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旭
摘 要:我國國土面積遼闊,地域廣袤,農業種植資源豐富,促使我國逐漸成為世界上的農業大國。雖然在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的帶動下,我國農業生產的技術能力和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但農業生產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并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之一,對人們的生活產生直接的影響。水稻是我國主要的農業生產作物之一,其產量和質量對經濟發展和民生都有巨大的影響,有關專家學者針對水稻高產種植技術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將以此為主線,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描述。
關鍵詞:水稻;高產;種植技術
我國具有悠久的水稻種植歷史,水稻也是我國農業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計民生都產生極大的影響,同時也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我國的糧價。近年來,我國人口增長較快,糧食產量始終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如何提升糧食產量成為當前相關行業人員所急需重視和解決的問題。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適當的水稻種植技術,從整體上提升我國水稻的產量,如此才能使我國糧食產量壓力得到有效的緩解。下文圍繞水稻高產種植技術展開一系列的探討。
一、提升水稻高產量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由于我國城市化建設腳步逐漸加快,使得城市占地面積飛速擴張,從而導致了農業種植地面積銳減,未來中國城鄉居民食物消費需要符合農業資源請假,并且滿足國民經濟增長需求,構建適當且科學的消費模式,基于此通過引導消費不但可以挖掘糧食生產潛力,也能夠增加非糧食食物生產潛力,有利于糧食需求超過供給能力過快增長的預防。因此,保證和提升我國水稻的生產能力,能夠極大的提升我國農業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此外,有效提升水稻種植技術是當今時代國際發展的實際需求,所以需要對農作物遺傳因子以及相應的種植技術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有利于水稻產量和質量的提升,同時也能夠有效的解決我國農業生產和發展過程當中所遇到的各類問題。
二、我國水稻高產種植技術現狀
(一)提升水稻種植技術水平的重要性
我國是農業大國,相關工作人員和單位高度關注水稻種植技術的提升,首先需要不斷提升水稻高產技術,進而使我國水稻的產量有所提升,最終達到緩解我國糧食壓力的目的。此外,利用科學且高效的水稻技術還能夠從整體上提升我國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近年來伴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腳步的逐漸加快,使我國耕地面積銳減,進而對水稻種植效率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在有限的土地面積上獲取更大的糧食產量。除此之外,提升水稻種植技術水平還能夠有效的保證和提高糧食的品質,從而可以更好地滿足人們對于生活的實際需求和品質。在水稻種植的過程當中,應該注重水稻品種的優化,采取科學的種植方式,最大程度地避免水稻污染,進而提升水稻的生產量和品質。
(二)水稻高產技術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從實際意義上來講,盡管我國水稻生產能力和種植技術水平正在不斷提高,但是在技術的推廣過程當中逐漸暴露出諸多的問題。具體來講,首先,不少農民在水稻種植觀念上比較傳統,從事水稻種植研究工作的人員嚴重缺乏,從而使得我國整體上對水稻高產種植技術研究和推廣工作始終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其次,在水稻種植的過程中,一些農民由于水稻品種選擇不夠專業,從而使得水稻生長情況不良,很多水稻不能適應其所在的生長環境;第三,不少地方在種植水稻時育苗技術差,育苗過密,幼苗生長較弱,大田栽插時,對秧苗不加選擇,科學性與合理性嚴重不足,從而對水稻的種植和生長造成了極為嚴重的不利影響;第四,在水稻種植的田間管理上經驗不足,不少農民和技術人員對稻田的病蟲害防治以及施肥灌溉等農事活動不夠重視,通常只是猛施化肥和農藥,從而使得水稻當中的農藥化肥含量明顯偏高,不僅對水稻種植技術的提升產生影響,同時也直接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安全。
三、提升水稻高產種植技術的主要策略
(一)水稻品種的選擇
在水稻種植前,首先應該對水稻品種的選擇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以良好的品種作為保障水稻高產的重要基礎,就品種而言,從當前的實際生產過程當中可以發現,應該根據種植地區的環境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宜的品種,目前,適合務川高產優質高效的水稻品種有宜香優—2115、金優系列品種。不僅如此,種子自身的質量也對水稻的產量直接影響,其中主要包括了發芽率、純度以及水分含量等各項指標。保證品種的優良是提高水稻產量和質量的重要基礎和保障。
(二)水稻種植技術
水稻品種選擇是高產穩產的基礎,采取恰當的種植技術是高產穩產的關鍵,會對水稻的產量和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并且貫穿水稻從種到收的整個過程。因此,技術指導員或農民應該保證品種與種植方法能夠高度匹配,根據不同品種的特性,有針對性的應用不同的種植方法。在務川水稻育苗主要采用旱育稀植和溫室兩段育秧,大田移栽主要采用寬窄行(寬行30cm窄行16cm)東西向栽植。對種植密度、病蟲害防治以及灌溉等方面進行有效的控制。
(三)加強稻田肥水管理
就水稻的施肥而言,大體上可以將其分為底肥、穗肥以及粒肥等不同的時期。在一般情況之下,底肥可以根大田的平整程度有針對性的進行施肥;穗肥則分為保花肥和促花肥,其中促花肥應于穗軸分化為穎花階段施用,而保花肥則應在花粉中的母細胞分裂之前施用,施肥的方式則應該根據自然條件以及生產水平等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選擇。
(四)水稻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的防治是水稻種植過程當中的重要內容,病蟲害對水稻的種植和生長產生極大的影響,如果不能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可能會導致絕收的情況出現。在進行病蟲害防治之時,盡可能做到以防為主,秉承綜合治理的原則,如果情況允許,可以采取生物防控或綠色防控技術進行有效的預防,最大程度的控制和降低農藥的使用量。如果必須要使用農藥,則應該選擇一些低毒性且高效的農藥,采取多種農藥輪流使用的方式,避免害蟲產生抗藥性。水稻病蟲害的發生不同地區之間差異較大,在制定病蟲害防治方案時,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其進行科學合理地設計。
(五)推廣綠色增產增效技術
務川自治縣農牧局2013年5月20日,在分水鄉過江村水稻增產基地召開水稻綠色增產增效技術推廣培訓會,積極引導農民改變以往的種植理念,通過先進農藝技術增產增效。相關技術結合基地水稻苗床管理及其大田移栽實際情況,為農戶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促使農戶能夠更好地掌握新技術,并且闡述水稻綠色栽培技術,以化肥“零”增長配方肥施用和禁止高毒高殘留農藥施用為關鍵技術要點。
四、結束語
以水稻高產種植技術為主線,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描述。從總體的角度來講,水稻種植工作需要經歷諸多環節,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保證所應用的種植技術與品種相匹配,對灌溉、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進行有效的控制,促進我國水稻種植的產量和質量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肖翠霞.關于水稻高產種植技術的探討[J].農家致富顧問,2019,(22):51.
[2]付國容.關于水稻高產種植技術的探討[J].南方農機,2018,49(12):134.
[3]閆正萍.關于水稻高產種植技術的探討[J].區域治理,2017,(39):165.
[4]陳沖.水稻高產種植技術的探討[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7,(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