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弘毅


美國印第安戰爭時期的騎兵(左),其騎兵帽與現在的款式略有差別

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南方邦聯軍騎兵。戰爭雙方的騎兵都有使用騎兵帽,各種顏色都有,只是細節有些許差別
美軍騎兵部隊的騎兵帽可謂歷史悠久,其源自印第安戰爭和南北戰爭時期,一直傳承至今。騎兵帽也并非白人專用,在美國早期的歷次戰爭中印第安人偵察隊也佩戴騎兵帽。他們是天生的獵手,以馬匹機動,再步行抵近偵察目標,能從現場蛛絲馬跡判斷對方規模大小等信息。這種偵察隊的架構一直延續至今,所以美國陸軍的不少偵察單位也屬于能佩戴騎兵帽的單位。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以馬匹為載具的傳統騎兵慢慢淡出歷史舞臺,隨之而來的是現代化的空中/裝甲騎兵。二戰后,由于美國部隊精簡,著名的第1騎兵師轉為預備役,一段時間內確實難見騎兵帽身影。但到越戰前夕,由第11空中突擊師和第2步兵師組成新的第1騎兵空中機動師(Airmobile)。新的騎兵師隊員希望能彰顯個性,與其他部隊區分開來,他們覺得有必要回歸騎兵部隊的傳統,于是在時任第17騎兵團第3營指揮官約翰·B.斯托克頓中校的大力推動下,他帶領的騎兵部隊率先恢復佩戴騎兵帽的傳統。后來他又任職第9騎兵團第1中隊隊長,這項傳統的恢復也受到該中隊官兵們的廣泛支持,這讓他廣受贊譽。
之后斯托克頓中校將佩戴騎兵帽的傳統一直帶到駐越作戰的騎兵單位。直至越戰結束時,絕大多數陸航和地面部隊都接受了這項曾中斷過的老傳統。而且這種傳統在越戰之后仍在繼續,現在已成為陸軍所有騎兵部隊的標志。騎兵帽陪同騎兵們征戰無數,無論是騎兵偵察部隊、陸航騎兵、裝甲騎兵,只要是部隊里帶有“騎兵(CAV)”字樣的都有佩戴資格。
在騎兵帽品牌中,創立于1865年的斯泰森騎兵帽絕對是當仁不讓的代表。創辦人約翰·B.斯泰森更是公認的騎兵帽/牛仔帽鼻祖,他繼承父輩的技術,在1860年代設計制造出第一款產品。創立之初,斯泰森就立志要設計出世界上最好的帽子,他確實做到了,在收獲大眾廣泛好評的同時,也得到軍方的認可,所以斯泰森騎兵帽/牛仔帽很快成為美軍騎兵部隊的標志。

斯泰森品牌的創始人約翰·B.斯泰森

不同顏色的帽繩

斯泰森制造的騎兵帽,價格可以用貴到飛起形容。圖中騎兵帽的主人為了方便保管,專門定制帽盒,金色的U型物是騎兵馬刺,這些都是要另外購買的

推動騎兵帽傳統恢復的重要人物——約翰·B.斯托克頓中校

越戰時期頭戴騎兵帽的AH-1眼鏡蛇武裝直升機飛行員休·米爾斯上尉

在美國早期的歷次戰爭中,印第安人偵察隊也佩戴騎兵帽
斯泰森出品的騎兵帽是一種黑色牛仔氈帽。其帽檐微微翹曲,下巴帶是黑色皮革材質,與帽繩相連且穿過帽檐。雖說是下巴帶,但一般箍在腦后,只有騎馬時才固定在下巴處,以防止帽子掉落。帽繩是騎兵帽的靈魂,沒有帽繩的騎兵帽只是一頂黑色的牛仔帽而已。除了象征意義,帽繩還被用來表示佩戴者的官階身份:將官純金色,其他軍官黑金混色,準尉黑銀混色,騎兵黃色,步兵藍色,炮兵紅色,牧師黑色等。

初期的騎兵部隊還有一部分人曾經佩戴過這種卡其色騎兵帽,濃濃的牛仔味道

右側的上校是美軍駐伊拉克裝甲騎兵團的指揮官,其身穿DCU迷彩作戰服,騎兵帽采用金色和黑色的混色帽繩

身著BDU迷彩作戰服的第1騎兵師士官,帽繩是鮮亮的黃色

伊拉克戰爭期間,前國防部長唐納德·亨利·拉姆斯菲爾德在平安夜親赴伊拉克巴格達,并頭戴騎兵帽為部署當地的騎兵部隊提供食物

曾任美軍駐韓總司令的里昂·J.拉波特將軍,在出席紀念儀式時佩戴騎兵部隊標志性的騎兵帽,帽繩為金色

演員小馬克·布恩頭戴士官騎兵帽,在USO勞軍活動上進行表演

身著UCP迷彩作戰服的第1騎兵師士官(左二)與軍官

身穿OCP迷彩作戰服,剛剛從得克薩斯抵達歐洲的第1騎兵師準尉。準尉軍銜的騎兵帽帽繩為銀色
騎兵帽通常在執行任務和參加官方活動時佩戴,是騎兵的寶貴財產。不過筆者在這里也要提一句,騎兵帽其實并非官方公發的物品,也沒有包含在任何制服規定中,但它確實被騎兵部隊用在各種儀式和活動中,無論是著作戰服還是常、禮服都可以佩戴。帽子上的配飾種類和數量,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佩戴者的個人風格。騎兵部隊也發布過指導條例,告訴官兵如何搭配騎兵帽配飾,一般從上到下是軍銜、騎兵徽章、帽繩,均集中在帽子前方,有些還會在帽子后方配微型單位章。但對于退伍軍人來說,這個就沒啥約束作用了,很多人在配飾選擇上比較放飛自我。

佩戴騎兵帽、身穿最新的“天蝎”迷彩服的美軍第1騎兵師士兵

在胡德堡的第1騎兵師第3旅指揮權交接儀式上,騎兵分隊士兵們以傳統的方式重演“騎兵沖鋒”。騎馬時他們的下巴帶固定在下巴上

右側退役老兵的騎兵帽配飾風格非常隨意

一名越戰騎兵老兵和穿著常服的現役騎兵上尉

電影《我們曾是戰士》中演員梅爾·吉布森(左)飾演哈羅德·G.摩爾二世。中圖是當年參加越戰的哈羅德·G.摩爾二世,右為其近照

美國前國防部長唐納德·亨利·拉姆斯菲爾德一直被外界認為是小布什內閣中的鷹派代表,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政治家和軍事戰略家之一。一張圖片顯示,伊拉克戰爭時期,拉姆斯菲爾德在平安夜親赴伊拉克巴格達,并頭戴騎兵帽為部署當地的騎兵部隊提供食物。
哈羅德·G.摩爾二世是美國陸軍中將、作家,杰出服役十字勛章獲得者,其最出名的一次作戰是1965年越南戰爭期間指揮的德浪河谷戰役,當時他擔任美國陸軍第1騎兵師第7騎兵團第1營中校營長,之后他成為該團的“榮譽上校”。電影《我們曾是戰士》中演員梅爾·吉布森飾演的人物原型就是哈羅德·G.摩爾二世。
美國一些科普書籍中也有騎兵帽的身影。
由于騎兵部隊的悠久歷史與傳承,所以在一些戰爭題材影片中,騎兵帽也是常客,并儼然成為狂野不羈的代名詞。如約翰·韋恩在影片《騎兵隊》中飾演的北方軍上校;羅伯特·杜瓦爾在影片《現代啟示錄》中飾演的第1騎兵師中校,那句臺詞“查理不會沖浪”更是成為影壇經典;格雷戈·金尼爾在影片《我們曾是戰士》中飾演的第1騎兵師飛行員“老蛇”。這些在影片中出現的人物均佩戴著騎兵帽。
一些游戲中也出現騎兵帽的身影。如一款圍繞犯罪為主題的開放式動作冒險游戲《GTA5》中就有騎兵帽出現,從一個游戲畫面中出現的字幕“I love the smell of napalm in the morning.”(我喜歡早晨汽油彈的味道)不難看出,制作者是在向影片《現代啟示錄》致敬。

現役軍人的佩戴方式都是中規中矩的

格雷戈·金尼爾在影片《我們曾是戰士》中飾演第1騎兵師飛行員“老蛇”

美國某科普圖書插圖。中間的第1航空旅上尉頭戴騎兵帽,腰間挎有自衛用轉輪手槍,確實有西部牛仔的味道

美國某科普圖書插圖。頭戴騎兵帽的第1航空旅騎兵飛行員正在指揮機組人員為AH-1眼鏡蛇武裝直升機裝填彈藥

美國某科普圖書插圖。頭戴騎兵帽的第1航空旅騎兵飛行員正在指揮機組人員為AH-1眼鏡蛇武裝直升機裝填彈藥

約翰·韋恩在影片《騎兵隊》中飾演的北方軍上校

游戲《GTA5》中的騎兵形象。從圖上文字不難看出,制作者是在向影片《現代啟示錄》致敬
國際知名模型品牌“Dragon”(威龍)的1:35越戰兵人封繪中也有騎兵帽出現,其中一幅第1騎兵師封繪中,位于中間的一位上尉軍官在野戰條件下依然戴著騎兵帽
著名的孩之寶(HASBRO)玩具公司的拳頭產品G.I.JOE兵人(國內稱為特種部隊)人物形象以軍人為主。其中狂牛比爾(Wild Bill)就是騎兵飛行員,在不同場景中,其服裝配飾略有不同,騎兵帽也略有不同。
騎兵策馬奔騰的時代雖然已經結束,但是他們的番號卻沒有隨著歷史而被湮滅。現在,騎兵帽的作戰實用性已經沒那么重要,但作為現代騎兵部隊的精神圖騰,如同堅韌不拔的騎兵精神一樣,將被后人傳承下去。
編輯/魏開功


孩之寶公司G.I.JOE兵人中的狂牛比爾。在不同場景中,其服裝配飾略有不同,騎兵帽也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