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軍
光伏路面是利用公路、鐵路等路網的太陽光能發電,但這種把光伏電池板鋪在路面下的方式有很多缺陷。比如,電池板易損壞、鋪設光伏路面成本高、發電效率易受環境影響等。所以,我提出了光伏頂棚的設想。
一、光伏頂棚的優勢
1.造價遠低于光伏路面,比光伏路面更耐用,發電效率更高。
2.將光伏頂棚安裝在路網上,既不會破壞生態,又不會影響農業生產,光伏頂棚發電裝置與車輛互不影響。由于沒有遮擋物,光伏頂棚的電池板能滿負荷工作,最大限度地把光能轉化成電能。
3.在夏季,光伏頂棚能為路面上的汽車遮陽,降低車體溫度,減少車主開空調的時間,節約能源。路面不用經受烈日炙烤,減緩了路面老化的速度。在冬季,光伏頂棚能遮擋雨雪,保持路面良好的通行效率,由于不用在路面撒鹽除冰,不會造成生態污染。
4.能杜絕在雨季雨水長時間浸泡路面和路基的狀況,降低路基、路面的維修、維護費用。
5.路網被光伏頂棚遮擋,對戰時調動軍隊、運送裝備有一定的隱蔽作用。
6.促使國內略顯過剩的光伏產能得到釋放,有利于光伏產業技術升級。光伏頂棚采用鋼鐵骨架構建,能促進鋼鐵產業的發展。
7.有利于收集雨水,能實現雨污分流,對雨季調節洪澇及干旱地區合理調配水資源具有重大意義。
8.光伏發電的規律和人類作息時間高度吻合,每天的發電時間就是絕大多數工廠、學校、機關、商鋪等的工作時間,能緩解目前用電高峰期電力供應不足的問題。
9.覆蓋光伏頂棚后,路網進入電氣時代,能及時為電動汽車充電。
二、實施方案
架設光伏頂棚的場所主要是高速公路、國道及電氣化普鐵、高鐵。
(一)高速公路、國道
1.高速公路和國道光伏頂棚最低處必須大于或等于6米,道路兩旁不能種植喬木之類的行道樹,這樣既能留足通行空間,又能保證行車時有足夠的光線和視野。
2.無論道路是東、西向還是南、北向,光伏頂棚上的電池矩陣均應安裝成多列北面高、南面低的坡面,列與列之間設置天溝,用來收集雨水或融化的雪水,并將其導入路旁的雨污分離管道集中利用。在天溝兩邊設置通氣槽,讓光伏頂棚既能擋雨雪,又不妨礙空氣流通,也能將汽車高速行駛時的氣流擾動幅度降到最小。
3.光伏電池陣列坡度宜在理論采光范圍內(如長沙市的矩陣傾角為30度左右),既能保證有效光照時長,獲得最佳發電效率,又能讓冰雪自動滑落,減少頂棚的承載壓力。
(二)電氣化鐵路
電氣化鐵路如普鐵、高鐵的光伏頂棚要有較好的抗風雪能力,與地面的距離高于目前供電線的高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