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輝

意外無處不在,也無法預知。正因為此,很多人都會給自己購買一份意外險傍身。但是,意外險市場也存在諸多亂象,比如搭售和捆綁銷售意外險、意外險手續費畸高等,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消費者權益。
為此,銀保監會近日發布意外險改革意見,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意外險改革的意見》(簡稱《意見》),直擊意外險經營過程中的痛點問題——一是搭售和捆綁銷售;二是手續費畸高;三是財務數據不真實。
明確意外險改革時間表
《意見》分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意外險改革的總體要求,包括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第二至第四部分為2020年及2021年的改革任務,包括推進市場化定價改革、強化市場行為監管和夯實發展根基;第五部分為有關工作要求。
《意見》強調,用兩年的時間扭轉意外險市場亂象叢生的局面,為建設格局規范有序、服務領域廣泛、社會普遍認可的意外險市場打下堅實的基礎。
《意見》明確,到2020年年底,意外險費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基本建立,發展環境持續優化,產品供給更加豐富。到2021年年底,意外險費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基本健全,標準化水平明顯提升,市場格局更加規范有序,服務領域更加廣泛,廣大群眾更加認可。
意外險改革要點
意外險改革主要有三大任務,一是推進市場化定價改革。主要包括:健全意外險精算體系,進一步完善意外險定價假設規定,強化法定責任準備金監管,切實防范風險;建立產品價格回溯調整機制,逐步淘汰賠付率過低、渠道費用過高、定價明顯不合理的產品;編制意外險發生率表,探索建立意外傷害發生率表動態修訂機制。
二是強化市場行為監管。主要包括:針對搭售和捆綁銷售、手續費畸高、財務業務數據不真實等問題,組織開展意外險市場清理整頓;系統梳理意外險市場行為監管的政策規定,制定統一的意外險專項監管制度;建立健全信息披露機制,提高意外險市場透明度;建立健全意外險保單信息共享機制,研究制定“黑名單”“灰名單”標準,加強風險預警。
三是夯實發展根基。主要包括:加快推進標準化建設,研究制定意外險風險等級和職業分類標準,完善保險業意外傷殘評定標準,努力爭取納入國家標準體系中;探索制定意外險基本條目示范寫法,推動產品條款標準化、簡單化、通俗化;建立反保險欺詐長效協作機制。
意外險行業或迎來整頓
意外險是所有風險保障中杠桿比最高的險種,是以小博大的典范。花費幾十元或者上百元,就可以獲得一份保額十幾萬或上百萬元的風險保障。對于消費者來說,因價格不高,深受青睞。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人身險意外險保費收入為649億元,財險市場意外險保費收入為527億元,合計市場規模達1176億元。
然而,近年來,意外險背后卻亂象叢生。比如捆綁搭售意外險、手續費高,意外險價格差異大,即同樣的保額,因為渠道不一樣,價格有一定的差異。業內人士表示,“從我國來看,意外險定價是否合理與公司規模關系不大,主要和渠道以及信息有關。產品的定價情況分為合理、較高、極高三種情況”。
一般而言,通過互聯網渠道銷售的意外險產品,定價較為合理。以辦公室白領為例,買保額100萬元的意外險再加上一些意外醫療責任等,互聯網渠道購買保費在300元左右,這個價格較為合理,也比較親民。至于通過保險代理人購買的意外險產品,100萬元保額的價格在1000至2500元之間。這類產品的定價明顯較高。
還有一類,意外險產品的價格極高,如攜程、旅行社等渠道銷售的航意險,保險期限僅為被保險人以乘客身份乘坐當次列車或飛機期間。通常銷售價格是二三十元,但成本大多為0.5元,其中的手續費占到90%-95%。
最近兩三年興起的P2P平臺,借著捆綁搭售意外險的保費,變相收取“砍頭息”。比如在某平臺借1000元,7天的利息就能達到一二百元,顯然高于國家規定的貸款利率上限,這部分超額的利息通過保險費繳納來收取。用100元購買可能價值不到1元的意外險產品,其中的手續費就能進到互聯網平臺的腰包里。
據了解,自2019年7月以來,銀保監會連續開展現金貸等網貸平臺意外險排查和借款人意外險清理整頓工作,如銀保監會印發《關于開展現金貸等網貸平臺意外傷害保險業務自查清理的通知》,要求各財險公司立即停止通過現金貸等網貸平臺銷售意外傷害保險業務。2019年12月,銀保監會印發了《關于借款人意外險自查清理有關情況的通報》,點名批評太平洋人壽、中美聯泰大都會、中華人壽、君龍人壽、招商仁和人壽等8家人身險公司的違規問題。
《意見》的出臺直指意外險市場的賠付率和產品定價問題,要求保險公司積極采取措施滿足監管的考核要求。對于價格較高以及極高的產品,保險公司應該采取措施進行整改,保監會應該采取何種方式進行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