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森 龔文生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國際交往日益密切,人類對自然環境過度開發,突發重大公共事件日益頻發,煤炭作為基礎能源,電力事關民生,電煤供應事關電力運行安全。文章以新冠肺炎疫情貴州省啟動一級響應以來電煤供應為例,研究貴州在突發重大公共事件時的電煤供應安全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旨在完善電煤供應體系,確保在突發公共事件等不確定性因素緊急情況下電煤供應安全。
關鍵詞:重大公共事件;貴州省電煤;供應安全
中圖分類號:F426.2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2095-2945(2020)18-0066-02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ly close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human beings over-develop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major public emergencies are increasingly frequent, coal as a basic energy, electricity is related to people's livelihood, power coal supply is related to the safety of power operation. Taking the first-level response of COVID-19 epidemic in Guizho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afety of power coal supply in Guizhou during major public emergencie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ower coal supply system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power coal supply in case of public emergencies and other uncertain factors.
Keywords: major public events; power coal in Guizhou Province; supply security
引言
近年來,我國在經歷了1998年抗洪救災、2003年SARS、2008年雨雪冰凍災害、汶川大地震、H1N1等突發重大公共事件后,逐步建立了應對突發公共事件體系,對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并逐步進入規范化、科學化和法制化發展階段。2020年伊始,我國爆發了新冠肺炎疫情,其傳播速度之快和對經濟與社會的影響之大遠遠超出了預期,雖然我國迅速采取了科學有力的應對舉措在防治與應急等各個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復雜的疫情變化以及隨之而來的各種社會管理問題,亦暴露出我國在應對突發重大公共事件機制的不足。本文分析了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的重要性和火電運行的現狀,從突發重大公共事件的視角,以貴州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期間電煤供應為例,研究在特殊時期電煤供應安全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旨在完善電煤供應體系,積極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確保在緊急情況下電力運行安全。
1 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和火電運行的現狀
煤炭作為我國重要的基礎能源,2019年我國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57.7%,并提供了65%以上的電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在2020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工作報告中明確了煤電、煤炭在我國能源新安全戰略體系中的應有定位,明確要深刻認識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和煤炭的基礎性保障作用,持續做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這篇大文章,不輕易轉移對煤炭的注意力,不輕言“去煤化”[1]。
貴州是我國南方最大的產煤省區,也是“西電東送”“黔電送粵”的主戰場之一。截止2020年3月底,貴州省全口徑電力裝機容量6657.58萬千瓦,燃煤發電3392.59萬千瓦,占比50.9%,全省統調裝機容量5290.98萬千瓦,燃煤發電2523.6萬千瓦,占比47.7%。貴州省煤炭資源賦存條件具有資源分布不均衡、地質構造復雜、煤礦自然災害嚴重等特點,且受近兩年貴州省煤炭產業政策等因素影響,貴州大、中型煤礦建設滯后,小型煤礦受政策和安全條件的限制,產能在逐步萎縮,煤炭產能無法得到充分釋放,給全省電煤供應安全埋下安全隱患。由于突發重大公共事件、自然災害、季節性需求變動以及價格波動等因素的影響,電煤供應在局部地區和局部時段會出現短缺現象,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 嚴重影響了電力運行安全[2]。
2 新冠肺炎疫情一級響應期間電煤供應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1 火電企業電煤可用燃煤儲備不足
貴州近年來出臺了深化能源工業運行新機制加快能源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能源經濟體系的措施,強化電煤合同簽約履行,完善煤炭產能與產品儲備機制建設,執行電煤合同制度和基礎存煤+季節性存煤+應急存煤的制度,全省統調電廠存煤為近年來最好水平,但是,特殊時期的電煤供應機制也存在問題。在貴州省2020年1月24日至2月23日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期間,全省統調火電企業共計發電量66.9億千瓦時,進煤216.16萬噸,耗煤417.3萬噸,存煤從498萬噸下降到354萬噸,但部分電廠存煤大部分為煤矸石、墊底煤、劣質煤,不能直接作為燃煤入爐發電,省統調火電企業可用存煤先后告急。發耳電廠、盤南電廠、桐梓電廠、納雍電廠可用燃煤紅色預警;大方電廠、鴨溪電廠、黔西電廠、普安電廠、織金電廠可用燃煤黃色預警,可用燃煤預警的火電企業裝機容量1217萬千瓦,占比44.3%,運行機組容量1077萬千瓦,占比48.1%,全省電煤供應安全形勢非常嚴峻,見表1。
2.2 煤礦復工復產受嚴重影響,原煤產量無法滿足電廠耗煤需求
受全國、全省煤礦安全生產事故、春節和疫情影響,全省轄區內煤礦大部分在春節前陸續停止生產。據統計,疫情防控一級響應期間全省未放假和復工復產煤礦共79處,且主要分布在六盤水市、畢節市、安順市和黔西南州,而遵義市、黔南州、貴陽市全部煤礦處于停工停產狀態,煤炭單日產量無法滿足火電企業耗煤需求。
2.3 電煤供應鏈條脆弱
煤炭資源生產、運輸、燃煤發電, 是我國能源供應體系中的完整產業鏈條, 任何一個環節的梗阻, 都會使這個能源供應鏈條變得十分脆弱[3]。貴州省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后,因為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早期,為更好地阻斷新冠病毒的傳播,貴州省、市、縣交通系統基本阻斷,電煤供應鏈基本中斷,為全省電煤調運帶來極大困難。
2.4 煤炭賦存條件差,地質構造復雜
貴州省煤炭資源賦存條件與山西、內蒙、新疆、陜西等產煤大省相比,具有煤炭資源分布不均衡、埋藏深、地質構造復雜、以井工開采為主、煤礦自然災害多等特點,受近兩年貴州省煤炭產業政策等因素影響,貴州大煤礦建設滯后,而小煤礦受政策和安全條件的限制,產能也在逐步萎縮,導致煤炭產能無法得到充分釋放。
3 貴州省電煤供應安全對策及建議
3.1 強化組織領導,加強電煤儲備工作,保障電煤安全
強化電煤保障工作組織領導,形成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負責人是直接責任人的電煤保供機制,將電煤保供列入政府重點工作,不斷完善電煤儲備體系建設,在嚴格執行電煤合同制度和基礎存煤+季節性存煤+應急存煤的制度上,無論是迎峰度夏還是突發公共事件,都能保證電力安全運行。
3.2 促進煤礦、電企聯營,形成煤電利益聯結體
根據貴州省燃煤電廠地理位置及煤炭資源分布,結合煤炭產業和火電企業發展實踐,大力支持煤炭企業與燃煤電廠采用來料加工、經營合作、大比例交叉持股、推進部分燃煤發電廠開展煤電聯營、規劃新建項目必須按煤電聯營方式建設等多種煤電聯營模式,煤電雙方形成了相對穩定的“一一對應”供煤關系,著力解決煤、電矛盾,推動煤、電協同發展。
3.3 加大煤炭產能釋放力度
深入推進千億級基礎能源產業振興,重點推進煤炭工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強化煤礦智能化機械化升級改造攻堅,深入實施改造攻堅方案,制定完善加強智能化機械化管理和攻堅的辦法措施,加快培育釋放優質煤炭產能,重點加快保留煤礦的產能改造提升,充分釋放煤炭產能,進一步保證電煤供應安全。
3.4 規范煤質檢驗流程,確保交易公平
在電煤保障工作作為剛性約束條件下,各煤炭企業和發電企業要本著長期合作、互利共贏,建立長期合作伴關系,規范電煤交易時煤質檢驗的采樣、制樣、封樣、化驗等環節工作流程,明確煤質檢驗結果發生爭議時的處置程序,保證電煤交易公平。
4 結束語
當前,我國已進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后期,但國際疫情蔓延迅速,疫情防控逐漸進入常態化,研究在應對突發重大公共事件過程電煤供應緊張的形勢,結合我國煤炭資源賦存與開采條件,查找電煤供應體系中的薄弱環節和反映出來的體制機制等問題,總結經驗教訓,研究科學的政策措施,對科學制定應對突發重大公共事件,完善突發重大公共事件應急管理體系提供參考借鑒。
參考文獻:
[1]文卉.不輕言“去煤化”促進煤電產業健康發展[J].電力設備管理,2019(12):1+60.
[2]楊賀,劉金平,聶銳.我國電煤應急儲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經濟問題,2012(02):66-69.
[3]濮洪九.關于我國雨雪冰凍災害期間電煤供應緊張問題的思考[J].中國煤炭工業,2008(04):10-15.
[4]劉育平,鄒波,周盈,等.燃煤電廠電煤分布均衡性分析[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40(06):83-90.
[5]董豐春.煤電一體化面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J].煤炭科技,2019,40(06):128-130.
[6]張毅.我國電力企業應對公共危機管理研究——以2008年南方雪災為例[J].廣西電業,2009(12):29-33.
[7]陳曉衡,李鄂,湯恒鈺,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建設的探索[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15):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