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進明
摘 要:為篩選高產、優質、抗病的馬鈴薯新品種,進行9個馬鈴薯新品種引種展示試驗,結果表明:引進的7個馬鈴薯新品種產量和主要性狀表現較優,可在南安市推廣種植。
關鍵詞:馬鈴薯;展示試驗;初報
為了切實做好農業科技推廣工作,豐富研究內容,使農業新品種推廣緊密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并努力為生產服務,積極為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出力。我所承接福建省2015—2016年度馬鈴薯新品種展示項目,在上級各有關部門的關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本人與試驗小組成員嚴格按照展示實施方案的設計要求認真組織實施,圓滿完成試驗任務,2019年南安主推品種:中薯3號、荷蘭15等。
一、參試品種及試驗點概況
(一)參加展示品種
中薯5號、中薯3號、紫花851(CK)、克新19號、閩薯1號、費烏瑞它、脫毒175、紫云1號、中薯9號,共9個品種。
(二)試驗地點
位于南安市官橋鎮泗溪村,地處南安南部,N:24.808,E:118.383,海拔43.6m。地理位置優勢明顯、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土質疏松、連片種植、排灌方便、適合旱作栽培。示范種植農戶為馬鈴薯種植專業戶,有多年種植經驗、技術管理到位,輻射帶動新品種推廣能力強。
二、展示配套技術措施
(一)精選地塊
所選擇地塊連片且耕層深厚,土壤疏松,肥力中等,排灌方便,適合馬鈴薯種植的田地。
(二)精細整地
采用旋耕機耙碎整平、起壟機起壟。
(三)適時早播,合理密植
該試驗于11月26日播種,20~25g小種薯整薯播種,大薯切塊,留1~2個芽眼,切塊后用高巧23g兌水4kg拌100kg種薯。插植規格為25㎝×45㎝,每畝種植約4600株,種植后覆蓋地膜。
(四)合理施肥
基肥:雞糞500kg,馬鈴薯專用肥(氮+磷+鉀≧25.0%,有機質≧20.0%)畝施140kg。追肥:馬鈴薯專用肥(氮+磷+鉀≧25.0%,有機質≧20.0%)畝施60kg。
三、展示工作配套措施
強化責任,落實措施:采用項目負責制,單位組織分工,由所長負責抓好該項目各方面工作的協調落實。
加強與種植戶聯系,委派專業技術人員到種植場指導種植戶科學、安全生產,確保項目的順利開展,圓滿完成。
四、展示成果
馬鈴薯新品種展示項目進行現場考種、測產驗收,結果如下:中薯5號:全生育期89天,田間表現較整齊,株高23.4㎝,出苗率96.8%,葉色綠色、莖綠色、薯型扁圓形、皮色淡黃色、薯皮略麻、薯肉淡黃色、芽眼深1㎜、單株薯塊重500g、單株結薯數4個,晚疫病發病率15%,其他病蟲害未發生。現場測產0.2畝,收獲鮮薯重量為444.16kg,折合畝產2220.8kg。
中薯3號:全生育期95天,田間表現較整齊,株高33.0㎝,出苗率98.1%,葉色綠色、莖綠色、薯型倒卵形、皮黃色、薯皮略麻、薯肉淡黃色、芽眼深2㎜、單株薯塊重640.0g、單株結薯數4.8個,晚疫病發病率3%、卷葉病發病率50%,生育后期微卷,其他病蟲害未發生。現場測產0.2畝,收獲鮮薯重量為608.06kg,折合畝產3040.3kg。
紫花851(CK):該品種作為本展示對照種,全生育期85天,田間表現較整齊,株高36.0㎝,出苗率98.5%,葉色綠色、莖綠色、薯型圓形、皮色黃色、薯皮光滑、薯肉淡黃色、芽眼深1.5㎜、單株薯塊重452.0g、單株結薯數5.0個,晚疫病發病率5%,其他病蟲害未發生?,F場測產0.2畝,收獲鮮薯重量為344.34kg,折合畝產1721.7kg。
克新19:全生育期91天,田間表現較整齊,株高23.0㎝,出苗率97.3%,葉色綠色、莖綠色、薯型扁橢圓形、皮色淡黃色、薯皮光滑、薯肉乳白色、芽眼深1㎜、單株薯塊重424.0g、單株結薯數4.2個,晚疫病發病率2%,其他病蟲害未發生?,F場測產0.2畝,收獲鮮薯重量為411.76kg,折合畝產2058.8kg。
閩薯1號:全生育期93天,田間表現較整齊,株高27.8㎝,出苗率98.7%,葉色綠色、莖綠色、薯型扁橢圓形、皮色黃色、薯皮光滑、薯肉淡黃色、芽眼深1㎜、單株薯塊重528.0g、單株結薯數4.1個,晚疫病發病率3%,其他病蟲害未發生。現場測產0.2畝,收獲鮮薯重量為524.38kg,折合畝產2621.9kg。
費烏瑞它:全生育期88天,田間表現較整齊,株高23.4㎝,出苗率97.3%,葉色綠色、莖綠色、薯型扁橢圓形、皮色黃色、薯皮光滑、薯肉淡黃色、芽眼深1㎜、單株薯塊重494.0g、單株結薯數4.6個,晚疫病發病率8%,其他病蟲害未發生。現場測產0.2畝,收獲鮮薯重量為390.5kg,折合畝產1952.5kg。
脫毒175:全生育期94天,田間表現較整齊,株高38.0㎝,出苗率98.3%,葉色綠色、莖綠色、薯型倒卵形、皮色黃色、薯皮略麻、薯肉乳白色、芽眼深3㎜、單株薯塊重392.0g、單株結薯數5.0個,晚疫病發病率10%,其他病蟲害未發生?,F場測產0.2畝,收獲鮮薯重量為360.62kg,折合畝產1803.1kg。
紫云1號:全生育期86天,田間表現較整齊,株高27.6㎝,出苗率98.8%,葉色綠色、莖綠色、薯型扁圓形、皮色深紫色、薯皮略麻、薯肉紫帶白色、芽眼深2㎜、單株薯塊重344.0g、單株結薯數5.0個,晚疫病發病率2%,其他病蟲害未發生。現場測產0.2畝,收獲鮮薯重量為302.22kg,折合畝產1511.1kg。
中薯9號:全生育期85天,田間表現較整齊,株高28.8㎝,出苗率97.5%,葉色綠色、莖綠色、薯型橢圓形、皮色淡黃色、薯皮略麻、薯肉淡黃色、芽眼深1㎜、單株薯塊重502.0g、單株結薯數5.2個,晚疫病發病率5%,其他病蟲害未發生。現場測產0.2畝,收獲鮮薯重量為501.18kg,折合畝產2505.9kg。
通過試驗,比對照種紫花851增產的品種:中薯3號,每畝比對照種增產1318.6kg,增幅76.6%;閩薯1號,每畝比對照種增產900.2kg,增幅52.3%;中薯9號,每畝比對照種增產784.2kg,增幅45.5%;中薯5號,每畝比對照種增產499.1kg,增幅29.0%;克新19,每畝比對照種增產337.1kg,增幅19.6%;費烏瑞它,每畝比對照種增產230.8kg,增幅13.4%;脫毒175,每畝比對照種減產81.4kg,減幅4.7%。比對照種紫花854減產的品種:紫云1號每畝比對照種減產210.6kg,減幅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