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丹
摘 要:現如今我們所處的時代充滿著太多新科技,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多的驚喜,尤其是在農業領域發展這一方面備受關注。農業的發展關乎人們的糧食問題,所以近些年來對農業領域的科技發展投入資金和精力非常大,農業種植的發展趨勢備受國家相關部門的關注,正是由于這一原因,我國的農業發展有著深厚的發展基礎,為新時代的農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實驗基礎。所以,在對農作物水稻進行研究時提供了非常豐富的種植經驗,水稻種植團隊有足夠的信心去研制出最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措施。
關鍵詞:高產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水稻種植
水稻在我國的種植歷史悠久,可以作為很多生產食品的原材料,對部分有水稻開展的生產活動影響力巨大,所以,水稻的高產種植技術的研發工作在中國的農業歷史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總之,要想解決糧食問題從水稻高產種植入手絕對是最有效的途徑,再加上現如今農業發展的科技化,為水稻種植提供更加適宜的環境。
一、水稻高產種植技術
(一)科學選擇水稻品種
對于水稻來說,影響其產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水稻的品種是決定水稻種植能否獲得高產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在對水稻進行種植時,首先要做的就是對水稻的品種進行挑選。對于水稻來說,其品種的優良性表現在多個方面,絕不僅僅只是產量高這一個方面,水稻的抗蟲害性、抗倒伏性等都要考慮在內。目前,在我國農業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下,我國擁有了一批較為優良的水稻品種。這些品種經過了無數次的試驗,進行了多次的改良,其質量都是經得起考驗的。
(二)合理除草
大多數的農作物種植有一項非常重要的過程就是對種植區域雜草進行處理,尤其是對于水稻種植來說,雜草的生長形式與水稻的生長形式成反比,也可以這樣說,就是雜草吸取了水稻的能源供給,不能夠為水稻的生長提供足量的養分,雜草的分布情況與水稻產粒的飽滿情況有著直接關系,所以一定要及時地對水稻種植地域的雜草進行處理,一定控制好雜草的分布情況。而我們的除草方式一般都是因地制宜,最大的自然因素就是地形的情況,可以根據地形的分類來選擇處理雜草的機械使用,但是一些地形崎嶇和種植面積狹小的水稻區域最合理的還是借助農藥效果最好,但是在農藥的選擇時,一定要嚴格選擇,切記不要在使用農藥之后對環境造成危害,甚至威脅人們的食品安全。
(三)肥料的施用技巧
同其他作物一樣,水稻也是需要施肥的。合理的施肥不僅可以增加水稻的產量,還可以增加水稻的抗蟲害性。但是,由于水稻的根部較為脆弱,所以不宜對水稻使用一些化學肥料,應使用農家有機肥料,這樣的肥料效果比較溫和,不會對水稻根部造成太大的影響。施肥時,要注意有機肥料的使用量,一般以725kg/畝為宜。這時所施加的肥料叫做基肥,對水稻的產量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這一次的肥料施加完成后,并不代表水稻的施肥工作就結束了,還要對水稻進行追肥。插秧后,要觀察水稻的長勢,如果水稻長勢不佳,就要對水稻進行追肥處理。根據農業研究人員對實驗田的研究發現,一般在水稻插秧后7天內進行追肥效果最佳。在施肥及追肥時應注意,施肥時要保證土地是在修整完畢的狀態下,也就是說除草、灌溉工作都已經完成。
(四)水稻種植方式的優化
在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分析之后,重點從人為因素影響水稻種植方面入手,水稻的移栽技術可以作為人為因素的代表,是水稻種植團隊的重點研究對象,多年一來憑借著深厚的種植經驗,不斷地對栽植技術進行創新,對水稻產量的提高意義重大,所以對栽植技術的研究工作可以作為實驗團隊突破水稻產量的突破口。但是栽培方式也離不開與自然環境因素之間的協調,檢驗實驗團隊的栽培方式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看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契合度,只有充分考慮到復雜的自然環境時,才能夠釋放出栽培方式對水稻種植的帶動力。例如,在我國的南方地區,糧食種植一年可以為兩到三季,特別是我國的最南方以及東南沿岸部分地區,大都為一年三季種植農作物,所以水稻的種植時間可以嚴格按照當地的農作物種植習慣來耕種,最大效率的提高水稻的耕種效率,在自然環境不被破壞的前提下,而且水稻顆粒的質量不受影響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水稻的種植周期。
二、水稻病害的防治
水稻病害的防治工作是提高水稻產量的最大阻礙,水稻病蟲害的情況對產量有著直接的影響,是實驗團隊的重點防治對象,也可以這樣說,如果水稻種植能夠將病蟲害的影響降到最低,控制病蟲害的爆發范圍,水稻的產量也就也可以達到高產的目標。種植團隊要想解決水稻病蟲害這一難題,就必須加大研究力度,時刻關注水稻的生長趨勢和生長狀態,及時為水稻生長加以施肥,這是保障水稻病蟲害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學會對以往工作經驗的總結,對以往水稻種植優缺點進行科學的編制,加強與其他優秀水稻種植團隊之間的聯系,將水稻種植的管理經驗普及到群眾的水稻種植。總之,要想完成對高產水稻的培養,需要的不管是良種,更重要的是精力的投入。我們需要在水稻種植的防治過程中落實以下幾點:
農業防治策略水稻品種的選擇上,應該選擇抗病及抗蟲效果強的品種,在基因上有效預防病蟲害的產生;水稻的生長期,多注意觀察水稻植株,一旦發現有病蟲害的植株,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及時移除,避免使其他的水稻植株受到感染。秧苗移栽后的這段時期,要有效地進行施肥灌溉工作,保證給秧苗提供一個適宜生長的環境和空間。
物理及生物防治策略所謂物理防治即利用物理方法、機械設備等進行病蟲害的防治。比如燈光誘殺,利用害蟲趨光的生物特性,用燈光吸引害蟲靠近后將其殺滅。或者應用測報燈對蟲害的發生情況做出提前預測,以提高防控的針對性。生物防治則是利用生物之間的相生相克對蟲害的繁殖進行控制,比如針對稻飛虱可在田埂上撒施引誘稻飛虱天敵的有益雜草,以實現對田塊小生態環境的調控等。
合理用藥噴施化學藥劑可取得較好的短期防治效果,因此廣泛應用于水稻的病蟲害的防治。但是在施藥過程中要注意,施藥時要保持深水層,即田塊不宜串灌、漫灌,施藥時水層至少在3~5cm左右。提高施藥的針對性。施藥時要對水稻的病蟲害種類進行仔細辨別,分清是蟲害或是病害,如無法確認則可在田間拔取典型樣株送至農技部由專業人員進行確診,再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施藥。使用乳油劑或水劑農藥,需嚴格按照說明書劑量進行配藥。噴藥工具可選擇新型背負式手動噴霧器,其操作靈活、方便、不易滲漏,可保證施藥的均勻性。施藥過程中盡量實行后退式噴藥。后退式噴藥有利于噴足藥量,且后退速度緩慢,不會對稻苗上的藥液產生影響,最大程度上保證防治效果。后退施藥也可避免藥液沾染。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產水稻種植不光造福中國人民,對世界糧食缺乏的地區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對高產水稻的研究,最大意義就是為了全人類的生存提供了保障。
參考文獻:
[1]劉國輝,羅小忠.甬優4550水稻在梅州市的種植表現及高產栽培配套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9(11):29.
[2]高世富.雜交水稻晶兩優534作煙后稻種植表現及其高產栽培技術[J].雜交水稻,2019,34(0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