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青春?那些陽光燦爛的日子叫青春,那些不負韶華的歲月叫青春。
在延安消防新訓隊44名新消防員中,有的從學校剛畢業,有的是部隊的退役士兵,有的之前還從事過專職消防員工作……他們中,年齡最大的26歲,年齡最小的僅20歲。在新訓隊淬火歷練,破繭成蝶,投身熱愛的“火焰藍”行列, 這是青春。
蛻變:用艱苦的訓練點亮“火焰藍”
來自志丹縣的王帥是新消防員之一。“當時,我還在志丹縣政府專職消防隊任職,看到招錄信息以后,我第一時間就報了名。”
訓練的日子是艱苦的,“在服役期間,我們會進行耐力跑,但一周算下來也就15公里,而在消防員培訓期間,我已經記不住自己跑了多少公里了。”剛開始那幾天,訓練完,王帥拖著沉重的身子回到宿舍后,連床梯都上不去。
而對他來說,最痛苦的還是崗位適應性訓練。“在訓練時,班長會一直告訴我們,時間就是生命,你多搶出一分一秒,就能多救一個人。所以,訓練的時候大家都拼了命,不斷擠壓自己,希望能夠更快地完成訓練任務。”腳底磨出的水泡、肩上割裂的傷口,成為縷縷經驗,融入到他們不斷提高的訓練成績里。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高強度訓練,讓王帥等一批消防救援新人深刻地意識到,他們不再是普通的社會民眾,只有不斷強化自身的專業素養,他們才能承擔起消防救援的責任。
無悔:速度與激情 成就“烈火英雄”
今年22歲的李偉是一名退役士兵,曾服役于武警江蘇總隊,2017年9月轉業回地方工作。去年得知消防向社會公開招錄后,毅然放下手中的工作前往報名。
“很幸運,通過層層篩選,能進入實訓。”李偉說他特別懷念部隊那種集體氛圍的生活。有部隊的基礎,李偉很快適應了消防實訓狀態。李偉坦言,雖然正式成為了一名消防員,但還有很多知識與技能要學習。
“李偉,42秒!”聽到班長曾嵐喊出這個成績之后,滿頭大汗的李偉露出了激動的笑容。
在訓練中,李偉并沒有因為曾經當過兵體能優于其他隊員而驕傲,而是更加刻苦的訓練,特別是在負重十樓這個科目上,他練的比別人都狠,當班長曾嵐要求爬3趟,他再給自己加練3趟,要求爬5趟,他再給自己加練5趟。
最終有了42秒的好成績,當班長曾嵐問他:“你這么努力,那你的消防夢是什么?”李偉自信滿滿地回答:“我要把本領練好,成為全省“樓王”,全國“樓王”,全世界“樓王”,為延安消防爭光!為中國消防爭光!
與李偉一樣,延安這批新入職消防員們紛紛表示,還要認真學習消防知識,特別是提高業務技能,盡快實現從地方青年到合格消防員的轉變,努力在消防救援隊伍建功立業,成為一名真正的消防戰士。
這些新消防員的成長軌跡雖迥然不同,但都立志投身應急救援事業。他們追求夢想,拼搏向上的精神是全省乃至全國消防員們“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真實寫照。
逐夢:走上火焰戰場,續寫火樣青春
在他們當中,有一位叫高博的小伙,是一名畢業大學生。
為了圓兒時的軍旅夢,他看到消防員招錄信息的時候,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決然地選擇報名,經過層層嚴格選拔,終于如愿穿上了“火焰藍”。
由于沒有從軍經歷,為了更快地熟悉消防救援流程,在訓練中,他要比其他退伍軍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很多時候都感覺堅持不下去了,但想到是自己的選擇,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高博說。
3000米熱身之后,班長嚴杰按照訓練計劃對新消防員進行600米、400米、200米、100米間隙跑訓練。
“400米,1分36秒。”聽到計時員報成績后,嚴杰沖到一名新消防員高博面前大喊道:“400米!1分36秒!你知道在火場,在救援現場這意味著什么嗎?意味著你不僅可能救不了別人,還有可能自己也會沒命!”
嚴杰總是對高博說:“消防救援需要什么,咱們就訓什么。消防救援缺什么,咱們就練什么!”
這次之后,高博在每天訓練結束后,都會自己給自己“加餐”,操場上總會看到他揮汗如雨的身影。
“400米,1分零4秒!”聽到計時員報出高博這個成績的時候,高博笑了,嚴班長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