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咸 李從權 楊 鑫 丁 毓
(1.天門職業學院醫護學院,湖北 天門 431700;2.天門職業學院機械電子工程學院,湖北 天門 431700; 3.天門職業學院心理中心,湖北 天門 431700)
職業教育是一種手腦并用的教育,職業院校的辦學定位是培養適合國家行業發展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要能滿足當地行業技術發展的需求。相較于普通本科院校專業的教育,職業教育專注于專業基本知識學習,努力掌握好技能,適度創新,能夠解決實踐中的技術問題。為了掌握技能大賽對學生影響情況,對護理技能大賽進行了調查研究。護理技能大賽以模擬臨床護理工作為出發點,考核護理技能的實際操作、護理流程的熟練度、與患者之間的溝通方式以及護理專業的基本知識等。護理技能大賽作為推動和深化衛生職業教育改革、促進護理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重要途徑[1],已經基本成熟并形成了普遍性、經常性的技能競賽制度,并成為師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平臺和途徑[2]。本文通過整理近年來國家級以及各省級護理技能大賽的相關文獻,并對本校參加過省級以及校級護理技能大賽的參賽學生進行調查統計,發現護理技能大賽極大地鍛煉了護理學生的自信心,加強了溝通交流能力,提升了專業技能能力以及提高了學生自學能力等綜合能力[3]。
根據研究目的查閱相關文獻并結合學校實際情況,由研究者制定針對參加技能大賽同學的問卷問題,并邀請教育專家進行指導、完善。
以網絡問卷調查形式發給參加過技能大賽的52名學生回答,學生以不記名方式答題,調查人員收集信息,研究分類,歸納提煉。
通過對資料的分析,如圖1所示。總結出6大方面影響。分別是職業技能素質、專業學習、思維方式、心理因素、團隊合作能力、社會責任感。

圖1 護理技能大賽調查結果柱狀圖
經過對52名參賽學生,包括12名參加過省級護理技能大賽的同學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護理技能大賽對于護理學生的職業技能素質的培養起到了良好作用。所有參賽學生表示參加職業技能大賽對以后的職業生涯有幫助,主要表現在技能大賽讓他們更加熟練地掌握護理臨床操作技術和加強對護理職業的認識,以及為日后職業生涯的規劃和目標指明了方向。其中58.33%的學生表示參加技能大賽之后,使他們更加堅定信念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護士;41.67%的同學覺得對自身的職業規劃有一定幫助。
經過技能大賽的準備,學生對于臨床護理中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都進行了相應的模擬練習,能很好地應對突發情況的發生。并且熟悉掌握一名合格的護士應有的禮儀著裝,并深諳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護理人員。這一結果與王紫虹2011年9月發表的《職業技能大賽對高職學生的影響力分析》分析相關結果一致。即,學生對技能操作的愛好、鉆研精神、團隊精神和心理素質方面都得到明顯提高。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護理技能大賽對參賽學生的專業學習有積極的影響,較大提高了參賽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生的自學能力。由以往的被動學習轉化為積極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的自學能力有較大提高。問卷調查的結果如圖2所示,83.33%的學生認識到技能大賽對護理學生在專業課的學習上有促進作用,表現為愛好技能訓練,并且具有一定的鉆研精神[4]。通過比賽讓學生認識到技能學習無止境,技能學習需要創新,護理學生在學習觀念上有了較大的改觀。

圖2 護理技能大賽對學習積極性影響
資料顯示,護理技能大賽對改變學生思維方式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就學校學生而言,這種改變主要體現在對事物的認知方面,由盲目迷信書本依賴老師到自己獨立思考會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并提出對問題的解決方法。
對事物的認識有自己的看法,能對技能大賽的評分標準提出建議,比如在考核過程中針對一些不涉及到專業原則的技能操作,其先后順序不應該作為扣分項,并能成熟地看待一些問題,比如出場順序會影響老師對于學生的評分,老師的精神狀態對評分有細微的影響。但學生不會將這些當做影響自身結果的主要因素,學生充分認識到上述因素不是決定成績的主要因素,參賽選手的操作規范與否才是至關重要的,不會為自己的失誤找借口;在比賽過程中,面對由于評委老師干擾而造成操作失誤的情形,能勇于申訴;例如參加省賽的同學在操作過程有評委老師不斷議論選手操作,影響選手操作的情況,比賽結束后按流程提出申訴,勇于維護比賽的公平公正。但對于護理技能等方面問題的創新性思考還是較少,因此就護理技能大賽而言,對參賽選手的創新性學習和創新性思維的影響不大。
護理技能大賽讓參賽的學生變得更加沉穩、冷靜、自信、細心。護理技能大賽不論在比賽時還是賽前的培訓,參賽選手都會在十幾個老師的監督下完成操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培養了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經過調查統計和資料分析,發現護理技能大賽對于鍛煉選手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壓能力都有較大的提高。賽前幾百遍重復枯燥單一的動作訓練和讓參賽選手在面對陌生人的高度關注下規范地完成操作,競爭對手技術嫻熟,也不示弱。參賽學生心態平穩,能夠正確對待比賽,對待榮譽才能賽出風格,賽出水平。技能競賽促進學生心理成熟,且健康發展。
通過問卷調查和約談參賽學生,發現護理技能大賽讓參賽的學生性格變得更加開朗,例如有學生談到自己參加完技能大賽后最大的變化是跟人打招呼更自信了,并且面對畢業就業問題也更自信和冷靜。并且訪談過程中參賽學生表示技能大賽后讓他們變得更加細心,這種技能大賽的嚴格要求使得他們在千百次操作培訓中變得格外謹慎,而這樣的謹慎和細心也逐步變成了一種習慣。
不過,盡管護理技能大賽評分標準中要求體現對患者的人文關懷,參賽學生中很大一部分同學仍然缺乏對患者的同情心,缺乏人文關懷意識。不知道具體的人文關懷是怎么樣的,比如在比賽項目中的留置針穿刺操作時,面對患者提出的不想打留置針怕疼等問題,參賽選手們為了爭分奪秒,雖然按比賽要求解釋了打留置針的原因和好處,但語氣生硬且目光沒有和患者交流,不在意患者的感受。見微知著,參賽選手缺乏對患者的人文關懷,但在醫患關系嚴峻的今天,人文關懷顯得尤為重要。所以針對這一問題,筆者提出技能大賽中可以增加情景設置問題讓參賽選手去思考怎么做才能體現人文關懷,做到護理要求中的常安慰,給予患者人文關懷。
根據圖1參賽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表示,參加護理技能大賽讓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都有較大的提升,但只有41.67%的選手表示自己往往能協調好團隊成員的關系并保證團隊和諧前進,其余的同學表示一般能。
在護理技能大賽的團隊項目比賽以及賽前的團隊合作中,參賽選手之間相互鼓勵、相互配合,如在賽前培訓中,訓練參賽選手之間相互當評委點評,以及相互扮演患者等一系列配合下,學生們對于團隊合作的能力有所加強。
但依舊有8.33%的選手表示自己不擅長團隊合作,喜歡一個人單干;有58.33%的選手表示不是很擅長團隊合作,團隊合作能力一般;僅有33.33%的選手覺得自己擅長團隊合作。分析發現不同職業技能大賽考察的內容和方式不一樣,其中對于護理技能大賽而言一般考察個人單項技能或者團體合作完成的護理急救任務,這期間每個參賽選手都負責一個完整的項目操作,基本是一個完成之后另一個選手再開始操作,屬于接力式的團隊合作。這種團隊合作比賽和機電類工程類以及其他學科類別的職業技能比賽的合作不同。所以,在這個過程中護理技能大賽對參賽選手團隊合作能力的影響較小,然而臨床中護理的團隊合作操作并非比賽中的單項操作接力,在急救時通常需要護理人員之間的彼此配合,醫療團隊這個概念在臨床中十分重要,因此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這一方面仍需要一些措施。
根據本校的樣本調查顯示,參加護理技能大賽之后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有一定提高。如圖1所示,50%的學生表示自己參加技能大賽之后較之前更能清晰地認識到自身的社會責任,增加了作為護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但也有其中8.33%的學生表示沒有認識到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剩下的一部分學生表示雖然認識到自身肩負一定的社會責任感,但不是很強烈。
這說明在對于社會責任感這一方面的教育高職教育有待加強,技能大賽也可以為了促進這一方面的培養出題進行考察,從而增強學生們的社會責任感。
護理技能大賽是一個全面展示護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良好平臺,同時也是教學改革的指揮棒,大賽所考核的職業能力和崗位綜合能力對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除了收獲獎牌之外,還應賦予大賽更多的意義。并且從國際形勢來看,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它的職業技能的發展,以日本這個技術強國為例,日本的工匠精神全球聞名,日本高度重視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開展技能比賽是推進技術發展的有效且重要的方法,選手互相競爭,提高了思維、反應和協調能力,形成了一種積極的競賽文化[5-7]。科教興國,技能也能興國,科教、技能都要強。缺乏高技能支持,科教難以付諸現實。競賽文化不能局限在校園,要引申到社會上去,形成推動社會發展的精神力量。
技能大賽雖然對高職學生的專業技能、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團隊意識、學習積極性等多方面均有較大提高,但綜合對文獻的分析和本校的調研發現,技能大賽中也暴露了一些不足,比如前面提到的護生操作過于表演化,語言過于官方,細節上沒有體現人文關懷,團隊合作能力的考察需要更接近臨床實際,護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需要加強。
在以后的比賽中為了讓選手更加貼近患者,在技能大賽中可以增加模擬醫院真實環境,安排護生與真實的標準化患者面對面交流,以此來考察參賽選手對于患者的人文關懷意識以及與患者的實際交流能力。
并且可以增加根據不同病例,引導護生思考怎樣用最恰當的語言取得患者的合作與信任考察項目。包括在醫患關系緊張的當下,可以通過設置一些突發問題,對護生如何正確處理醫鬧等相關能力進行考察,比如設置一些《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相關的地方性醫療糾紛處理條例問題進行考察,或者設置一些出現過的醫鬧案例來對護理參賽選手進行考察,以此來培養護生正確處理醫療糾紛并能依法保護自己的能力。
雖然護理技能大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參賽選手的團隊合作意識,但對團隊合作的能力參賽選手們大部分依舊欠缺的問題,這不單單需要技能大賽中多模擬醫院環境設置團隊合作的考察,更需要護理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深化醫療工作需要團隊合作的理念,讓護理學生養成習慣團隊合作,并且提高學生們協調團隊成員之間關系促進團隊共同進步的能力。
護理專業作為醫技專業,本就是以技術見長,可謂“得技術者得患者心”,專業的技能操作技術決定在行業中的業務水平,所以建議在高級別的護理技能大賽中可以邀請各個醫院的負責人前來充當評委,并增加各個不同科室有難度的護理操作的進階考察,讓高職護理生通過熟練專業的技能操作,消除各大醫院對高職生招聘上的學歷偏見,同時可以增大高職護理生的就業機會。
在日常學習中加強對護生的思政教育、醫學倫理教育,在提高醫學技術的同時不能忽略對醫德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才能使護理學生真正繼承南丁格爾的精神,做新時代愛國愛崗敬業的醫療事業接班人。
就我國目前國情而言,進入高職學習的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因為高中階段對課本知識的運用和理解較本科生落后,但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較強。進入高職之后取長補短以熟練地操作技術,來彌補理論知識學習上的短板,做到術業有專攻,技能大賽是他們展現風采和發現自身亮點的一個平臺,通過技能大賽“就業導向、能力本位”的教學指導思想和“以賽促學、以賽促改、以賽促教、賽教結合”教學活動觀,有效促進了高職學生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多方面提高,最終使他們成為高水平技術型人才,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中國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