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許夢醒 通訊員 丁亞琦
從2018年11月以來,安徽工會持續開展勞動模范工匠大師進校園、進企業、進工地、進班組、進社區活動,線上線下受眾近千萬人次,勞模工匠宣講在江淮大地成為生動深刻、影響廣泛的新時代“勞模思政課”。
剪窗花、燒徽菜、現場品嘗徽州毛豆腐……2020年伊始,在安徽省六安市圖書館里,濃郁的年味捂都捂不住。
原來,伴著新春的瑞雪,一場別開生面的勞模工匠進社區活動正在這里開展,8位安徽省勞模工匠代表與職工群眾匯聚一堂。講述奮斗故事、展示非凡技藝,勞模工匠們輪番上演準備好的精彩節目,讓職工群眾零距離感受勞動的魅力和勞動者的平凡與偉大。
從2018年11月以來,安徽工會持續開展勞動模范工匠大師進校園、進企業、進工地、進班組、進社區活動(以下簡稱“勞模工匠五進活動”)。截至目前,省級組織活動6場,覆蓋省內121所高校師生和百萬名職工群眾。
更豐富的活動形式加上更廣泛的覆蓋面積,助燃勞模工匠能量升溫。在安徽省總工會的示范帶動下,全省各級工會開展活動35場次,累計組織400余名勞模工匠思政教員走進職業院校、中學課堂、民營企業、廠礦和工地,線上線下受眾近千萬人次。
至此,勞模工匠宣講在江淮大地已經成為生動深刻、影響廣泛的新時代“勞模思政課”。
勞動模范身上體現的“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是偉大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要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勞動模范的先進事跡,號召全社會向他們學習、向他們致敬。
4年前的“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時在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至今仍回響在耳畔,也回響在每一場安徽勞模工匠五進活動的現場。
勞模工匠進校園活動是工會工作中的“常規動作”,安徽省總工會則以此為原點,著力在青年學生中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進行開創性實踐,圍繞“傳承勞模精神、技能成就未來”主題,廣泛宣傳勞模工匠的勞動成果和社會價值,培養和提高青年學生的勞動觀念和創新精神。

2018年11月18日,安徽省勞動模范工匠大師進校園首場活動在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舉行。在《咱們工人有力量》的背景音樂中,22位勞動模范、工匠大師依次入場
2018年11月18日,首場勞模工匠進校園活動在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的禮堂舉行。活動現場,全國勞動模范、安徽省總工會兼職副主席許啟金演示了自己發明的“拔銷器”和“軟梯作業防高墜自鎖器”兩項創新成果。當他邀請學生上臺互動時,許啟金認真講授、學生認真傾聽的畫面被相機定格了下來。
安徽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孫靜感慨地說:“這是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政課,勞模工匠與學生面對面,我說你聽、你問我答,每一個環節都真實生動,讓學生感受到了思政課的真誠與力量。這一課既給我們思政課老師做了很好的示范,也給學生們深刻的靈魂觸動,提高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展現勞動模范工匠大師立足崗位踐行新思想、取得新成就的生動畫面,有效增進了青年學生和職工群眾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據統計,勞模工匠進校園活動已經在安徽淮北、蚌埠、六安、蕪湖、馬鞍山、安慶等市先后展開,累計受眾達100萬人次,掀起了一場場學習勞模工匠精神的熱潮。
從校園到企業,從企業到班組,從班組到工地,2019年,隨著一場場勞模工匠五進活動的開展,“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時代強音已經在江淮大地上奏響。
“只要愛學、肯干,咱農民工大有所為,完全可以一展抱負,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2019年12月18日,全國勞動模范、全國總工會兼職副主席巨曉林領銜安徽勞模工匠走進中鐵四局昌景黃鐵路項目,他的一番話讓坐在臺下的農民工崔輝熱血沸騰。
第一次與自己敬仰的勞模工匠近距離接觸,崔輝覺得親切又充滿干勁。他說:“我也是農民工,只要努力工作,掌握好技術,我也要像他們一樣成為光榮的勞動模范,去幫助更多農民工兄弟。”
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這次勞模工匠進工地活動選在了位于安徽黃山的昌景黃鐵路項目上。項目部的籃球場被改成了活動現場,在臨時搭建的舞臺兩側,還分列著拱架安裝臺車和三臂鑿巖臺車兩輛全電腦自動化的新型施工設備,仿佛帶人置身于鐵路隧道建設中。
安徽省總工會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工人》記者,從過去的勞模工匠三進活動擴展為五進活動,除了要增加活動場次和范圍,還必須要在活動形式和內容上苦下功夫。安徽省總工會根據職工群眾的不同,選擇能產生共鳴的勞模工匠參與其中,讓勞模工匠精神真正打動職工。
講述訪談、實操演示、現場拜師、藝術再現……安徽省總工會不僅創新活動內容,還利用全媒體,實現臺上臺下、場內場外、網上網下全方位互動。即使不在活動現場,職工群眾也能通過網絡跟帖、留言、點贊,感受勞模工匠的正能量。

2019年12月18日,安徽省勞動模范工匠大師進企業 走進建設中的昌景黃高鐵安徽段建設工地
在勞模工匠進企業的活動中,安德利大酒店廚師羅磊現場拜了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世界廚師聯合會國際評委尹親林為師。能站在師傅身邊現場學習制作一道佳肴,羅磊激動不已:“我看到了自己與大師的差距,也找到了前進的動力。”
一場場勞模工匠五進活動,一次次勞模工匠現場傳幫帶,將勞模精神融入生產過程,引導職工堅定理想信念,樹立職業信心、提升職業素養,成長為支撐“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的生力軍。
2019年,安徽工會持續開展的勞模工匠五進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省總工會的帶動下,各級工會一同響應,線上線下受眾近千萬人次。其中,“安徽省勞動模范工匠大師進校園”活動還被評為全國思政課創新案例。
今年“五一”期間,組織開展勞動模范工匠大師五進活動仍是安徽省總工會的重點工作之一。
《中國工人》記者從安徽省總工會獲悉,省總工會將帶領各級工會加強源頭參與、協調聯動,做深做細做實這堂“勞模思政課”,深化拓展好這項品牌活動。
通過精心“備課”,建立“安徽省勞模工匠宣講人才庫”,甄選不同群體生產、學習相貼近的、可比性強的勞模工匠典型,有針對性地設計好宣教主題;通過精彩“授課”,以勞模工匠生產生活實踐為“授課”內容,讓不同群體受眾體驗到更多生動有趣的勞模工匠故事,做到“有意思”與“有意義”完美融合;通過精準“實踐”,推動企業、學校多種形式開展“勞模伴我成長”“明日工匠”等活動,做實勞模工匠與青年學生職工群眾常態化聯系機制,助力培育更多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