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繼雄
摘 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高層建筑的地下室工程項目也在不斷發展,因為地下室的工程大部分是由混凝土結構而成,經常有滲水的現象出現,無法保障其主體結構的穩定性和耐久性。本文將從地下防水問題與治理措施進行全面的探析,改善我國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
關鍵詞 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水;防治措施
前言
在高層地下室的施工中,防水問題是比較重要的一項工程技術。做好地下室施工的防水措施,關乎建筑主體結構的使用壽命和穩定性。隨著國家城市的發展,該工程的施工質量問題成為許多人們關注的重點。為預防工程有滲水現象出現,筆者對地下室防水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望能對工程施工時提供有效參考[1]。
1概念及地下室漏水的原因
1.1 高層建筑的概念
其主要指的是超出一定層數和高度的多層建筑。我們國家從2012年開始,就規定住宅高樓的建筑高度超過27米及其他相關建筑高度超過24米的不是單層建筑都統稱為高層建筑。
1.2 地下室滲漏水的原因
(1)設計方面。首先,許多的建筑設計者認為,只要地下室的鋼筋混凝土墻結構具備一定的厚度和足夠厚度的鋼筋保護層就能夠完成工程對于地下室預防漏水的要求,但是忽視了鋼筋混凝土影響結構抗滲性的主要因素,其混凝土墻的結構實密性或地下室環境里的氯離子對于主體結構的腐蝕程度和結構鈍化等問題,都有可能導致混凝土結構抗滲性功效下降,進而引發地下建筑工程出現漏水情況。其次,設計者經常會忽視自然環境有異常現象的可能性概率發生。所以,對其混凝土的地下項目的設計防滲水性不夠,夏季雨水比較充足,經常會有長時間降雨或出現暴雨、洪水災害等,都會讓地下的水位出現上升情況,形成地下結構標高的位置有漏水現象。
(2)施工因素。地下室工程的質量狀況重點在于工程的施工質量能否獲得保障。一是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定制合理化系統的施工工序,選用良好的施工材料,對施工的程序實行優化的全面控制,保證工程質量控制的優質。二是在施工時,如果工作人員沒有依據所設計的圖紙實行施工,隨意改動設計內部的建設施工。最后是為了趕施工的工期,整體加快了施工的速度,致使混凝土結構沒有硬化時就進入了下一個工序的施工,導致混凝土的強度結構沒有達到要求,地下室出現了裂縫情況有了漏水的現象,嚴重情況下還會讓上面結構部分出現很大的沉降,沒有辦法穩定結構整體性。因為,很多的施工企業沒有重視高層建筑的地下工程項目,沒有對地下室的防水問題制定一個較為合理有效地方案,依然按照以往的施工措施實行施工。還有就是施工技術團隊的專業素養沒達到要求標準,使得整體工程的施工質量無法獲得保障,因此,地下室防水結構的性能一直沒有達到設計者期望的要求。由于抗滲水性能的實驗時間較長,很多的施工團隊因為趕工期,在進行施工之前不去做抗滲水性能的實驗,只是簡單地做了混凝土承受抗壓的強度實驗,直接導致其結構的抗滲性能沒達到所預期的成效,讓工程質量沒得到全面的保障,也影響了地下室工程具體的抗滲水性能狀況。
2防水工程質量控制的措施
2.1 合理設計和施工
施工質量的保障前提是有一個合理的施工設計,其是作為施工的首要基礎。在設計地下室工程的時候需要根據相關的設計要求標準作為科學的根據。與此同時還要考慮到地下室之后的使用用途,設計出一些具有特殊要求條件的運行方案,以此保證所設計的方案較為合理與優化。在合理施工的方面,需選用施工技術較為優良的,達到所要求的施工技術以及可優化工序的施工團隊,保障施工進行時可以定制出合理的施工實行工序,按照所規定的交付工期時間內完成施工作業。
2.2 結構自設預防措施
地下室防水結構的設計運用時間是50年到100年,這和整體的設計結構應用時間大致相同,但是很多的防水結構措施的應用年限時長為15年左右。為此,防水結構的主要因素源自地下結構的自設防水,下面是結構自設防水的治理措施:一是在工程進行施工的過程中,相關的施工人員需要嚴格按照所設計的方案完成作業,依照所規范的方法進行混凝土的設計結構完成抗滲水性能的實驗與混凝土的抗壓強硬程度實驗。在進行澆筑的時候,需要保證其結構的密實性,防止內部的結構位置有裂縫出現,全面提升結構的抗滲水功效。在此基礎上,進行施工作業時,因為地下室結構位于水平線的以下部位,使其的散熱性能較差,為此,應確保混凝土施工中的硬化溫度情況,預防裂縫出現,避免形成滲水的通道。二是不要進行過早的拆膜。許多的工程情況表明,延遲帶膜的養護周期,能夠提升結構滲水性強度的等級,提升整體結構耐久性能,為高層上部結構的穩定供應有效地保障工作。最后是對于較為特殊的結構位置需要采取不一樣的施工工藝手段,避免使用一樣傳統的施工方法。針對地下結構出現的沉降縫隙和施工的裂縫,需要增加部分鋼板,預防有滲水等現象出現,防止工程整體結構有不穩定的現象出現。
2.3 完工后出現滲水的治理措施
如果在施工完成之后地下結構墻體出現了滲水結構的麻面,或有蜂窩滲水和混凝土澆筑不密實的情況,都會讓內部的結構有空洞和形成石子間蜂窩。針對此種情況,第一時間應該先了解清楚漏水的位置,依據漏水和水壓的情況,再定制出相關的治理措施。比如:利用混凝灰漿均勻地抹在出現裂縫的位置,或直接采取集水井。其墻面結構的混凝土較為松散,會出現明顯的裂縫,因為該結構處于地下部位,自然硬化的速度會較慢,而混凝土的表面位置比較容易產生積水現象,會影響整體的結構強硬程度,出現結構墻面有裂縫和松散現象。為此,相關的治理措施就是依據水壓的大小,采取膠漿或者灌漿堵住相關的部位,使其沒有滲漏的施工裂縫,可以沿縫把松散的石子去除,直接用水泥漿作為墻面打底,涂抹水泥的砂漿壓實抹平。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進行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質量有效措施使,只有把焦點放在設計地下室結構和施工優化工藝上,才能確保其建筑的地下室防水質量控制功效達到最佳情況,使得地下室結構的防水性質量得到全面的改善,推動相關施工單位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 許明星.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質量的防治措施[J].安徽建筑,2018,24(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