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受疫情影響免收通行費這段時間,也是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轉換磨合期的關鍵時期。隨著高速公路恢復正常收費,收費系統準備好了嗎?
4月28日,交通運輸部發布公告,自2020年5月6日零時起,經依法批準的收費公路恢復收費(含收費橋梁和隧道)。其中,開放式收費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以車輛通過收費站收費車道的時間為準,封閉高速公路以車輛通過出口車道的時間為準。也就是說,從2月17日零時起施行的全國收費公路免收車輛通行費政策就此畫下句號。
在這項免收通行費政策剛剛出臺時,就有人將相關操作指南中的“系統參數暫設定為6月30日24:00”作為免費截止日期的“鐵證”,然而這事實上是一種誤解,該時間點僅是為確保系統正常運行而臨時設置的時間參數,對社會公眾而言并不具備參考價值。隨后,網絡上還出現“4月初”“4月30日”等多個版本的傳言,雖然現在已被證偽,但也從側面反映出公眾和高速公路從業者對免費期限的高度關注。
對公眾而言,此次免收通行費的對象包括所有依法通行收費公路的車輛,尤其是貨車和營運性客車也在免費范圍內,讓更廣泛的群體獲得了實惠,免費范圍之廣前所未見。
免費政策實施以來,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收費公路經營管理單位堅決服從疫情防控大局,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免費不免服務,有力促進了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經濟社會秩序恢復,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交通運輸部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3月份全國高速公路日均車流量環比2月增長164.1%,全國公路貨運量達到52.9億噸,貨物周轉量達4141.3億噸公里,分別為去年同期的85.1%和85.5%,而今年前兩個月的公路貨運量和貨物周轉量僅分別為去年同期的72.8%和72.3%。
一方面,高速公路全行業肩負起了疫情防控和經濟復蘇的社會責任,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及此次免費政策給高速公路企業帶來了沉重的經營壓力。多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最近發布的2020年一季報業績顯示,一季度已全面虧損,營業收入普遍下降50%以上。

5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通報,對213個2019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其中,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四川省因“公路水路交通建設年度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好、地方投資落實到位、促進社會資本進入交通建設領域措施有力、交通債務風險防控工作落實有力”,2020年申報的具備條件的交通建設項目,優先列入三年滾動投資計劃、優先安排中央交通建設資金,并各新增安排中央資金5000萬元,用于交通項目建設。圖為2月10日就已復工建設的四川仁沐新高速公路犍為岷江特大橋。
交通運輸部此前曾透露,已經會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資委、國家稅務總局、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和證監會研究制定了相關的支持保障政策,包括本金展期、續貸、緩付利息、優惠貸款及延長收費期限等方面內容,以保障收費公路的使用者、管理者、投資者、債權人的合法權益。但截至發稿時,相關政策仍未公布實施。
恢復收費后,仍然有部分車輛可以繼續依法享受免交車輛通行費政策:
——符合《收費公路管理條例》及相關規定的軍隊車輛(含武警部隊車輛);
——公安機關在轄區內收費公路上處理交通事故、執行正常巡邏任務和處置突發事件的統一標志的制式警車;
——經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執行搶險救災任務的車輛,鮮活農產品運輸車輛,進行跨區作業的聯合收割機、運輸聯合收割機(包括插秧機)的車輛,以及懸掛應急救援專用號牌的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車輛。

高速公路工作人員在粵湘省界豐陽防疫點車流高峰中疏導交通。本刊特約記者 賀蓉 攝

自2月17日收費公路免費政策實施至5月6日恢復收費,共計79天。湖北省交通運輸廳鄂西高速公路管理處 供圖
此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對疫情防控物資運輸車輛將依法實行分類服務和保障。
對運輸疫情防控所需救治消毒藥品、醫療救護設備器械等緊急物資的車輛,按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交通應急規定》(衛生部、交通部2004年第2號令),辦理《緊急運輸通行證》,繼續執行“三不一優先”政策。其中,跨省運送緊急物資的,應當使用交通運輸部統一印制的《緊急運輸通行證》;省內運送緊急物資的,可以使用省級交通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印制的《緊急運輸通行證》。
對運輸疫情防控緊急物資以外的生活、生產等物資的車輛,高速公路收費站將設置專用快捷通道,加強現場通行秩序引導維護,保障其優先便捷通行。
恢復收費也將是對新收費系統的再次檢驗。
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后,全國高速公路形成了“一張網”,全網進入了一體化運行的新模式。新的聯網收費系統是一個龐大、復雜的巨系統,是在原有基礎上優化升級改造而來,由于各地軟件系統制式各式各樣,硬件系統不統一,設備五花八門,因此需要一定的轉換磨合過程。轉換磨合期的一系列工作,也被稱為撤站“第十戰役”。
4月14日,在交通運輸部召開的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轉換磨合期工作推進視頻會議上,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強調,加快完善系統、優化政策、提升服務,是解決聯網收費系統轉換磨合期各類問題的根本保障,也是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收官之戰。
“確有個別省份在前期工作中不認真、不細致,部分地區在系統轉換磨合初期出現了錯誤計費、重復計費、計費時間錯誤、一次通行多次扣費等突出問題。”在4月30日舉行的交通運輸部2020年4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局長吳德金坦承,這些問題給廣大用戶帶來了困擾。
吳德金介紹,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高度重視,制定了轉換磨合期重點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建立了“日計劃、周安排”的工作機制和“日推進、周督導”的督查機制,進一步完善系統、優化政策、提升服務,系統優化提升。
各地開展的實車測試是這項系統優化提升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4月份,全國各地紛紛針對ETC客戶服務系統、ETC門架系統、車道收費系統、費額顯示系統在內的所有軟硬件功能、性能、準確性進行全流程實車測試。4月25日,全國聯網收費高速公路同步開展全路段、全流程測試工作,并實施常態化管理,所有出入口車道由“抬桿”通行恢復到正常的“落桿”狀態。
目前,各項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推進,發現的問題已經全部完成整改。“不過,由于聯網收費系統十分復雜,即使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恢復收費后可能還會出現一些新的問題。為此,我們制定了詳細的預案,發現問題后將及時解決,切實維護公眾的合法權益。”吳德金說。
鏈接:
撤站轉換磨合期完成了哪些工作?
一是加快推進系統功能優化和完善。重點圍繞ETC車道費用顯示、全網中心系統和省級系統優化升級、硬件設備運維保障等開展了工作,努力實現系統的精準計費。
二是推動存量問題清零。針對系統轉換磨合初期出現的問題,開展了系統問題、積壓數據、延遲扣款、存量投訴等四項“清零”行動,列出臺賬,制定措施,迅速解決。
三是持續調整優化政策。完成貨車費率調整,優化了80套、480個車型的收費標準,全國二類至六類貨車平均受益頻次將分別達到65.6%、64.6%、66.7%、71.4%、82.4%,同時開展城市周邊高速公路站外里程收費清理規范工作,努力實現合理計費。
四是全面開展了實車測試。通過各省自測、省際互測、全網復測以及邀請社會力量參加測試等方式,全面驗證系統功能,對于測試發現的問題,指導各地邊測邊改、以測促改,進一步優化完善系統。
五是全力優化服務。全國30個省份(含西藏)均為公眾提供了小程序、App或微信公眾號等通行費查詢服務,規范銀行扣費短信,通過匯總單的形式實現了通行費發票信息的合并打印,實現了“一次通行、一個賬單、一次扣費、一次告知、一張票據”,讓公眾明明白白消費。同時建立投訴快速處理機制,增加客服坐席,提高客服接通率和及時處理率,努力為公眾提供高品質的服務。

撤站后,隨著車型分類的細化,不同車型之間的通行費差額巨大,導致逃費利益驅動性變大,逃費方式呈現多樣化、隱蔽化、信息化趨勢。這要求稽查手段也要與時俱進,充分利用先進信息技術“打逃”。董琦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