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磊

穆里爾·鮑澤。美國非洲裔政要,民主黨人。1972年生于華盛頓特區,本科畢業于查塔姆大學歷史系,后在美利堅大學獲公共政策碩士學位。曾多年任華盛頓市議員,2015年起任市長。
白宮北門外的16街,如今被刷上了鮮亮的黃漆大字:“黑人的命也是命”,每個字母都橫跨路面,覆蓋了雙向行車道,綿延足足兩個街區。它“戳”在白宮主人的眼前,顯得觸目驚心。
同樣吸引人眼球的是華盛頓特區的非洲裔女市長穆里爾·鮑澤。一張她站在陽臺上俯瞰這行黃字的照片,迅速出現在各大媒體上。照片上她身穿紅色T恤衫,顯得充滿斗志。
黑人喬治·弗洛伊德死于警察暴力,這引起了全美各地包括華盛頓的抗議浪潮。6月1日,聯邦特工和警察用催淚彈、閃光彈、橡皮彈驅散了正在16街抗議的民眾,趕走了圣約翰教堂里的牧師、信眾,以便美國總統特朗普能穿過這條街,走到教堂門前拿著圣經拍張照并發表高論:“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正在“強勢回歸”。
鮑澤痛斥特朗普此舉“可恥”。6月5日,她宣布把16街改名“黑人的命也是命”廣場。她說:“有些人渴望被傾聽和被人看到,渴望他們的人性得到承認。我們有機會在我們城市的一條非常重要的街道上,大聲而清晰地傳達這一信息:黑人的命也是命!”

藝術家和志愿者們正在16街刷巨大的黃字。

2020年6月,鮑澤站在陽臺上俯瞰白宮北門外16街鮮亮的黃漆大字:“黑人的命也是命”。

身穿紅色T恤的鮑澤(中)走在“黑人的命也是命”廣場上。
市政工人立刻戴著口罩、蹬著梯子,換上了黑色的新路牌。鮑澤親自出席了改名的揭牌儀式。谷歌地圖當天就更新了街名,讓它“名揚四海”。此前,藝術家和志愿者們在街上刷了巨大的黃字,把這條街變成了抗議者的地標。鮑澤也批準了這一“藝術創作”。
特朗普氣得在推特上發飆:“鮑澤是一個完全沒能力的人,根本沒有資格管理像華盛頓這樣重要的城市。”連串的推文,讓他創下了單日發推200條的新紀錄。但鮑澤不為所動。娶了黑人妻子、還有個在抗議活動中被捕的混血女兒的紐約市市長白思豪則出馬力挺。6月9日,白思豪高調表示,紐約的每個區都將選擇一條街命名為“黑人的命也是命”。
對鮑澤將16街“改名”一事,推動抗議活動的華盛頓特區“黑人的命也是命”組織覺得仍不夠猛,稱她只是在“作秀”,要把“不撥款給警察”的口號也刷到街上。對此,鮑澤委婉地表示,后面這句話不是自己批準的“藝術創作”內容。
自從華盛頓的示威抗議活動開始,特朗普和鮑澤的互懟就沒停歇。“她是華盛頓特區的無能市長,財務預算完全失控,常常找聯邦政府施舍。”
5月29日晚,數百名示威者聚集在白宮外,有人扔石塊、拉扯警戒線。負責安保工作的特勤局特工將特朗普送進白宮地堡避險。據說,特朗普帶著家人在地堡里待了個把小時。也許是不愿被譏為膽小的“地堡男孩”,特朗普后來“更正”說自己是白天去地堡“視察”的。但他又在推特上怒罵:“如果有人沖進來,他們將遭遇最兇的狗和最狠的武器……糟糕的是,總是(向我)要錢、要幫助的華盛頓市長(鮑澤),居然沒派警察過來,(表示)‘這不是他們的工作。很好!”
面對示威中出現的暴力現象,鮑澤其實并未坐視不管。5月31日,她發布宵禁令,規定從當晚11時到次日早晨6時實施宵禁,除醫療、媒體等重要行業工作者外,所有市民不得外出。她說,自己同情抗議者的憤怒,但不會允許打、砸、搶等破壞行為。作為市長,保護每個市民的安全是她的責任。當晚,華盛頓仍有多處遭到縱火,圣約翰教堂地下室也燒了起來。鮑澤宣布將宵禁延長兩天。
然而,特朗普指責抗議者的分貝越來越高,甚至威脅要出動軍隊。這種說法連軍方很多高級將領都不贊同,身為地方官的鮑澤當然更不同意。她在6月4日寫信給特朗普稱,抗議者是在和平示威,目前已沒有暴力事件發生,要求“撤回所有駐扎在華盛頓的聯邦執法人員和軍事人員”。她說,身份不明的聯邦執法人員在華盛頓巡邏,使局勢變得危險而混亂。
這封信沒有得到特朗普的正面回應,鮑澤干脆發布行政命令,以“沒有預算”為由取消了對來自10個州的1200多名國民警衛隊的食宿招待。據美國媒體報道,200多名來自猶他州的國民警衛隊軍事人員當天被迫離開了入住的酒店。
在接受采訪時,鮑澤闡明了自己在相關問題上的看法。記者問她:“總統一直對你高調批評,稱你極為無能,并說他決定增派聯邦執法人員、動用國民警衛隊后,暴力行為大大減少。你如何回應?”鮑澤說:“人們看到的是聯邦執法人員用催淚彈對付和平示威的民眾。民眾將行使憲法第一修正案賦予的權利(指集會和向政府請愿伸冤的權利),并將和平進行。如你所見,他所做的一切實際上導致越來越多的人進行和平抗議。”

特朗普與鮑澤在白宮會面。

特朗普在推特上高調批評鮑澤“是一個完全沒能力的人,根本沒有資格管理像華盛頓這樣重要的城市。如果不是國民警衛隊的優秀男女站出來,她看上去的情況不會比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市長更好!”
事實上,早在抗議活動爆發前,鮑澤就多次與特朗普互懟。特朗普上臺當年,應邀去巴黎出席了法國國慶閱兵式,此后就一直念叨著想過把閱兵癮。2019年7月4日美國獨立日,特朗普堅持搞了場“致敬美國”慶典活動,花了往年6倍的費用,看了天上戰機飛、路上坦克跑的場面。
鮑澤事前就對這一計劃提出質疑,認為可能會破壞華盛頓的基礎設施。閱兵后,鮑澤向特朗普追討市政府承擔的安保等費用,“以確保華盛頓特區的居民不會被要求支付數百萬美元的聯邦開支”。她還順便追討了一下舊賬,因為聯邦政府還沒支付特朗普就職典禮的開支730萬美元。事實上,鮑澤是槍支管制的堅決擁護者,曾經在2015年的就職演說中自稱“討厭槍支的市長”。對特朗普動不動就想炫耀武力、秀出肌肉的做法,她從心底里厭惡。
華盛頓特區有68.5萬人,黑人占比超過40%。雖然人口不算太多,但華盛頓特區在美國政治體系中地位很特殊。是一個相當于州級的行政單位,市長兼有州長、縣長的某些權力。像州長一樣,鮑澤要管醫療補助、駕駛執照、公立學校等事項,同時像縣長一樣,她還要負責地方監獄的建設。
48歲的鮑澤是華盛頓歷史上首位黑人女市長。她在社交媒體賬戶的個人簡介中寫道:“華盛頓特區市長的官方賬戶。和我一起竭盡所能,為每位華盛頓人貢獻力量。”2014年11月,她以超過54%的得票率當選,在就職儀式上表示要在環保、健康、安全方面做得更好,并有更穩定的財政。4年后,她以76%的支持率獲得連任,是16年來當地首位獲得連任的市長。
特朗普稱鮑澤“完全沒能力”,此話不知從何說起。在鮑澤的努力下,華盛頓人口增長,公共空間增加,黑人犯罪率明顯降低。她積極推進地區競爭力發展,將支持本地企業發展的政府開支增加了2億美元,任期內新增了5.7萬個工作崗位,失業率降低了28%。
另一方面,鮑澤也更多地關注貧困問題,將最低工資提高到每小時15美元,并增加了1000個幼兒園學位。為了解決低收入者的住房困難,身為全美城市住房聯盟工作組主席的鮑澤,將華盛頓特區每年花在可負擔住房方面的投資增加了一倍,并制訂目標,到2025年要建造3.6萬套可負擔住房。此外,市政府還改造了當地的無家可歸者服務系統,在全市建立了多個小型庇護所,將長期無家可歸者的數量減少到10多年來的最低點。

鮑澤在2018年收養了女兒米蘭達,成為一名單身媽媽。圖為2019年,鮑澤帶著女兒在就職典禮現場。
鮑澤的從政理念,與她的背景和經歷有關。她出生在華盛頓一個普通家庭,是家中6個孩子里最小的,父親是公立學校設備管理員,母親是護士。鮑澤在華盛頓東北的北密歇根公園長大,父親對她管教很嚴,她上初中時,男同學打來電話會遭父親訓斥:“現在應該是做作業的時候,你為什么要打來電話?”她的同學說,她“不是那種可以邀請一起玩牌的人”。她就讀于馬里蘭州布拉登斯堡的私立教會中學,畢業時因成績優異,拿到了查塔姆大學的獎學金,升入該校學習歷史。后來,她又在美利堅大學拿到了公共政策碩士學位。
鮑澤說,自己從未想過當市長,但想過要成為某個政府部門負責人。她的政治理想很清晰。她說,自己在華盛頓出生、成長。童年時,華盛頓是個危險的城市,教育質量低下,城市環境不佳。政府和社區必須共同努力,以確保“永遠不會回到那個時代”。當市長前,她擔任過多年市議員,任上提出議程,擴大優質學校,投資于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的地區。在擔任議會經濟發展委員會主席期間,她推動建造了5000多套可負擔住房,并通過立法建造新的足球場。當市長后,她仍然把改善生活壞境作為優先事項,2017年還提出過法規,禁止市民在后院養雞,養貓要事先得到許可,并禁止將狗糞留在私人院內24小時以上。
在美國,黑人女性從政并不多,除了鮑澤,另一位知名女性是前總統奧巴馬的夫人米歇爾。她的人氣同樣很高,甚至一度傳出她可能成為副總統候選人。在鮑澤的第一個市長任期,奧巴馬是總統,她和米歇爾常有接觸。如今,因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緣故,兩人的互動又多了起來。
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暴發后,特朗普很長時間都對疫情進行淡化處理。鮑澤則對疫情發展十分擔憂。3月底,華盛頓特區的疫情加劇,她迅速發布了嚴格的居家隔離令,違反禁令者最高可被罰款5000美元、入獄90天。4月底,鮑澤宣布米歇爾正在幫助市政府進行相關宣傳,告訴華盛頓市民如何得到免費的病毒測試,并鼓勵市民留在家中。當時,市政府已經通過郵件告訴市民相關信息,還希望用自動撥打電話、電臺做廣告等方法來通知民眾。米歇爾為此錄了一段語音:“這是米歇爾·奧巴馬。我想代表鮑澤市長分享華盛頓特區居民出現癥狀時的免費新冠病毒檢測信息。”
鮑澤還邀請了米歇爾以及另一位黑人女政要、原國家安全顧問蘇珊·賴斯參加一個顧問委員會,為華盛頓的復工重啟出謀劃策。這個委員會由鮑澤的政治導師、華盛頓前市長阿德里安·芬蒂負責召集,后者在2010年競選連任失利后,已經搬到加利福尼亞州,這次是罕見地重新介入華盛頓當地事務。
其實,鮑澤不算“天生的政客”。她的口才并不出色,接受采訪時對一些問題常避而不談。對私人生活,她一直守口如瓶。競選市長時,她是否單身的問題曾被熱炒,甚至有人說她是同性戀。被“逼”得沒辦法,她才向媒體表示“不是”。2018年,她宣布自己收養了一個女孩,取名米蘭達,后來還帶著這個孩子出席市長新任期的就職典禮。這也讓媒體熱鬧了一陣字。
雖然不像特朗普那般善于炒熱點,但鮑澤真誠、勤懇,人緣不錯,這也為她積累了政治資本。這種風格與她的從政起點有關。華盛頓特區有一種社區居民自治機構“鄰里咨詢委員會”,鮑澤的父親在委員會當過主任。鮑澤大學畢業后,也覺得這個委員會是自己為社區居民服務的最佳渠道,曾兩次當選主任。2006年,她第一次爭取市議員席位時,辭去工作全力以赴,選區內幾乎每個選民家都去了兩次,誠懇地請求“投我一票”。2008年,她順利當選市議員,4年后連任,并在這個位置上沖刺市長職位。
不過,如今這位溫和的女市長變得火氣十足,用路透社報道中的話說,她“向白宮劃了一條戰線”。4年前,因為不滿華盛頓特區不能像其他州一樣有代表本地區的國會議員,鮑澤推動過“建州公投”,為權力而爭。而這次,她是為了“黑人的命”而憤怒,這怒火自然也來得更猛烈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