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14時許,廣東虎門大橋橋面發生明顯振動,橋面振幅過大影響行車舒適性和交通安全,大橋管理部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聯合交警部門及時采取了雙向交通管制措施。據了解,大橋本次振動的主要原因是: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了橋梁渦振現象。
雖然這只是地方的橋梁,但卻引發了全國人民的關注,這背后其實是公共安全這個最大的全民“公約數”。綜合專家的分析,此次振動主要是受外部風力和橋梁最近加置的水馬的“合力”造成。雖然振動并未對橋梁整體質量和安全帶來傷害,水馬也在加緊拆除中,但對于水馬的安裝,此前是否有過專業研判,是否考慮到可能對橋梁安全帶來的隱患?這應在專業層面有相應的反思。
另外,虎門大橋作為連接廣州和東莞的“大動脈”,由于長期超負荷運行,或許也到了全面“體檢”的時候。確保包括橋梁在內的公共基礎設施的絕對安全,始終是社會運行中不容突破的底線之一。前不久,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也出現過類似的橋面晃動現象,五一假期宜賓金沙江特大橋還發生了徑流排污管道脫落事件,這些“意外”事件雖然并未給公眾帶來直接的傷害,但任何一起攸關公共安全的“異常”現象,都應該引起有關部門足夠的重視。

大多數高速公路普遍以城市外環線為建設起點,為了方便附近市民出行,大部分主線收費站并未設在建設起點,而是外移一定距離。在建設起點到收費站之間,車輛可以免費通行。如果通過主線收費站上下高速,則要以建設起點為起止點計程收費。
今年1月1日起,全國高速公路執行新的車型分類標準及收費標準后,高速公路收費站外路段計費問題愈發明顯。近日,北京市交通部門發布通知,自5月6日起,北京市聯網收費高速公路中計費起止點與主線收費站位置不一致的道路,計費起止點統一調整到主線收費站。通過主線收費站行駛的車輛,主線收費站外行駛路段不再計入收費里程。此次調整不僅體現了公平原則,而且有助于降低公眾出行成本。
目前,許多城市同樣存在類似問題。日前,上海市政協委員廖侃提出,上海許多高速公路的收費計算起點是從收費站前的連接線開始的,建議收費計算的起始點調整為起始ETC門架。調整高速計費起止點,北京開了個好頭。希望其他地方也能見賢思齊,積極借鑒推廣,共同推動高速公路計費方式的理性回歸。
(來源:北京青年報)

日前,交通運輸部發布公告稱,經國務院同意,自2020年5月6日零時起,收費公路恢復收費(含收費橋梁和隧道)。
從2月17日零時起全國收費公路免收車輛通行費到5月6日零時恢復收費,本次收費公路免費期共計79天。很多公眾因疫情還沒有徹底結束就恢復收費而怨聲載道,筆者認為,應持理性態度面對恢復收費,不必為恢復時間感到糾結。
疫情期間收費公路免收車輛通行費,是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如今,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之下,各行各業紛紛復工復產,社會生活也基本恢復了正常秩序,公路系統當然也不能例外。此外,對于已修建收費公路來說,收費是一種合約行為。貸款修路、收費還貸的屬性決定高速公路運營企業要考慮利益回報,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于過往司乘。疫情期間免費通行政策為國家全力做好疫情聯防聯控、加快推動復工復產提供了堅強支撐和保障,而重新恢復收費,既是依法批準,也是情理之中。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