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博文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從大年三十開始上海評彈團就迅速行動,通過多種形式創作了一系列文藝作品,如《眾志成城迎春歸》《使命》《攜手共筑防疫墻》《我是一月之后才認識他》《秀發》《逆行的白百合》《兒子的微信》《甜津津,暖融融》《手機又響了》等。同時,上海評彈團在危機中主動思變,從書場走進空中劇場、抖音直播間。
我們推出的線上節目,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方面是專門制作的線上演出,3月8日,上海評彈團“藝起前行·品評談彈抖音薈”系列直播活動正式開啟。團隊陸續推出《三八女神節》《評彈中的“真與假”》《防疫與神醫》《紅樓夢中人》《評彈與上海》《評彈云唱游》《評彈正青春》等系列直播。
其實評彈的形式本來就是說說唱唱聊聊,觀眾本身就習慣了評彈的表演方式,所以直播時我們也保持這種“品評談彈”結合的形式,在表演的同時,穿插講評彈知識、聊聊江南文化,我們做的這些直播演出也大多是有時效性的,緊扣當下話題。評彈曲藝這樣的藝術形式,本身就帶有很強的互動性,所以我們也運用這樣的優勢在網絡直播時和觀眾進行交流,比如他們喜歡哪一段、想聽哪位老藝術家,希望我們聊聊什么話題等等,我們會考慮去滿足他們的需求。86歲的老藝術家趙開生也興致勃勃地做了兩次直播的主播,暢談“評彈與上海”,從00后到八旬開外的老藝術家都成了線上傳播的主力。
還有一部分是積極發揮國有藝術院團優勢,挖掘珍貴藝術檔案的價值,開播網絡鄉音書苑,100多天來不間斷放送優秀中長篇書目和開篇,兌現了2月4日開播時向觀眾許下的承諾,令觀眾“宅家”也能與經典相約。自播出以來,總計播放次數已達53萬次,轉發33萬次。其中,為紀念楊振雄先生誕辰100周年而播出的長篇彈詞《西廂記》,播出首日就吸引了6千多粉絲觀看。
在應接不暇的眾多直播演出中,上海評彈團的抖音直播憑借其獨特氣質,吸引著一大波“路人粉”的關注。2月13日上海評彈團抖音官方號正式上線。在2個月不到的時間里,113個短視頻共播放55.8萬次,收獲2.3萬贊,粉絲數也超過了6.7千人,更多年輕網民直觀地認識了評彈藝術,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評彈,也為他們打開了一個關注和了解傳統文化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