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二雄 王神送 乙從強


摘 要 本文介紹了鄭州市某住宅工程超寬超深天然沖溝地基概況及處理施工技術,簡述了各階段施工要點及注意事項。為其他同類或類似的天然沖溝地基處理施工提供借鑒和指導。
關鍵詞 天然沖溝地基;施工要點;注意事項
1工程概況
1.1 工程概況
某商業住宅項目位于河南省鄭州市。該工程占地面積為43224.01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41198.46平方米,包括7棟高層住宅、3棟六層洋房、1棟二層幼兒園和整體地下車庫。7棟高層建筑基礎均采用φ400CFG樁+1050mm厚筏板基礎,其中6棟高層剪力墻結構,1棟裝配式建筑,層數皆為23層,3棟六層洋房層數皆為6層,層高3m,總高18.0m,基礎均采用φ400CFG樁+600mm厚筏板基礎,地下車庫沖溝外基礎采用天然地基下獨立基礎+250mm防水板,天然地基位于2層粉土,地基承載力fak=220kpa,沖溝內采用φ400PHC樁承臺基礎+250mm防水板,PHC 400 AB 95-15預應力管樁以第4層粉質黏土作為持力層。地下車庫為“┓”形,整體框架結構,北長238.4m,南長138.7m,西寬209.09m,東寬100.65m,東西柱距7.8m、6.2m、5.4m不等,南北柱距6.4m、4.65m不等,整體由南向北傾斜,防水板東側結構標高由南153.25m到北151.05m,高差2.2m,防水板西側結構標高由南152.25m到北151.25m,高差1.0m。車庫頂板東側結構標高由南157.0m到北155.0m,高差2.0m,西側結構標高由南156.0m到北155.0m,高差1.0m[1]。
1.2 水文、地質
本工程場地地貌單元屬于山前緩傾斜平原的前緣,表層為黃土狀粉土,場地主要為耕地、荒地,場地發育沖溝,溝寬50.0~150.0m,深度5.0~10.0m。溝內基本平坦,溝壁近似直立。沖溝以外場地地表基本平坦,無大的起伏,現地面沖溝以外絕對標高為156.38-159.38m,最大高差3.0m,沖溝內部地面絕對高程148.57-150.87m,最大高差2.3m。依據已有地勘報告,勘察期間,地下水位埋深25m左右,地下水位高程132m左右,由于水位較低,故本工程不考慮地下水對工程建設的影響[2]。
場區內有1條較深的深溝,詳見深溝分布及與樓棟位置關系圖。如圖1所示。
2沖溝內地基處理方案選擇
對于沖溝內素填土,具有濕陷性,強度低且該層土分布不均,厚度0.2-5.0m(從自然地面算起)。如圖2,為徹底消除不均勻沉降對建筑物的影響,沖溝內地基整體先采用2:8灰土回填至設計要求基底標高,后分別施工主樓區域樁基(灰土擠密樁)與地下車庫獨立基礎樁基(φ400PHC樁)工程[3]。
3超寬沖溝換填土施工
3.1 放線
利用全站儀對沖溝內區域準確放線,根據本工程特點及考慮回填用壓路機操作面影響,東側及西側均外擴5m,以保證沖溝內回填土超寬回填,保證壓實度。
3.2 清表整平
清除沖溝坡面、坡底的植被、灌木、樹根、生活垃圾等雜物及表層含有機質較高的虛土,對于無機土,可不清除。
對待換填區域沖溝底部進行初步分塊整平,但最大厚度不能超過分層碾壓厚度或設計強夯厚度。
3.3 削坡
(1)現場應根據場區設計豎向標高,在深溝頂部準確測量出待削坡位置外邊線。若根據場區設計豎向標高,深溝頂部需挖方的,不得計入削坡范圍,應直接按挖方處理,從而保證削坡完成面即為最終換填完成面;
(2)削坡坡度根據規劃方案確定。如沖溝外側規劃有建筑物時,盡量不要對建筑物地基進行再擾動;
(3)削坡完成后,現場應復測出各削坡平臺標高、各臺階邊線和坡頂邊線在總圖上的位置及與待建樓棟的位置關系,以作為后期進行待建樓棟基礎設計的基礎資料;
(4)削坡完畢后,工程部需及時通知工程技術部、總工室、設計院,經現場查看、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步工序施工[4]。
3.4 二八灰土施工
(1)原材準備
石灰應選用使用前1~2天消解的新鮮的消石灰,并應過篩,其最大顆粒不得大于5mm,且不應夾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塊粒及其他雜質,也不得含有過多的水分。
土料宜選用粉土或粉質黏土,有機質含量不得超過5%。土料應過篩,且最大顆粒不得大于15mm。
以上材料不具備過篩條件時,不得施工。
二八灰土(體積配合比為2:8),應采用專用工具拌和均勻,并適當控制含水量,一般最優含水量為14%~18%,現場以手握成團,兩指輕捏即散為宜。灰土拌和均勻后,應做到當日拌合、當日鋪填、當日碾壓,碾壓密實后,30天內不得受水浸泡。
由于環保的要求,目前市場石灰難以購買,可采用水泥代替石灰,但其配比應調整為1:10~1:15,必要時根據要求采用配比試驗確定
(2)施工順序及工藝流程
沖溝區域基底回填完成后整體由北往南0.5%傾斜,回填整體施工順序應從北往南分塊碾壓。
二八灰土施工工藝流程:檢驗原材質量→二八灰土機械拌和→基底清理→分層鋪灰土→碾壓密實→找平驗收
二八灰土分層厚度宜按300mm,并采用10T機械震動碾壓,每層碾壓遍數不少于8遍,每層的壓實系數不小于0.96。上、下兩層灰土接茬位置至少需錯開500mm。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每層灰土虛鋪厚度、碾壓遍數、機械組合等關鍵指標。
整體回填坡度控制應采取在同層施工時,基坑四周用水準儀測量出標高點,在基坑坑壁上做好標記,采用整體拉線找坡方式確保基底標高準確。同層施工縫接槎處理采用在第一次施工壓實后,第二次施工時先將上一次施工壓實的灰土在接槎處抱松濕潤后進行第二次施工。第一層施工完畢后及時進行第二層的施工,重復第一次施工流程[5]。
(3)二八灰土承載力的確定
根據《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灰土墊層承載力應根據載荷試驗確定。若壓實系數大于0.97,根據經驗,其承載力特征值應大于fak=200KPa。
4結束語
(1)如遇類似工程,則必須充分了解設計圖紙及工程地質勘查報告,并繪制需地基處理區域平面圖及土層斷面圖,從而優選施工方案,優化施工流程。減少返工,提高施工質量,降低施工成本,加快進度等。
(2)如遇類似工程,針對工程特點做好施工方案的編制、審批工作,加強對操作人員的技術交底,提高施工人員的成本和質量意識。
參考文獻
[1] 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
[2]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范:JGJ311-2013[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3.
[3] 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
[4] 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50497-2009[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9.
[5] 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13[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