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召亮
摘 要: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人類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但是水資源卻逐漸匱乏。水資源匱乏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農村的經濟發展,也阻礙了社會的進步,是如今急需解決的一大難題。在眾多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研究出了新型節水技術措施,這項技術主要應用于農業生產之中,大幅度提高了生產效率和土地利用率,給農業生產帶來了極大便利。基于此,本文首先簡要分析了現存農業水利灌溉模式,隨后從四個方面分析了如何落實節水灌溉模式。以此來供相關人士參考交流。
關鍵詞:農業水利;灌溉模式;節水措施
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絕大部分的國民經濟依靠種植業的發展。在農業方面,我國有著先進的生產技術,能保證農業生產高效率地進行,所以我國農業發展較為迅速,這也有效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但是現如今隨著農業生產種植面積增大,農業生產過程也出現了一些漏洞,比如在農業生產灌溉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水資源利用率不高,給農業生產帶來了不利影響,這也給技術人員帶來了相應的挑戰:如何保證農業灌溉的節能環保,創新農業灌溉的模式,是值得思考的。
一、現存農業水利灌溉模式
(一)溝渠灌溉模式
在我國一些農村,依舊采用的是傳統的溝渠灌溉模式。溝渠灌溉模式主要是用泥土修建的,甚至有一些地區直接利用農田的地勢差異,在高地勢地區自行挖掘一道溝渠。但是這種傳統的灌溉模式非常不利于節約水資源,在灌溉過程中會有一部分水滲入地下,并沒有發揮相應的作用,與現如今節能環保的主題并不相符。在現在,人們對溝渠采用了新型防滲技術,能有效避免水資源的浪費問題。在防止滲透方面,主要是利用磚瓦和混凝土鋪設溝渠,保證在水流動過程中,減少向下滲透的水量。與此同時,還有一些地區利用塑料薄膜鋪設溝渠,塑料薄膜能夠有效隔離水,減少滲漏。但仍然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在使用過程中塑料薄膜易損壞。傳統的溝渠灌溉模式應用范圍廣、操作較為簡單,但是在干旱缺水地區,實施起來比較困難,對農田地勢也有一定要求。
(二)噴灌技術
噴灌技術主要利用噴頭進行噴灑灌溉,能夠有效減少水資源的浪費問題。噴灌技術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水泵將水資源運輸到需要灌溉的區域,再通過噴頭均勻噴灑到需要灌溉的作物上,操作比較簡單。噴灌技術在我國應用范圍較廣,具備多種優點,比較適合我國的農業生產模式,值得大力提倡。擁有占地面積較小、投入較少、管理較為簡單等優點,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在平原地區噴灌技術較為發達,應用范圍較廣,有效提高了糧食生產率,與此同時降低了水資源的浪費。
(三)滴灌技術
滴灌技術主要應用于水資源較為稀缺的地區,因為滴灌技術對水量要求小,操作也比較簡單。與此同時,滴灌技術能夠有效根據農作物的生長特點,將水直接運輸到植物根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減少了浪費現象。相比于大水漫灌的灌溉模式,滴灌模式對土壤結構的破壞較少,此外可以結合肥料使用,能夠有效提高肥效,是一種節水的灌溉模式,但是對農作物的高度有著嚴格的要求,只適合于較為低矮的作物,并不能大面積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四)新型節水灌溉模式
節水灌溉模式有固定轉圈式的噴灌機和地埋式伸縮噴頭淋灌,大部分是潛水泵機井灌溉。這種新型節水灌溉模式,適合應用在各種地區,對水量要求較小,噴灑范圍廣。與此同時,伸縮探頭的應用適用于各種高度的農作物,給農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是現如今最為提倡的節水灌溉模式,但是在可移動性能方面仍需要改進。
二、如何應用節水灌溉模式
(一)加強管理,落實相應制度
要想保證我國節水事業的長久發展,就必須加強管理,盡早落實相應的規章制度。首先,管理人員必須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對農村節水灌溉模式提起高度重視,在實施過程中可以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鼓勵節水現象。其次,必須要將節水理念貫徹到工程建設之中,防止在開采水資源過程中出現水的滲漏問題。最后,由于青年人外出務工,在農村居住的多為中老年人,無論是學習新知識還是務農,都遠不如青年人,所以必須要制定相應的幫扶政策,吸引青年人回到農村,為農村建設貢獻力量。
(二)提高對水利工程的重視程度
農村水利工程在農村發展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須提起高度重視,大力支持農村水利工程建設,保證農民日常飲水、灌溉工程等方面有充足的水量供應。與此同時,水利工程還有著種種優勢,能夠收集雨水資源儲存起來,以供后續使用,能夠有效減少地下水的開采。除此之外,興建水利工程在防洪方面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防止出現洪澇災害,有效保證農民的生活。可見農村水利工程對農村發展有極大的好處,所以這要求國家加大對農村水利工程的資金投入,保證農村水利工程的順利進行。
(三)培養相關人員的節水意識
大力發展農村節水灌溉模式的同時,也要加強對相關人員節水意識的培養,必須要從根本上提高相關人員的節水意識,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節約用水。在我國,浪費水資源現象仍舊存在,人們沒有提起相應的重視,所以大力發展農村節水灌溉模式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水資源匱乏問題,必須要大力宣傳節水觀念,培養農民的節水意識,節水工作是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的,需要各個部門之間協同合作,提起對節水工作的重視,以保證節水工作能夠長久發展。
(四)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灌溉技術
在我國,各種土壤并不相同,還存在一些中低產土壤。這就要求地方政府根據不同的土壤情況,制定合適的灌溉技術,因地制宜,防止出現灌溉模式與土壤需求并不相同的現象,導致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不利于長久發展。我國現如今的發展目標就是改造中低產土壤,采用適當的灌溉技術,保證中低產土壤,例如鹽堿地等能夠充分利用水資源,發揮土壤的最大功效。這能夠有效提高作物的產量,保證土地的生產效率。
三、結束語
我國的農業水利灌溉節水模式,對我國的發展產生了良好的推動作用,與此同時也便利了農民的生活。農業水利灌溉節水模式,能夠有效緩解水資源短缺問題,但是必須要培養相關人員的節水意識才能根本上解決水資源的浪費現象,保證水資源利用率,緩解水資源短缺問題。隨著經濟與科技的高速發展,農業技術也有了相應的提高,對水資源的利用率也在逐漸提升,但是研究人員并不能止步于此,還要積極探索農業灌溉的新模式,創新農業灌溉技術手段,促進農業水利工程的發展,增強農作物的產量,保證國家的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海濤.淺析設施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有效提升方案[J].現代職業教育,2017(6):192-192.
[2]張雪梅.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新疆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農業工程技術,2017(17):31-31.
[3]魏光輝,馬亮.干旱區滴灌棉田生育期節水控鹽灌溉模式研究[J].節水灌溉,2017(7):77-83.
[4]陳琦.淺析米易縣高效節水灌溉項目推進中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四川農業科技,2017(9):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