會減少。我們隔屏不隔愛,待到疫情消散之時,再為你們補過一個更幸??鞓返膬和?。
記者:今年是中國關工委成立30 周年,請談談從事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感想和打算。
武韜:關工委的成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特點,在全世界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老同志退休后還依然在關心著、關懷著、教育著下一代。他們本可以頤養天年,卻選擇了不計報酬地關心下一代,是中國“最可愛的老人”。中國關工委成立30 年來取得的成績,首先得益于黨中央和國務院的堅強領導,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非常重視關心下一代的工作,在中國關工委成立25 周年的時候,對關心下一代工作作出明確指示。第二,得益于五老的無私奉獻精神。五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利用自身優勢對下一代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力所能及地服務青少年,為他們營造好的成長環境。第三,我們要好好宣傳中央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高度重視,好好宣傳各省區市基層關工委在這30 年來所作出的杰出貢獻,好好宣傳那些為關心下一代事業不斷努力奮斗的先進個人和集體,推動今后關心下一代工作取得更大發展。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作為五老,一定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加倍地努力工作,一定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使命,要持續開展好“中國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二期項目,繼續推進“園丁計劃”教師培訓,開展以“中華尋夢”為主題的兩岸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動,營造海峽兩岸下一代增進認同、攜手成長的良好氛圍,為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