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幾近過半,美股數次熔斷、原油跌入負值、英國正式脫歐、奧運會推遲舉行……套用網友的一句話,“上半年似乎什么都沒干,光忙著見證歷史了”。這是一句調侃,也道出了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國際政治、經濟發生動蕩,讓全球價值鏈產生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新冠肺炎疫情將嚴重影響全球所有地區的經濟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近日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中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3%,為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糟糕的經濟衰退。
一季度利潤暴跌超九成,阿迪達斯全球70%門店關門;GAP市值蒸發280億元,8萬員工被停薪;店鋪全部關門,ESPRIT撤出亞洲……環球同此涼熱,風光一時的服裝巨頭也未能幸免,切實讓服裝人感受到了陣陣寒意。
對于中國服裝企業來說,中國新冠肺炎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逐步有序復產復工。然而,國外疫情加速蔓延,美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多國防控升級。不少品牌零售店因此關閉,終端市場消費受抑制。多家國際服裝品牌零售商開始大量取消訂單,中國服裝外貿企業短時間內遭遇到第二輪難題。
活下去,已經成為很多企業2020年的共同目標。與其做最壞的打算,惶惶不可終日,不如放下包袱,冷眼靜看挑戰。疫情無疑是行業洗牌的加速器,但歸根到底擊敗企業的因素更多取決于自身,活下去不是一句口號,在其背后考驗著每家企業的信心、戰略與韌性。
近年來概念換得飛快,企業徘徊于各種“風口”前,只做一件事在往日非常難,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業務減少了,經營者更需保持冷靜的心態,重新審視企業面對風險的抗擊能力,更加聚焦與清醒。
盡管面臨著重重困難,我們依然要清楚地認識到,我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服裝制造體系,供應鏈網絡的強大、生產的協同與高效是中國制造長期以來的優勢;我們擁有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此次危機中就暴露出很多未被滿足的社會需求,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去發揮的優勢與探索的機會。
“萬物皆有裂痕處,那是光漏進來的地方。”疫情就像一塊突然崩裂的巨石,有的人感到絕望和恐懼;而有的人則看到裂痕處漏進來的光,然后迎向光接受挑戰。2020年,我們一起努力,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