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騰 黃永華



摘 要 現有技術方案主要采取人機交互,目視判別方式對繪制的房屋線進行實體分類,如分為:戶室、陽臺、樓梯、過道、車位等。需要逐步定義或者部分批量框選定義,每次定義完后還需標注名稱等。其操作過程相對繁瑣,且需要一定的專業水平[1]。
關鍵詞 全連接神經網絡;房產測繪;自動識別
長期以來,在房產測繪中各類型實體定義是人工判別定義完成,現在建筑物層數高、復雜程度也更高,完全依賴人工來判別大大制約了生成效率及人工成本。基于全連接神經網絡的房屋實體識別算法,可以做到對常見房屋類型自動識別率達到90%,做到一鍵生成,無須以往作圖中的煩瑣操作[2]。
1現有研究基礎
現有房產測繪技術依賴于手工作圖,如圖1所示:步驟1先定義一個戶室;步驟2定義與戶室相關的陽臺;步驟3定義外梯;步驟4按照步驟1、2、3逐步定義好其他實體。現實中的作圖數量很多,依賴人工判別定義實體類型效率低[3]。
本文方法:
實現流程
2預處理
在挑選訓練樣本時,選擇層數大于4層;戶室數量大于10戶;每層外包框中心點歸為原點后,重新計算個結點坐標;不含地下室。提取每個實體層序號;面積;周長;節點數;層中心點X坐標;層中心點Y坐標;實體外包框每條邊線均勻選取3個點(不含其2個端點)擴張0.3毫米并計算出是否有實體線相交(提取判斷方式見圖3);實體每個節點的X坐標與Y坐標將層中心歸零點坐標后,計算歸零后值分別作為一個輸入項,一共48個輸入項,不足補零。
全連接神經網絡設計:本算法基于全連接神經網絡、深度學習,為房產測繪設計出一種自動識別房屋類型的算法,該算法深度學習10000多個樣本。4層神經網絡:輸入層、輸出層、兩個隱含層,其中每個隱含層神經元個數為1024,為訓練時過度擬合,神經元激活值以20%的概率停止工作[4]。
3結束語
本文方法在房產測繪中則是一鍵生成成果,在效率方面得到了極大提升,降低了作圖復雜度的同時也降低了對作圖人員專業水平的要求(如圖4所示)。
參考文獻
[1] 喬拴棟,林平.淺談如何提高房產測繪的效率與質量[J].北京測繪,2014,(2):120,130-131.
[2] 劉武.房地產測繪成果質量檢查的實踐[J].測繪通報,2004,(4):62-63.
[3] 茹敏.深圳市地籍測繪簡介[J].北京測繪,1998,(4):38-40,28.
[4] 韓偉,吳艷蘭,任福.基于全連接和LSTM神經網絡的空氣污染物預測[J].地理信息世界,2018,25(3):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