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馬夢婕
“有困難找工會”口號的提出,代表著工會的承諾與擔當,給予職工共同戰“疫”信心的同時,也成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的堅實后盾。
2020年2月3日,武漢“封城”的第12天,北京的疫情防控形式同樣嚴峻。全國新增病例以每天2000多例的數量遞增,北京確診病例也已有200多例。
當天,京內企業頂著各方壓力率先開工。7天后,北汽集團也全面復工。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工作和穩經營的復工復產之路,北汽集團工會沖在了“雙線”戰役的最前面,為企業和職工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援與服務。
“身體狀況怎么樣?”“有什么生活困難?”“家里有沒有需要工會幫助的?”每次不等職工開口,北汽銷售本部工會主席李江濤就連珠炮似地開問,生怕有所疏漏。60秒內,他可以接聽5次疫情熱線,只為幫助到更多有困難的職工。
這是戰“疫”打響時,北汽集團工會引領各企業工會開設的疫情熱線,第一時間成為職工最暖心的線上戰“疫”之家。
然而,面對新冠疫情,如何穩住職工恐慌的心,成為公司工會面對的最大難題。對此,北汽集團工會盡一切力量,想職工之所想,急職工之所 急。
消殺用品稀缺,工會來想辦法。北汽集團工會尋求一切可以調動的資源,采買到26萬瓶消毒液,最終送到了全國各企業每一位員工手中。
防疫知識疏漏,工會線上普及。集團工會奮戰了數個日夜后,將1萬多字的《新冠肺炎職工防范知識讀本》以50多道問答題的形式登錄“幸福北汽e家”微信公眾平臺,還同步開通了“云健走”活動,引導職工科學鍛煉增強免疫力。
心理壓力過大,工會輔導救援。為了讓滯留在湖北的518名集團員工感受到來自大家庭的溫暖,除了寄送保障物資外,工會還承擔起了心理輔導工作。針對滯留海外的員工,工會更為他們在國內的家屬送去慰問品,緩解其后顧之憂。
在1月30日北汽集團召開的保障會議上,公司工會率先喊出了“有困難找工會”的響亮口號。雖然只是簡短的6個字,卻代表著工會的承諾與擔當,給予職工共同戰“疫”信心的同時,也成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的堅實后盾。
春節過后,面對3萬多名返京人員,如何做好安全保障措施,又成為擺在北汽集團復工路上的最大挑戰。
為了配合服務部門開展疫情防控,6000余名職工志愿者積極參與到消殺、測溫、領餐等一系列保障工作中。在工會的號召下,北汽集團職工志愿服務隊義剪活動也開始定期舉行。
“終于又可以大顯身手了!”一名在非典時期就從事過義剪活動的老員工連續騰出3個下午,化身“Tony老師”,為大家理發。
近年來,北汽志愿服務的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助生產、辦活動、從事社會服務……2015年,還被北京市總工會授予“首都職工志愿北汽集團服務總隊”的稱號。助力復工期間,這支身穿藍色馬甲的服務隊每天活躍在北汽各條“戰線”上,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暖藍”。
全面復工后,為保障公司全面復產,北汽集團力爭確保上下游零部件的及時供應,但更重要的是給予員工復產信心,重燃其工作熱情。于是,在工會的保障支持下,一場場“云帶貨”的網絡售賣活動如火如荼地展開。
大年初六,遼寧營口維沃4S店第一天開工,全員就開啟網絡售賣模式。客戶線上看車訂車,店里線下辦理手續并送車到家。不到半個月的時間,直播累計成交101單。“雖然汽車行業遭受了疫情沖擊,但每個員工都感受到了這種新模式的振奮人心。”經理陳晨如是說。
更為振奮人心的是,經過50多天的日夜奮戰,4月22日,負壓救護車服務武漢突擊隊的20名隊員全部平安凱旋。原來,北汽福田復工復產后,陸續向湖北支援了400余輛負壓救護車。隊員們到達湖北后基本處于連軸轉的狀態:白天維修保養車輛,晚上配合紅十字會和醫院接車。“很多醫護人員跟我們講,看到我們去,他們就看到了希望,這句話也給了我們莫大的鼓勵和支持。”突擊隊的總指揮譚振國說道。截至目前,北汽福田和福建奔馳已生產負壓救護車1198臺,有利支援了抗疫一線。

北汽集團工會主席張輝慰問越野車公司職工
“有為工會、滿意工會、品牌工會”的牌匾,就掛在北汽集團工會辦公室的墻上,這三個“工會”的理念,成為“十三五”以來北汽集團工會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為助推企業發展,集團工會每年都會派出相關人員奔赴各地為基層班組長進行脫產培訓,成為重要精神上傳下達的中間橋梁。2019年,集團工會還與中國工人出版社聯合啟動了“千名班組長雙提升”培訓計劃,助力更多工友在班組長的帶領下,提質增效,突破創新。

北汽集團職工志愿服務隊開展義剪活動
復工復產期間,北汽集團92個勞模創新工作室一如既往地發揮著引領示范作用。工會助力企業積攢的人才優勢和技術力量在企業困難時期更加顯現。
面對疫情,各級工會干部帶隊奔赴全國各地企業,第一時間向職工送達工會的關心和慰問。“讓職工滿意,做好職工代言人,不僅要錦上添花,更需雪中送炭。”北汽集團工會主席張輝對此深有感悟,他說:“工會距離職工最近,能幫助到職工,也能傾聽到職工的心聲,面對疫情工會就要更好地關心關愛職工。”
在疫情防控期間,北汽集團采育國際會議中心9名職工組織志愿者團隊與醫護人員一起進入隔離區為境外返京人員提供服務。22天的奮戰成果由數字見證:會議中心樓層公共區域消殺60余次,提供餐飲服務9000余人次,接送快遞1000余次,配送商品500余次……
在張輝看來,“建功十三五,敢為爭先鋒”的理念不僅要貫徹到工會工作中,還要延伸到工會工作之外的志愿服務中,為“北汽”這個品牌增加更多的社會影響力。
工會為職工送達的溫暖,化作了團結力量,讓北汽人聚得更緊,讓北汽人貼得更近。舉企業、工會、職工之合力,精誠團結,必將助力企業打贏防疫情和穩經營的“雙線”戰役,源源不斷為北汽集團發展注入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