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白原遠

“當‘英雄’的光環漸漸隱去,我告訴大家也要保持平常心,我們就是普通的醫護人員,救死扶傷就是我們的使命?!?/p>
W=《中國工人》記者
L=劉立飛
W:請您簡要介紹一下北京援鄂醫療隊的基本情況?
L:北京市援鄂醫療隊1月27日緊急受命馳援武漢,全隊151名隊員來自13家市屬醫院,在重癥定點醫院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連續奮戰65天,成為去得早、回得晚的醫療隊之一。醫療隊和武漢協和醫院共同承擔三個病區150張床位的重癥患者救治任務,累計收治患者345人,年齡最大的91歲,重癥、危重癥占88%,治愈出院患者220人,醫護人員零感染。
W:作為領隊,您是如何帶出這樣一支優秀隊伍的,有什么經驗可以分享?
L:我認為是規則和情感的凝聚塑造了這樣一支強隊。首先,我們制定了18項核心制度,成立了8個管理組,強調合作治理,每個人都要參與到醫療隊的管理當中,做到“大事小事必須說出來,當天必須解決”。其次,我們開展了重溫入黨誓詞等豐富多彩的黨建活動,培養了醫護人員之間的感情。
我們撤離回京后,也還保持著聯系,微信群仍然熱鬧,要是哪個隊員接受了媒體的采訪,大家就會把鏈接發在群里,遇到了不懂的專業問題也會在群里討論。
W:在過去65天的援鄂工作中,醫護人員和患者之間都發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
L:患者朱叔叔和老伴都確診新冠肺炎,在不同的病區接受治療,因為妻子的電話一直打不通,朱叔叔就拜托我們幫忙尋找。其實,他的老伴早已去世,我們怕影響朱叔叔的治療,就對他隱瞞了這個消息,說人在ICU接受治療。后來,朱叔叔還是知道了真相,也知道了我們的良苦用心,他選擇積極治療,堅強地面對未來。
41歲高齡產婦劉女士剛來時插了5根引流管,醫護人員一直鼓勵她堅持下去,出院時她說:“我一定會讓孩子記住這份恩情?!蔽覀冸x開武漢時,她主動到酒店送別?;鼐┖?,我在隔離點整理工作日志和照片時,才發現她和我們告別后一直沒走,而是默默地跟在車后并深深地鞠了一躬。
每一位醫護人員都有和患者間的故事,這些都將成為我們在武漢最美好的回憶。
W:這次特殊的經歷會對大家今后的工作產生影響嗎?
L:我想肯定會的,最重要的是心態的變化。在援鄂期間的高壓環境下,我告訴隊員們要保持平常心,用專業的技術和態度戰勝疫情;從武漢回來后,當“英雄”的光環漸漸隱去,我告訴大家也要保持平常心,我們就是普通的醫護人員,救死扶傷就是我們的使命。
我們在武漢形成了“科學管理、關愛隊員、凝心聚力”的“戰疫”精神,我們要將這種精神帶回來,帶到工作崗位中,為首都疫情防控再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