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愛紅
摘 要:對中藥材種植業的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選取了甘肅省為研究對象,闡述貧困山區培育中藥材種植業的優勢,并結合實際情況就如何將中藥材種植業培育成貧困山區新的經濟增長點進行探討,提出幾點個人意見與看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貧困山區;中藥材種植;經濟增長
目前,在全國范圍內,中藥材產業的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以甘肅省為例,其中藥材種植業為當地經濟增長作出了巨大貢獻,在整個西北地區,其中藥材種植業的產業鏈也最為完善,因此享有“西部藥都”的美譽。甘肅省的氣候條件以及環境條件對于中草藥種植而言非常適宜,并且根據區域的不同,其中草藥種植品種也十分豐富且特色鮮明。其中甘肅黃芪與白條黨參更是被中國國家質檢總局頒發了原產地標識認定。近年來,中藥材市場價格持續提升,中藥材產業創造的綜合效益十分可觀。尤其在人們對野生藥材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的背景下,更是為中藥材種植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甘肅省發展進程中,由于其很多地區的氣候條件對于中草藥生長而言都具有適宜性,因此其中草藥資源的富集程度也比較高,在市場中具有很大的潛力。近年來,甘肅省各縣市的中藥材種植為當地農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持,其生產的藥材具有優良品質,表現出強大的資源優勢,使得當地中藥材產業的發展進入良性循環。
一、西部地區中藥材種植業的發展優勢
(一)自然優勢
首先從資源層面來講,目前我國西部地區的特點在于開發時間較晚,人口密度相對較低,其地理與生態條件相對優越,這對于中藥材資源優勢的發揮而言無疑有著積極的影響。以甘肅省為例,當地擁有豐富的中藥材資源,其中包含一些珍稀中藥物種,而部分貧困山區的開發程度相對較低,因此很多優質的中藥材資源并沒有得到利用,如果能夠發展中藥種植業,那么對于實現貧困山區經濟增長而言顯然能夠起到比較理想的效果。其次,就土地資源情況來看,西部地區的疆域面積十分遼闊,土地資源優勢十分明顯,不管是人均耕地面積、人均林地面積還是人均牧草面積都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再者,就產品品質而言,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相對理想,各地區受污染情況較少,因此給中藥材種植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中藥材品質水平也相對較高,在市場中具有較高的價值。
(二)政策優勢
早在2000年,國務院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背景下就西部地區發展中藥材種植業頒布了相關政策與措施。隨著國家退耕還林還草與生態建設工作持續推進的背景下,西部地區中藥材種植產業也迎來了空前的機遇。
(三)市場優勢
相較于化學藥物,中藥材對于人體健康而言顯然有著更多正面的作用與影響。在傳統醫療模式發生重大轉變的背景下,在全球范圍內純天然藥物的應用前景也越來越明了。尤其是近年來,國內外市場對中藥材的青睞程度越來越高,使得中藥材的市場空間不斷擴大,這對于發展中藥材產業,推動種植地區經濟增長而言有著重大影響。
二、把中藥材種植業培育成貧困山區新的經濟增長點的路徑探討
受到區域經濟差異的影響,現階段我國西部地區的經濟建設水平相較于東部地區依然具有一定的差距。為了改變這一現狀,西部地區應該充分利用好自身區域優勢,大力發展優勢產業,推動經濟增長。尤其是在一些貧困山區,其自然生態條件優越,非常適合中藥材種植,因此我們有必要針對此進行探討與研究,把中藥材種植業培育成貧困山區新的經濟增長點,為縮小貧富差距,增加廣大農民群眾收入提供理論支持。
(一)制定科學的發展目標
在中藥材種植業發展過程中,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遵循科學性、可持續性原則,制定相應的發展方案與目標。以甘肅省為例,當地貧困山區在發展中藥材種植產業的過程中,應該堅持建設種植基地,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中藥材種植規模化水平,促使中藥材種植業由以種植為主的初級產品輸出模式向集種植、加工、營銷于一體的深度開發模式進行轉變,從而將中藥材種植業培育成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產業,為當地經濟增長與建設提供支持。
(二)調整產業結構與布局
在貧困山區發展中藥材種植業,應該對當地區域氣候條件予以充分考慮,基于此對產業結構與布局進行優化與調整。以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為例,該縣根據自身區域特色,建立中藥材種植片區,每個片區種植了約2種藥材。其次,還應該對中藥材種植業的建設重點予以明確,尤其是貧困山區受限于資源緊張問題,應該致力于構建完善的種植與服務體系,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生產基地建設當中,促使其適應當地區域布局與特色,從而將中藥材種植產業的綜合效益提升到最高。
(三)積極引導土地流轉
在農村土地承包政策實施背景下,貧困山區應該積極利用好政策優勢,遵循相關原則,積極引導土地流轉,在引入中藥材種植業的過程中,引導廣大農民群眾積極參與,從而使中藥材種植業的發展趨于規模化與區域化,提高生產水平。與此同時,我們還應該積極推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提高土地經營水平,通過引入當地龍頭企業,使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得到提升,為中藥材種植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最終形成集生產、加工、銷售與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產業,為成為當地新的經濟增長點奠定扎實的基礎。
(四)實現產業化經營
根據我國西部地區部分貧困山區的現實情況,為發展中藥材種植業,還應該加強科技創新,構建完善的科技服務體系。各級政府應該為企業進入提供政策優惠,加大投資招商力度,讓企業引領廣大農民群眾參與到產業建設當中,基于此打造多層次、多形式的中藥材生產、加工與營銷實體,培育龍頭企業,將當地中藥材種植產業資源充分發掘出來,促使產業經營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現階段中藥材產業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在國內屬于朝陽產業之一。其特點就在于能耗低、輻射性強、產業鏈長以及附加值高等等。在國家政策支持下,中藥材種植業的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為推動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此背景下,如何將中藥材種植業帶到貧困山區,為實現當地經濟增長提供支持成為一個熱點課題。鑒于此,我們有必要圍繞將中藥材種植業培育成貧困山區新的經濟增長點這一課題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與研究。
參考文獻:
[1]周飛躍,盧鳳君,張佑林等.中藥種植業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J].農業技術經濟,2005,(2):76-79.
[2]李全新,鄭少鋒,李瑞青等.西部中藥材種植業的發展優勢與對策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6,27(3):13-16.
[3]晉小軍,任應宗,晉昕等.陜西主產大宗中藥材產業鏈經濟效益比較分析[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11,13(5):8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