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泰橋模式”品牌孵化項目是“蘇高速·茉莉花”營運管理品牌在江蘇泰州大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州大橋公司”)落地、落實的對象之一,也是泰州大橋公司實施“蘇高速·茉莉花”品牌孵化攻堅行動的重點項目。
“泰橋模式”品牌孵化項目由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交控”)具體指導,以江蘇高速協同指揮調度系統為依托,破解了高速公路一路三方現有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自為陣、重復建設、信息孤島等突出問題,實現了一路多方協同作戰的理念融合、資源融合、機制融合、人員融合、目標融合。
在品牌孵化過程中,泰州大橋公司結合自身特色,逐步探索一路三方品牌創建之路,為提升高速公路內部管理效能、應急處置能力以及公眾服務水平,提供了“泰橋模式”和“實踐樣板”。
泰州大橋公司負責管轄的路段(近90公里)涵蓋高速公路和跨江大橋的典型特征,具有橋梁多、樞紐多、緩坡多等特點,且橫跨泰州、鎮江、常州三個地級市,由三地高速交警大隊、交通執法大隊和泰州大橋公司共同管理,路橋管理工作存在一定復雜性。
泰州大橋開通運營以來,主橋斷面流量年均增長率達27.73%,高峰流量突破11萬輛次,節假日期間路橋呈超飽和運營狀態。隨著交通流量的逐年增多,交通事故發生率也呈遞增趨勢,路橋安全保暢任務日益繁重。
作為高速公路的法定主體,強化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高速交警和交通執法部門三方協調配合,實現一路三方協同處置,成為擺在泰州大橋公司面前的一個時代課題。

一路三方交流探討協同調度處置工作

泰州大橋位于長江江蘇江段的中部,直接連接北京至上海、上海至西安、上海至成都等三條國家高速公路,在長江三角洲地區和江蘇省高速公路網中起著重要的聯絡和輔助作用。
《江蘇省高速公路管理條例》對高速公路“一路三方”管理模式有明確的界定,即在理想化一路三方協作關系中,期待三方主體既有不同的專業分工,又彼此聯系、相互協作。但由于三方主體分別隸屬于不同的上級部門,在協同處置過程中,經常出現“誰都不愿意吃虧,誰也不服誰管束”的情況,導致高速公路管理效率低下。自路段通車以來,泰州大橋公司一路三方協同保暢工作主要經歷了3個階段,即1.0階段、2.0階段和3.0階段。
2012年至2014年為“1.0傳統模式”階段,泰州大橋公司一路三方以打造“文明交通示范公路”為主線,推行路橋聯合、錯時巡查工作機制,啟動“文明平安收費站”“文明平安服務區”創建工作。這一階段,基本厘清了一路三方日常工作內容,但由于各方立足于完成各自職責范圍內的任務,在三方協作的過程中,往往站在各自立場,職責不明、囿于傳統、習慣思維、工作推諉的問題也相繼出現。
為解決1.0階段“各掃門前雪”的現實問題,2015年至2017年,泰州大橋公司一路三方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和行業管理要求,編制了《泰州大橋路橋安全保暢責任分工表》,建立了站區治安聯動管控、大流量疏堵聯勤保暢、惡劣天氣及突發事件協同處置工作機制,從制度層面解決了1.0階段存在的職責不明、工作推諉問題。
但隨著路段流量及突發事件率持續上升,事件多頭指揮、信息重復交流、缺乏協同會商及精準評價、無法實現遠程指揮等問題也日益突出,泰州大橋公司一路三方協同處置工作進入發展瓶頸期。
2018年1月,交通運輸部高速公路信息化示范項目——江蘇高速協同指揮調度云平臺在全系統高速公路上線,標志著江蘇省高速指揮調度工作進入新時期。為進一步解決2.0階段出現的各類問題,實現路段精細化管理,泰州大橋公司致力于將轄區高速交警大隊和交通執法部門同步接入協同調度指揮云平臺,通過自主開發泰州大橋公司一路三方協同調度指揮系統,用信息化手段真正實現一路三方協同處置。
為實現一路三方合作共贏,泰州大橋公司以“泰橋模式”品牌孵化項目培育為抓手,以一路三方協同調度指揮系統為平臺,聚焦“五個融合”,實現一路三方管理效能及通行服務水平的雙提升。
泰州大橋公司多次組織一路三方會商,并圍繞系統的研發背景、使用成效、未來功能開發等內容,闡述系統平臺的潛在功能和價值,逐步打消了高速交警、交通執法部門的顧慮和疑惑。經過充分研究探討,一路三方最終決定共同接受挑戰,實現自我突破。2019年1月1日,該系統正式投入使用,一路三方現場感受了協同指揮調度系統運行下的事故處置從接報、送達、接收、出發、到達、施救、離場、結案的全過程。
為提升一路三方信息化交流水平,一路三方協同調度指揮系統還新增了三大資源共享模塊。一是實現路況信息共享,比如氣象、通行流量、道路救援、道路施工以及路面拋灑物、路產損壞等各類路況信息的共享。二是實現路橋情報板和監控資源共享,為高速交警和交通執法了解實時路況和處置各類特情提供直觀的現場實況。三是實現事件處置信息共享,即依托系統存儲的事故處置信息,實現統計分析數據的共享,為公司發布工作簡報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真正實現一路三方的資源融合。
系統平臺可利用路面監控對過往通行流量實現精準預估,通過提前布置人員,針對性采用聯合路面駐點、樞紐交通渠化、事故聯合快處以及重點路段借用應急車道等系列措施,提高路橋通行效率。同時,依托系統平臺,對惡劣天氣下的突發事故處置,采用“定人、定車、定路段”的工作機制,實現轄區路段“一段一策、一堵一策”,促進一路三方的人員與機制融合。
針對物理上無法實施聯合值班的實際情況,采取協同調度云平臺、微信群、統一對講系統等網絡化、信息化手段實施聯合值班、統一發布處置指令,快速實施聯勤處置。在事件處置過程中,一路三方均能通過平臺視頻功能和指揮功能掌握現場處置情況,并對處置過程進行實時會商和科學的遠程指揮,避免了原先事件處置過程中的多頭指揮、信息傳遞不暢以及無法遠程管控等問題,提升了特情處置效率。
實施業務精準評價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前提。一是即時評價事件處置效率,通過一路三方協同調度云平臺,對每一起交通事故中三方的到達時間、處置流程、撤離等環節進行實時記錄,管理人員可以隨時通過平臺PC端查看事故處理效率并做出精準評價。二是定期分析協同保暢工作,調度指揮中心根據當月一路三方協同保暢工作情況,編制《泰州大橋一路三方協同保暢工作月報》,及時通報工作開展情況,為不斷提高一路三方保暢工作水平提供數據支撐。
推廣應用一路三方協同調度指揮系統,是泰州大橋公司一路三方進入深度融合3.0階段的重要標志,也是一路三方自我提升、追求卓越,實現“泰橋模式”的重要探索。
2019年3月,第二十一屆中國高速公路信息化研論會在廈門召開,泰州交警支隊隊長徐偉代表路段一路三方作《泰州大橋一路三方深度融合工作探索》主旨演講,分享了泰州大橋一路三方的全新探索經驗,受到了與會代表的高度首肯。2019年5月,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湘潭管理處專程前往泰州大橋公司,了解一路三方協同調度指揮工作情況,對泰州大橋公司一路三方協同保暢工作模式給予高度認可。
泰州大橋公司一路三方依托江蘇高速協同指揮調度系統,探索建設公眾智慧出行的一路三方深度融合平臺、工作監督考核平臺,全面實現了理念、資源、機制、人員、目標的貫穿與融合,進一步提高了一路三方內部管理效能和公眾服務效能。未來,泰州大橋公司將以“泰州使命”描繪“泰橋藍圖”,創造極具自身特色的一路三方深度融合“泰橋模式”。
“泰橋模式”的誕生,只是泰州大橋公司一路三方深度融合的開始。當前,一路三方協同調度系統僅限于交通事故處置,功能還十分有限,很難全方位滿足高速公路協同處置的需求。如何提升和改進系統功能,實現三方權限的科學劃分?如何深化路警資源共享,將系統打造為路段綜合應急救援平臺?如何建成路段交通事故監測預警體系,實現勤務管理的精準評價?如何發揮最大功能,把協同調度系統打造為路段公眾服務系統和應急救援系統,將是未來泰州大橋公司探索一路三方協同處置工作的發力點。

工作人員正在實施車輛救援作業
投稿郵箱:chinaexpresswa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