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玉航
滬深A股市場3月首個交易日中,基建板塊呈現全線上漲態勢,使得當日滬指出現了下跌后的一個反彈。如果從3月以來的市場資金流動來看,基建板塊主力資金關注明顯,而其中所引發的“新基建”延伸領域也不時呈現品種表現。仔細觀察基建板塊異軍突起的原因,實際上與經濟下行背景對沖、國家產業政策背景變化、部分省市區出臺的龐大的基建投資計劃等密切相關。基建作為拉動經濟的一個主要領域,其是否會再現往日風光,值得深入研究與分析。
經濟需要基建提振
如果觀察目前宏觀經濟指標來看,基建投資啟動有其對沖性,其應理解為應對經濟下行的一個對沖。比如2020年2月,受疫情影響,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35.7%,比上月下降14.3個百分點。筆者認為,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背景中,需要一個投資體量大而影響明顯的領域啟動對沖效應,以拉動經濟,而對沖的關鍵之一就是基建投資的質量與一定的數量。
近期,從市場資金對相關品種的關注度及市場表現來看,很明顯基建領域的品種至少存在后續多次的波動性機會,特別是新基建領域的延伸受益品種。
筆者在對中國經濟及深滬上市企業發展等總體觀察后認為,雖然基建投資在目前難免起到一定的拉動經濟、維持就業格局、對沖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等,但要出現往日風光的持續性表現,實際上并沒有較好的支撐基礎,即時代在變化、社會理念在更迭、投資行為趨理性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也將不斷體現,因此對于投資者而言,需要理性地看待,采取波動性策略或更為可取。
龐大投資計劃的支撐
筆者觀察發現,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經濟下行壓力下,各省市區今年以來密集推出龐大的投資計劃。截至3月6日,已至少有廣東、云南、河南、四川、內蒙古、浙江等23個省市區發布了投資計劃清單,總投資額47.66萬億元,可謂投資計劃額度較龐大,盡管許多并非一年內投資完成,但今年年內推進實施的額度也較為明顯。
研究認為,如此龐大的基建投資計劃數值,明顯是拉動經濟的一個體現,特別是在疫情影響經濟下行的當口,促進就業,恢復經濟或是主要考量。因此作為股票市場投資者,此領域的基建板塊明顯具有一定的行業發展支撐,值得關注。
新基建領域是關注重點
研究認為,基建投資發展應集中于民生領域,而在歷史上來看,許多基建投資成為相關公司圈地的房地產項目轉化,因此此次民生領域的基建投資應集中于新。同時,投資者也須對區域重點領域進行對比研究,比如北京投資為100個民生改善項目、100個高精尖產業項目,上海則涉及創新研發平臺、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及城市功能提升等多個領域,河南則涵蓋產業轉型發展、創新驅動、基礎設施、生態環保等領域。
3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強調要選好投資項目,加強用地、用能、資金等政策配套,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依據會議精神及新基建領域的歸納,筆者認為下述領域構成新基建的主要領域,即發力于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七大新基建板塊,因此,作為投資者對于上述領域所引發的新基建投資,可積極在上述領域內尋找其歸屬類品種,在市場波動中積極關注。
波動性策略更為穩妥
從證券投資學的角度來看,投資者投資股票品種的選擇無非有幾個因素:一是行業因素,二是公司價值因素,三是題材性因素。我們研究認為,前兩個條件適合于中長線投資者,而題材性因素則適合短線投資者。如果觀察目前龐大的基建投資計劃所引發的股票波動對應世界股票市場的不確定性演變來看,實際上,在市場操作中,對于此類股票的投資保持波動性策略應對更為穩妥。
研究認為,基建板塊是一個與政策性密切相關的行業板塊,大部分行業公司的業績表現為穩健或周期性影響的軌跡非常明顯。如果一些炒作機構將某些基建品種強加上智能或其他一些字眼,這時你就要小心了。因為基建就是基建,過分的裝飾性炒作后面往往具有較大的投資風險。
“新基建”并不是一個新概念,早在2018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明確了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定位,隨后“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開年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提新基建。因此,在投資過程中,認清此領域并非新事物,而只是提法出現一定提升,因此投資學所提示的機會與風險對沖,即外圍股票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延伸影響等,也需要投資者在積極關注的背景中,尋找波動性機會或更為穩妥。
總體而言,龐大的基建投資計劃、政策支撐新基建領域發展及市場本身機構資金關注提升等,使得基建行業板塊有所表現。在這種表現的后面,實際上體現了機會與風險的共振。歷史因素與現實因素顯示,歷史周期的變化在目前現實周期內很難重復體現,現實周期內所體現的經濟下行因素、價值因素、題材因素、世界股票市場不確定性影響、庫存與現金延續因素等均出現了較大變化,因此理性看待是應對行業板塊的首要策略,即要有取舍和講究時機性,對于業績良好、訂單明顯且估值優勢的品種可取,題材炒作,順車之中業績風險極大,則應采取謹慎減持。歷史經驗表明,任何行業板塊的刺激雖然顯示歷史會重復,但很難出現在相同的軌跡,其總是要有一些運行與周期運作的差異。對于此,基建領域的品種投資以波動性策略應對更為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