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芳麗
摘 要:羊肚菌又被叫作草笠竹,在現今社會被作為一種十分珍貴的食用菌和藥用菌。這種菌類擁有了極高的藥用價值,能夠幫助人們緩解各種腸道以及咳喘癥狀,是一種優秀的食療用品。因此本文從羊肚菌的栽培管理技術的技術層面進行分析和總結,以此能夠在日后的推廣中起到幫助作用。
關鍵詞:羊肚菌;栽培;管理技術;生長環境
羊肚菌是當今世界上十分著名的珍貴食品,同樣也是一種藥用菌類。在食用中不僅僅能夠具有獨特的香味,還具有豐富的營養,并擁有著豐富的醫用價值。現階段羊肚菌市場價十分昂貴,其原因是培養羊肚菌的方法比較復雜,為此需要對其生長環境進行研究和分析。
一、羊肚菌概述
羊肚菌又名為草笠竹,是一種十分珍貴的食用菌和藥用菌。早在1818年,羊肚菌被首次發現。羊肚菌的結構與盤菌類似,其結構上部為褶皺網狀,其形狀與蜂巢相似,同時又像羊肚,為此得名為羊肚菌。通常情況下,羊肚菌的生成是在火山噴發之后的兩到三年之內,這段時間十分適宜羊肚菌的生長,擁有極高的產量,為此在北美洲的一些地域內,有經驗的農民可以依據周邊火山的活動情況來斷定何時適合進行羊肚菌的采摘,并判斷羊肚菌的具體數量。但是一旦火山的活動情況漸漸被控制下來,在羊肚菌的產量便降低下來,慢慢地甚至不再會繁殖。其實我國對羊肚菌也有了長期的研究,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所記載,羊肚菌原本均為野生,其大小一般來說為6~14.5cm,而菌蓋形狀為不規則的橢圓形或者呈現圓形。一般來說為4.5~6cm。同時羊肚菌表面有很多坑槽,整體呈現淡黃褐色,菌柄為白色,在羊肚菌的底部有一點的膨大,尺寸上大約為5.5~7.2cm。
二、生長環境
(一)溫度與相對濕度
羊肚菌對于生長環境要求比較苛刻,比較喜歡在溫度低和有足夠的濕度的環境中生長,所以在一年中的雨季會有大量的生長,一般來說為一年中的3~5月,同時第二個生長繁殖期在7~8月。由于羊肚菌的生長周期相對較長,為此需要保持羊肚菌生長環境長期的穩定。同時在溫度差方面能夠對羊肚菌的成長造成較大的影響,只有保持適宜的溫度差,能夠有效刺激菌絲體的生長發育,促進了菌絲體的分化。在我國長期的養殖經驗總結來看,羊肚菌菌絲最佳的生長溫度在22~24℃。而對于羊肚菌的形成子實體發育的最佳溫度為4.6~18℃,而最佳的空氣濕度為65%~85%。通過這些最佳的生長環境數據來看,能夠說明對于羊肚菌的栽培時間為一年中的11~12月份,能夠保障羊肚菌有著較好的產量。
(二)日照以及土壤
羊肚菌的生長適宜環境并不需要過多的光線,同時經過長期的實踐分析總結的經驗,對于羊肚菌實體的生長發育最適宜的光線類型是散射性的陽光,其生長中不適宜使用強光進行直射,例如可以利用玻璃進行光線的散射。
土壤方面來看,羊肚菌適宜的土壤pH值為中性,同樣土壤呈現微堿性也能夠促進羊肚菌的生長,但是酸性土壤并不適宜羊肚菌的生長。為此對于野生的羊肚菌都是生長在一些石灰巖當中的,同時沙性較大的混合土中羊肚菌也能夠生長。
(三)空氣
羊肚菌在生長中需要大量的氧氣,為此一旦生長環境中沒有了充足的空氣,例如在暗處或者落葉過厚的情況中就會嚴重影響到羊肚菌的生長,這種環境內幾乎看不到羊肚菌群落。
三、羊肚菌栽培
(一)熟料脫袋栽培
這種栽培技術首先是將熟料和水進行混合攪拌,混合比例為1∶1.4,之后在進行堆積發酵,時長為20天。之后在利用保鮮袋進行裝料。每一個獨立的塑料裝料袋的重量控制在550~650g上下。在處理好裝袋工序之后,需要放置在100℃的高溫環境下進行蒸汽滅菌,時間控制在9小時。之后進行完熟料的冷卻,這樣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菌種栽培。當前常用的方法是兩頭接種法,在接種完畢之后,還需要檢查好塑料的封口,避免出現密封問題。最后再將其放置在21~24℃的培養環境中,培養時間為30天,菌絲慢慢就會長滿整個袋子。當菌絲裝滿了袋子之后的一周就可以進行羊肚菌的栽培工作。
(二)室內脫袋栽培技術
在進行這種方式的栽培時,需要首先對羊肚菌的菇房進行細致的消毒處理,這樣才能夠保障栽培的順利進行。首先需要在每一個床面上進行塑料性薄膜的鋪設,之后在薄膜上進行腐殖土的配設,土壤的厚度大概為3cm左后,并將土壤整平,隨后還需要將塑料袋脫去菌棒,之后在菌床上整齊的排列出來。之后養殖人員按照現階段常用的菌床尺寸進行塑料菌袋的防治,常用的尺寸來看可以防治40個的菌袋。在完成菌袋棒的放置后,還需要輕噴水,需要能夠充分覆蓋3~6cm的養殖土。為了能夠進一步保持菌棒能夠在一個濕度適宜的土壤環境中生長,還需要在土壤上進行竹葉或者闊葉樹落葉的覆蓋,從而良好的控制土壤維持一個相對濕潤的環境,這樣經過30天的成長,就會培育出羊肚菌的子實體。在我國南方地區的氣候來看,在每年春季為培育羊肚菌的最佳時間,在這個時間內能夠保障溫度和濕度在羊肚菌的適宜生長條件內。
四、栽培后的管理
栽培羊肚菌之后還需要各位注意日常的養殖環境的變化。首先由于羊肚菌生長環境對濕度要求比較高,為此養殖環境一定要控制好濕度。養殖人員需要在養殖地設置好濕度檢測儀器,以便能夠及時對環境進行溫度的監控,一旦由于氣候的原因出現濕度的變化,就可以及時進行濕度處理。同時在雨季來臨的時候雖然能夠保持住良好的空氣濕度,還需要注意溫度的變化,需要控制好合適的溫度以此促進羊肚菌的健康生長。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羊肚菌由于其獨特的藥用價值和使用價值,備受全世界人們的重視和追捧。但是由于羊肚菌對生長環境要求相對苛刻,為此需要明確羊肚菌在生長中對環境溫度和濕度的把控,以便于能夠在人工養殖過程中營造出良好的生存環境,促進羊肚菌的生長。
參考文獻:
[1]劉章鋒.羊肚菌大田栽培技術要點[J].江西農業,2020(04):1+4.
[2]張躍.唐山地區羊肚菌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村科技,2020(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