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根
摘 要:對香榧苗木的繁育栽培方法進行了探討,并圍繞香榧苗木容器育苗技術的應用進行了簡單介紹,希望能夠從理論層面上為香榧苗木繁育技術的發展提供一點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香榧;苗木;繁育
香榧屬于紅豆杉科榧樹屬常綠喬木,在我國種植歷史較長,屬于特有經濟樹種之一。香榧種植區域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地區,例如浙江、江蘇、福建、湖南等等。作為一種珍惜干果,香榧的果實擁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其果仁含有接近13%的蛋白質以及十余種氨基酸,其中有七種氨基酸為人體必需。與此同時,香榧種子具有較高的含油量,其油脂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接近80%,在干果中具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F階段,在浙江地區,香榧種植非常廣泛,對于當地經濟增長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且關于香榧苗木的繁育方法研究進程也在持續推進。在此背景下,我們有必要圍繞香榧苗木的繁育方法展開探索與研究。
一、香榧苗木的繁育栽培
(一)播種繁殖
香榧播種育苗的首要工作就是對香榧種子的萌發與生長規律有所掌握,充分考慮香榧種植所處地區的環境條件。在香榧種子萌發特性的試驗中,相關人員按照12h、24h對香榧種子進行浸泡,并分別將其放置在泥炭土與沙土兩種播種基質當中。根據試驗結果,發現香榧種子播種后的萌發時間大多為4~9周,其中浸泡24h的種子萌發時間較短,且萌發率處于較高水平;與此同時,通過對浸泡24h的香榧種子在兩種基質中的萌發時間的觀察發現,泥炭土中的種子萌發期最早,而沙土中的種子具有最高的萌發率。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種子浸泡時間相同,那么在泥炭土或沙土中進行播種,其萌發率其實并沒有較大差別。
(二)嫁接繁殖
1.嫁接時間。相關研究顯示,2月底~4月上旬為香榧嫁接的最佳時間段,當然,考慮到不同地區的環境條件存在差異,因此嫁接的方法也存在不同。例如在浙江地區,相關研究人員就發現2月底~3月底進行香榧嫁接最為適宜,這段時間香榧嫁接的成活率相對較高。如果嫁接管理方法趨于科學、合理,那么該時間段內進行香榧嫁接能夠取得比較理想的效果。其次,相關學者選擇地徑為3~4cm的實生香榧大苗為砧木為研究對象,在試驗過程中發現2月28日~3月22日這段時間進行香榧嫁接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效果,與此同時,他們發現這段時間的香榧嫁接成活率比較接近,主要影響在于嫁接時間會決定嫁接后的新梢生長量,嫁接時間越早,那么新梢增長量也越多。此外,還有學者選擇浙江西北部地區,選擇18個香榧優良單株作為接穗開展嫁接繁殖試驗,并在研究中發現香榧嫁接的最理想時間在2月下旬~3月下旬,換言之,在浙江地區,香榧嫁接繁育時間普遍以2月底~3月底為宜。
2.嫁接方法。通常情況下,香榧嫁接都會選擇插皮接、劈接、貼枝接等方法。相關學者在對香榧嫁接方法的研究中發現,利用插皮接進行香榧嫁接繁殖,其成活率相對最高。與此同時,對于未形成頂芽的香榧嫩梢與榧樹實生幼苗的研究中,有人采用了劈接、鉆孔接以及腹接等方法,發現效果最為理想的劈接。在實踐中,我們可以將劈接法分為兩種,即主枝劈接與主干劈接,根據香榧嫁接部位、嫁接高度以及砧木地徑的不同,劈接嫁接的效果也存在差異,當然一般情況下選擇主枝劈接的方法進行香榧苗木嫁接能夠得到更高的成活率。
3.其他因素。香榧嫁接的成活率與苗木生長情況在很大程度上還與砧木與接穗質量有關。根據相關研究,在香榧嫁接試驗中,接穗年齡對嫁接成活率有著很大的影響,一般來講,選擇一年的新枝進行接穗,那么嫁接成活率能夠得到較高水平。與此同時,對于野生榧樹來講,如果選擇本砧嫁接或者移砧嫁接,那么嫁接的成活率可超過90%,并且母樹的年齡與移砧嫁接的生長速度呈澄碧。此外,通過對砧木年齡與氣候條件的研究,可知香榧嫁接受到的影響也比較大。例如一年生、二年生的砧木,并不會對嫁接成活率產生較大影響。然而如果環境條件相同,那么晴天進行嫁接則可以獲得更高的成活率。選擇二年生砧木的枝條,其年均生長量玩微官網更高。
(三)扦插繁殖
現階段,嫁接苗是香榧造林的主要手段,而扦插苗的應用依然停留在研究階段。通過對比不難發現,扦插繁殖在方法、育苗時間上要優于嫁接繁殖。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在試驗中扦插繁殖的成活率處于平均水平,且根系的發達程度有待提升。相關研究人員在扦插試驗中選擇了半木質化嫩枝扦插,取得的效果比較理想。還有人發現半木質化嫩枝對于提高嫁接成活率有著積極影響。
(四)組培
選擇香榧最優莖段,采用組織培養的方式進行繁殖,獲取的再生香榧往往具有較高的生根率,且接穗利用率也處于較高水平。通過這種方式,則不需要大量采摘香榧成年樹上的嫩梢,從而保障香榧的產量與植株長勢。相關研究顯示,根據香榧外植體的差異,其誘導愈傷組織能力也有一定的區別,通過對比,香榧莖段擁有最理想的誘導能力,并且雄株的優勢也更加突出,莖段形成的愈傷組織,能夠在培養基上繼續繼代。此外,4月采集的不去葉莖段對腋芽,同時根莖位置萌發腋芽具有更高的誘導率。
二、容器苗培育技術
地育苗是香榧苗木的主要培育方法,在砧木培育后進行嫁接移栽,然后將培育好的大苗移至出苗圃。這種方式對根部會造成一定損傷,并且氣候因素對其會造成較大影響。在此背景下,人們開始圍繞香榧容器培育展開研究?,F階段容器育苗主要采用的是塑料杯、無紡布容器袋等等。通過對比發現,黑色塑料容器杯進行香榧苗培育能夠取得較理想的效果。然而如果苗木培育屬于多年生類型,如果選擇塑料杯,那么根系會因為容器底壁旋轉而導致病害感染問題;如果選擇白色無紡布容器,那么根系破壞則基本不存在。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當前香榧種植非常廣泛,對于當地經濟增長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且關于香榧苗木的繁育方法研究進程也在持續推進。在此背景下,我們有必要圍繞香榧苗木的繁育方法展開探索與研究。
參考文獻:
[1]胡祥林,王國良,王土榮等.香榧種質資源選育和良種繁育技術探討[J].中國果菜,2010,(11):21-22.
[2]唐陸法,方建華,許壯毅等.淳安縣建設萬畝香榧基地的可行性研究[J].中國林業經濟,2011,(1):43-46.
[3]楊集明.寧國市香榧資源調查與保護、發展建議[J].安徽林業科技,2018,44(5):51-53.
[4]李婷,廖文婷,任少華等.香榧苗木繁育方法研究進展[J].現代農業科技,2019,(22):80-81,84.
[5]鄢志芳.寧鄉縣香榧種質資源調查及苗木繁育技術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