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敏,蘇元君,王育偉,周哲學,馮衛東
(1.四川省畜牧總站,四川 成都 610041;2.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畜牧科學技術研究所,四川 汶川 624400;3.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四川 綿陽626000;4.四川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5.甘孜州畜牧業科學研究所,四川 康定 621000)
實施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是立足于當地特色產業、市場前景,圍繞經濟效益,借助產業發展為主要內容的扶貧開發過程,在解決貧困地區脫貧,對增加貧困農戶收入意義重大,是扶貧開發的一項主要任務。由于家禽產業尤其是地方優質雞產業具有投資小、見效快的優點,近年來,各級政府和部門都把具有地方特色的優質雞作為助農增收脫貧奔小康的支柱產業來抓。鳳尾雞(藏雞)產業是四川阿壩州黑水縣的特色產業,在縣委、縣政府和農牧部門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近年來當地藏雞產業發展迅速,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在產業扶貧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為進一步充分發揮家禽業在產業扶貧、助農增收中的作用,推動黑水縣家禽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筆者結合中共四川省委組織部開展的“科技進步萬里行”活動,對黑水縣藏雞產業扶貧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黑水縣鳳尾雞產業是當地的特色產業,在2013年就被縣委縣政府列為當地溝域經濟“六大產業”之一,近年來不斷發展壯大,在色爾古鎮建立了鳳尾雞繁育場,飼養種雞3 000多只,開展藏雞提純復壯和商品化擴繁,為貧困戶提供商品雞苗,助農增收。黑水藏雞于2014年取得了地理標志認證。從2014~2019年,基地共為養殖戶提供商品雞苗43.6萬只,實現產值2 900萬元。
為解決產業發展和精準脫貧中農牧民鳳尾雞養殖的瓶頸問題,縣農業畜牧和水務局在產業發展中探索建立“五統一分”的運行模式,即“統一品種、統一服務、統一標準、統一品牌、統一營銷,分散養殖”,充分發揮政府、部門、企業、農牧民的主體作用,形成上下聯動,有力助推畜牧產業發展,增加農牧民收入,以大產業帶動精準脫貧工作。截止2019 年共帶動貧困戶1 020 戶,貧困戶村、戶建標準化養殖場25 個,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9 個,合作聯社1 個,養殖藏雞戶均增收800元,為當地產業扶貧發揮了重要作用。
通過對該縣色爾古鳳尾雞繁育場和木蘇鄉亞扎村、麻窩鄉木窩村、知木林鄉知木林村、砂石多鄉甲足村養殖戶的調研走訪和培訓指導,發現目前黑水縣家禽產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2.1 種雞飼養管理技術薄弱 現有的種雞場種蛋受精率、孵化率較低,分別僅有80%和60%左右,與雞場地處高海拔地區氧氣不足、晝夜溫差大、缺乏專業孵化技術人員、未開展種公雞精液實驗室鑒定等有關。環境衛生方面也有待加強,消毒、飲水設施不完善、飲水污染也影響到種雞的質量。
2.2 扶貧項目規劃設計不甚嚴謹 養雞扶貧項目存在的共性問題一般都是只為貧困戶提供脫溫雞苗,其他基本養殖設施和配套飼養管理技術未跟上。養殖戶缺乏過渡飼料與相應藥品,加之放養前未對貧困戶進行系統的技術培訓和指導,導致養殖死亡率高,養殖效率低下,影響了養殖戶的積極性。
2.3 養殖設施條件差,圈舍搭建不科學 圈舍搭建首先應考慮遮風擋雨,其次做到雞只與糞便分離。很多養殖戶圈舍潮濕、基本不能遮風擋雨,未能使用漏縫底網,平養地面未添加墊料,育雛圈舍缺乏相應的保溫設施,成雞圈舍未設置棲息架。
2.4 產品銷售困難、資源優勢未能充分發揮 產業健康發展需要良好的組織化水平,該縣養雞受2017年H7N9影響較大,產品銷售困難,且價格受外地沖擊,不能實行優質優價,資源優勢和品牌價值未能得到充分發揮。
3.1 加強種雞的飼養管理,提高種蛋受精率和孵化率 針對種雞場種蛋受精率和孵化率低的問題,可以考慮采取在加強種雞飼養管理、保持種雞均衡全價的營養水平條件下,對孵化器增氧、增濕、提高孵化房室溫的綜合措施,提高種蛋受精率和孵化率。

3.2 加強農戶養雞技術培訓和指導力度 放雞前后加強對貧困戶的技術培訓和指導,專門就如何搭建雞圈、準備基本的養殖設備、過度期飼料以及如何利用現有資源搭配飼料開展技術培訓,并定期入戶指導,提高養殖戶的技術水平和養雞經濟效益。
3.3 完善扶貧項目規劃和設計,保持產業扶貧的可持續性 扶貧項目設計在提供脫溫雞苗的同時,主管部門應把雞圈建設補貼、料桶、水桶、過渡期飼料等納入養雞扶貧項目設計,增加較少的投入可以獲得更好的產出,提高貧困戶養殖成功率,以保持產業扶貧的可持續性。
3.4 提高養雞的組織化水平、充分發揮產業扶貧的作用 山區地廣人稀、交通不便,養殖所需基本物資采購和產品銷售困難,應在養雞集中的村,培育能調動養殖戶積極性的技術帶頭人,成立村經濟合作社,在技術服務、產品營銷、養殖設施設備、獸藥的供給保障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帶動養殖戶脫貧致富。
3.5 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商品經濟優勢 立足黑水縣得天獨厚的藏雞遺傳資源和放養環境資源優勢,充分發揮養雞產業在脫貧奔康中的作用。以凈土阿壩、生態養殖黑水鳳尾雞為特色,依托政府有關部門和養殖合作社,通過各種渠道加大對生態黑水鳳尾雞的宣傳力度,將黑水鳳尾雞品牌做大做強,并將其打造成省內外知名的強勢品牌。建議結合黑水達古冰川、彩林觀賞等文旅活動,舉辦各種文化節、交流會,推出生態黑水鳳尾雞及其特色餐飲,同時參加省內外各種展銷會、產品發布會,利用網絡、電商平臺等大力宣傳并開展線上銷售,努力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經濟優勢,為當地助農增收、脫貧奔康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