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家偉

5月2日,中國政府赴沙特阿拉伯、科威特抗疫醫療專家組一行8人在圓滿完成工作任務后,乘機抵達寧夏銀川河東國際機場。專家組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組建,寧夏衛生健康委選派,專業領域涵蓋實驗室檢測、傳染病防控、呼吸與重癥、護理、中醫等(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 攝)
習近平主席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致辭時強調,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各國人民勇敢前行,守望相助、風雨同舟。中國堅持以民為本、生命至上,始終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始終秉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既對本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對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責。習近平主席指出,現在疫情還在蔓延,防控仍需努力,要全力搞好疫情防控,發揮世衛組織領導作用,加大對非洲國家支持,加強全球公共衛生治理,恢復經濟社會發展,加強國際合作。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5月31日19時,全球累計確診病例達到6096296例,死亡病例為366656例。疫情的飛速蔓延,使世界各國更加深刻認識到,人類已經成為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在我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緊要關頭,國際社會以各種方式向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支持,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向我們提供了物資和各類援助:巴基斯坦調集防護物資援助中國,充分彰顯中巴“鐵哥們兒”的真摯情誼;意大利政府和人民及時向中方提供了急需的物資援助;非洲國家政府、社會各界為中國抗疫加油祝福,在自身經濟困難的情況下捐款捐物;赤道幾內亞只有100多萬人口,仍為我國提供了200萬美元的現匯援助。
在全球抗疫的關鍵時刻,中國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及時發布疫情信息,在短時間內甄別出病原體,主動同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國家分享有關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建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網上知識中心,并向所有國家開放,介紹中國防控疫情的技術指南、診療規范和防控信息等;及時更新發布診療方案、防控方案,并翻譯成多國語言同世界各國分享;加強和世界衛生組織的合作,并向其捐贈5000萬美元現匯;通過遠程視頻方式同全球多個國家以及國際和地區組織舉辦技術交流會議,為外國同行提供有參考價值的意見建議;積極向巴基斯坦、老撾、泰國、伊朗、韓國、日本等國和非盟交付了醫療防護物資援助,向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包括普通醫用口罩、N95口罩、防護服、核酸檢測試劑、呼吸機等物資援助;先后向意大利、塞爾維亞、柬埔寨、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老撾、委內瑞拉、菲律賓、緬甸等16個國家派出醫療防控專家組,不僅帶去抗擊疫情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也送去了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協助有關國家提高疫情防控和診療能力,提振戰勝疫情的信心。同時,地方政府和民間機構也紛紛向有關國家伸出援手,積極提供物資捐贈……
“中國郵包”火速派發,“中國專家”陸續出征,“中國經驗”傾囊相授。這是中華民族“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生動寫照,是出于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的價值理念,體現的是中國人民的善良與愛心,彰顯的是世界大國的責任和擔當。
本期“特別策劃”,以“團結起來 戰而勝之”為主題,講述中國援助德國、英國、埃及、烏克蘭、奧地利等國家和人民的故事。寒冬再漫長,也阻擋不了春天的腳步,只要國際社會團結一致,形成合力,我們就一定能戰勝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