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巴江才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態環境的惡化,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地增強,對植樹造林工程愈發重視。高海拔地區的氣候、土壤等存在一定特殊性,給造林工程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生長調節劑在高海拔地區造林中的應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但能夠調節植物的內源激素平衡化,還可以確保植物的健康生長。本文主要分析幾種生長調節劑在高海拔地區的造林工程中的應用。
關鍵詞:生長調節劑;高海拔地區;造林
生長調節劑屬于無公害、非激素的一種生理活性物質。其改變了單純由外部為植物生長提供需要的外源激素的傳統手段,利用植物內源激素的增加與內源多胺以及酚類化合物等物質的合成與相關酶活性,進而對植物的營養元素整體吸收和代謝造成一定的影響,進而調節植物生長與器官形態的構建,提升苗木的成活率,提高作物的產量,強化植物抵御外部環境因素的能力。
一、生長調節劑分類與作用概述
(一)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種類
植物生長調節劑屬于非激素類的一種生理活性物質,能夠最大程度上的提升植物的內源激素、內源多胺與酚類化合物整體合成,或者是相關代謝酶活性等,同時還可以對植物的營養元素充分的吸收以及代謝造成一定的影響。通過大量的時間結果證明,植物生長調節劑不僅能夠提升苗木的成活率,還能夠增加植物的產量,能夠有效抑制住環境因素對植物造成的不良影響。降低或者是避免由于環境因素的改變對植物造成的危害問題。根據功能方面的因素進行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分類,主要能夠分成生長促進劑、生長調節劑與生長抑制劑,目前市面上一種存在超出100多個品種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現階段,在造林方面應用的比較普遍的生長調節劑的類型主要包括了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乙烯、脫落酸與生長抑制物質等。其中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主要為促進植物生長的物質,而乙烯卻可以進一步促使植物上某個器官脫落,脫落酸的主要作用就是抑制植物的生長。各種不同種類的生長調節劑應用于高海拔地區的植樹造林工程當中均能夠發揮出非常良好的促進作用。
(二)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作用
現階段,在造林方面應用的比較普遍的生長調節劑的類型主要包括了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乙烯、脫落酸與生長抑制物質等,這些常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主要的作用就在于,可以促進植物有效生根,可以減慢植物某個器官的脫落問題,與此同時,還可以有效控制住植物雌雄性別。其中赤霉素最為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在針對促進植物快速發芽和莖葉良好生長的研究當中使用;細胞分裂素能夠有效的促進細胞迅速增大,其不僅能夠促進細胞快速的分裂,還能夠確保細胞核能夠快速分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慢葉片整體衰老的速度;乙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植物快速發芽,能夠有效誘發枝葉偏上的快速生長,與此同時,乙烯也可以有效促進植物果實的快速成熟,以及植物某個器官的快速脫落;脫落酸的作用主要在于可以促進植物休眠,可以有效抑制住植物胚芽鞘、嫩枝、根與胚軸的生長。目前市面上的生長抑制素有非常多的類型,常見的幾種生長抑制素的功效主要表現在抑制植物細胞的分裂與莖的伸長,能夠有效抑制住植物的不斷徒長。
二、植物生長調節劑的運用要點
首先,使用的劑量需要科學合理,不可以隨意增加劑量或者是隨意的增加濃度,這樣不但無法確保植物能夠快速且健康的生長,同時還會對植物的健康生長造成不良的影響,嚴重的會使得植物葉片出現畸形、葉片干燥甚至是全株死亡。還不可以隨意地將不同類型的生長調節劑混合。大部分種植戶經常會把植物生長調節劑和其他肥料、殺蟲劑或者是殺菌劑之間混合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和化肥、農藥與其他材料之間的混合,需要詳細的閱讀相關的說明書之后,在反復的試驗之后才可以確定是否可以混合,不然不但無法確保植物種植的經濟效益,也無法保護植物的花與果。在應用的時候,還應當事先根據一定的比例調配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母液然后在進行相應的配制,不然藥劑難以被充分的混勻,進而對使用效果造成一定的影響,在使用的時候應當根據說明進行藥劑的稀釋。種植戶需要注意的是生長調節劑無法取代化肥生長調節劑,前者只可以用于調節,無法完全的取代肥料的作用。當水肥不足時,過量的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會對植株造成傷害。在選購植物生長調節劑時,需要注意的是其是農藥產品,因此產品包裝應當符合“農藥三證”的要求。必須嚴格的根據說明書進行操作,落實相應的保護措施。
三、植物生長調節劑在高海拔地區造林中的應用
(一)播種育苗
植物生長調節劑在高海拔地區林業播種育苗當中的應用有非常好的使用效果。首先應當利用完成配制之后的試劑運用浸種、拌種與噴灑葉面的各種方式最大程度上的促進苗木的快速健康的生長,同時還能夠強化苗木的整體抗病能力,促進苗木的健壯生長。經由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有效應用苗木的發芽率與普通型的苗木相比,前者提高了5.0%~50.0%左右,出苗期能夠提前2~10天的時間。由于高海拔地區的氣候、土壤等都存在一定特殊性,需要苗木具備較強的抗干燥能力與抗旱、抗寒能力,而利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之后,能夠顯著的提升苗木的整體抗性。
(二)造林與苗木移栽
造林與苗木移栽在高海拔地區的營林過程中非常的常見,為了能夠提高苗木整體存活率,確保移栽之后的苗木可以健康的生長,應當科學合理的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通過大量的實踐結果表明,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乙烯、脫落酸與生長抑制物質等各種植物生長調節劑能夠有助于苗木的移栽與造林的有效性,使用的時候,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利用濃度與配比合理的生長調節劑完成移栽苗木的浸根、噴根與噴葉等各項處理,這樣能夠顯著的提升苗木的整體存活率,使高海拔地區苗木的存活率提升到80%~96%左右。
(三)飛播造林
飛播造林屬于經濟林造林當中常用的一項播種措施。在飛播之前利用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乙烯、脫落酸與生長抑制物質等植物生長調節劑,通過科學的配比之后,利用混合溶液完成拌種處理,等到種子充分的濕潤之后,悶種十個小時。隨后在將種子晾干,完全晾干后便可以裝機播種。通過這樣的處理之后,能夠促進苗木根系與枝干部分的良好生長,苗木的苗高、地徑、主根長等均有顯著的提升效果。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海拔地區的造林工程中,由于各個因素的影響,造林的難度較大,而利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對造林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使用時,應當科學的配制,運用合理的計量,確保效用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郭翠娥.植物生長調節劑在月季生產上應用[J].中國花卉園藝,2019(16).
[2]黃杰,施福軍,李曼清.3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對黃花風鈴木幼苗生長及生理特性的影響[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19(3):440-447.
[3]王藝,賈忠奎,馬履一.4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對紅花玉蘭嫩枝扦插生根的影響[J].林業科學,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