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勇民
今年全英公開賽“零”金收官,無疑讓在2019年勇奪蘇杯的中國隊警醒。東京奧運會近在咫尺,原本滿懷希望沖擊5金,如今究竟能落實幾成?相信這也是眼下球迷們的最大關切。
如果從最新的世界排名和戰績表現來看,男單、男雙、女雙、混雙金牌的歸屬,想必大家一定心有所屬。唯獨女單形勢復雜,至少有中國、西班牙、泰國、日本、印度、中國臺北等6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有實力染指女單金牌。而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代表人物,在本次全英賽上悉數亮相,沒有黑馬、沒有爆冷,比賽結果真實反映了實力,如果奧運會不爆冷,大致也是這樣的結果。
但是,話又說回來,奧運會確實非同一般,爆冷概率歷來是比較高的。想當年,大名鼎鼎的韓國混雙組合金東文/羅景民在奧運會的前一年打遍天下無敵手,穩居世界排名第一,但在悉尼奧運會上連四強都沒有闖入。這一期賞析,我們就透過今年的全英賽,對奧運女單的奪金形勢進行分析,同時也兼顧欣賞當今頂尖女單的精彩技術。
以筆者的觀點,把“競技水平”劃分為兩個部分:競技實力+發揮能力。如果從競技實力的角度看,中國臺北的戴資穎和西班牙的馬琳絕對是處在塔尖的兩個人,彼此不相上下,左右無他人可及。也正是因為這兩個人的出現,才顛覆了傳統女單“死氣沉沉”的打法模式。她們是女單打法男性化的開創者,也是引領女單打法潮流的浪尖人。可是,她倆又都不是完美的,她們有一個共同的弱點,即臨場發揮波動較大。正是因為這一弱點,她倆的競技水平打了折扣。
近一年來,中國女單陳雨菲的進步有目共睹,她的競技水平目前已經上升到第一陣營,和戴資穎、馬琳基本處在同一水平線上。陳雨菲的競技實力還有欠缺,應該說不如戴資穎和馬琳,但陳雨菲的優點是耐打、穩定,臨場可以充分發揮出自己的能力。陳雨菲基本屬于傳統型拉吊突擊打法,攻守能力均衡,遇強可守,遇弱可攻,打法上比較靈活,因而在比賽表現上并不輸戴、馬兩人。
因此,筆者以為,東京奧運會女單金牌,這三個人是最強競爭者。下面,就欣賞一下她們在全英賽上的精彩表現。
在前幾期的賞析欄目中,筆者重點強調過“底線控制能力”是女單高水平的門檻。換句話說:只要是高水平的女單選手,底線控制能力都很強,而戴資穎和馬琳在這方面的能力已經達到了極致。
如圖1-1所示,戴資穎在底線正手被動拉直線高球,球拉到了對方的后發球線(圖1-5),出球質量基本上可以打80分。處在這樣的位置,對手可攻可拉,而馬琳是強攻型打法,所以戴資穎預判是馬琳會殺球,于是在準備防守時迅速向左側移動,準備接殺馬琳的正手殺對角(圖1-7)。在單打比賽中,在對手尚未擊球情況下的提前移動是非常危險的,戴資穎的選擇無非也是賭一把。可是,這一次馬琳并沒有選擇殺球,而是改用平高球攻擊,如圖1-9所示,平高球的威脅非常大,從圖片看,戴資穎的腰看似都要被壓斷了。


對于這樣高難度的球,一般人是招架不住的,即便能夠打到,出球質量也會大打折扣。有比較才知高低,戴資穎的強悍這時展露無遺,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她居然把球反拉到對手的后發球線位置(圖1-12),出球質量也達到80分。這時,馬琳在進攻方面有些猶豫,仍然采取了保守策略,再打一個平高球。這一次出球,弧度稍微平了一些(圖1-14),戴資穎抓住戰機,側身起跳,正手快速攔吊直線,不僅化解了自身的被動,還導致馬琳的極度被動(圖1-18)。此時,馬琳的超強能力也一覽無遺,在如此困難情況下,她居然還能勾對角,而且質量很高,并且在勾完之后還不顧一切地搶網(圖1-22)。接著,戴資穎反手放網,質量不太好(圖1-24),被沖到網前的馬琳逮個正著,一個反手撲球,干凈利落,直接得分。

戴資穎和馬琳的底線強控能力,核心部分體現在其強悍的反手回擊高球能力。如圖2-1所示,馬琳在底線用反手回擊高球。各位注意,她回擊的是對角高遠球(圖2-6),不僅難度高,而且質量很好。戴資穎預判馬琳要過渡網前,因而站位相對靠前(圖2-3),但她沒想到馬琳打出了如此高質量的高遠球,所以立刻陷入被動(圖2-6),不能強攻只能軟壓。此時,馬琳已經回到中心位置,見來球正好打在手上,順勢正手勾對角,戴資穎補救不急,馬琳直接得分。這個得分,看上去是馬琳正手勾球所為,實質是她通過絕佳的反手高球技術為得分創造了條件。
再看戴資穎的反手能力,同樣駕輕車就熟路。圖3是戴資穎與陳雨菲的對陣場面。陳雨菲在底線正手吊直線,導致戴資穎在網前極度被動(圖3-1)。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戴資穎居然還有能力做出反手勾對角的變化(圖3-2)。戴資穎的這個能力顯然超出了陳雨菲的預期,圖3-4清晰顯示,陳雨菲原本判斷對手放網,一看對手是勾對角,馬上改變自己的跑動線路,徑直跑向反手網前。畢竟戴資穎是低手處理,所以陳雨菲在變線跑動以后還是搶到了主動點(圖3-6),因而反手快推對角,導致戴資穎在底線反手區的被動。之后,戴資穎并沒有采用頭頂擊球技術強行回擊,而是非常從容地轉身,用反手回擊中路高遠球,同樣輕松地將球送回到了陳雨菲的后場,而且質量很好(圖3-14),陳雨菲只能回擊過渡性高球,局面進入相持狀態。

相比較而言,陳雨菲的反手回擊高球能力相對薄弱。如圖4-1所示,陳雨菲在網前低點正手勾對角,此球有點出乎戴資穎的預料,稍有遲疑才上網,明顯被動(圖4-5)。但是,在如此被動的狀態下,戴資穎還是能夠有變化,她采用了正手勾對角(圖4-6)。陳雨菲占據網前主動,見狀快速跳向網前(圖4-8)推撥底線。見球已過人,戴資穎迅速后撤,快速轉身用正手拉高球,打到了陳雨菲的反手區。此高球比較勉強,質量并不高,但是陳雨菲判斷對手可能過渡網前,所以站位太靠前(圖4-9),導致自身在反手底線區的被動。此時,陳雨菲的弱點暴露無遺,她用反手彈拉高球,明顯不到位(圖4-17)。戴資穎果斷起板,頭頂殺對角(圖4-19),陳雨菲撲球不及而丟分。



戴資穎和馬琳二人除了底線控制能力超強以外,她倆的打法都具有很強的攻擊性,但是攻擊方式有所不同。馬琳的方式是簡單、直接、暴力,強攻、殺上網、推撲壓,連續攻擊,連續壓迫,往往讓對手喘不過氣;戴資穎的方法卻是控制、停頓,先誘導對手判斷出錯,然后再慢慢把對手折磨死。
先欣賞馬琳的簡單壓迫式進攻。如圖5-1所示,馬琳在底線頭頂殺直線,球幾乎是貼著邊線而來。迫于無奈,戴資穎只好魚躍撲救(圖5-2),居然撲救成功。馬琳快速上網(圖5-4),果斷出手,反手勾對角,直接得分。

圖6是馬琳的網前搓球得分的場面。馬琳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快”,移動快、出手快、連貫銜接快,基本沒有停頓的假動作,她非常善于利用快節奏給對手制造壓力。
如圖6-1所示,戴資穎在網前反手勾對角,馬琳判斷以后,快速上網,直接出手,正手搶高點搓,質量非常高,幾乎貼網而過(圖6-7)。戴資穎毫無辦法,只能眼睜睜等待球滾落到球網的下沿(圖6-9)才出手應對。這時,戴資穎還想有變化,正手勾對角,只是難度太大,最后以落網失分而告終。





圖7則是馬琳壓迫性打法的代表作。馬琳首先在底線發起進攻,正手殺直線(圖7-1)。戴資穎防守反抽直線,馬琳繼續正手抽壓直線(圖7-5)。戴資穎反手抽對角,希望借此擺脫被動,可是弧度過低(圖7-9),被馬琳封到。馬琳頭頂封壓中路(圖7-10),戴資穎再次正手抽壓底線,結果還是未能擺脫被動。馬琳在網前高高躍起,頭頂封殺成功(圖7-15)。
戴資穎的進攻方式與馬琳截然不同,她較少采用暴風驟雨式的連續強攻,更喜歡控制對手,用停頓動作迷惑對手,然后再慢慢折磨對手。顯然,戴資穎打法的核心在于“多變”,善于運用“相對速度”控制對手。“停頓”反映在出手上,其實是慢的表現,但是因為誤導了對手,使對手跑錯方向而耽誤更多時間,所以在相對速度上,戴資穎還是賺了便宜,這就是戴資穎的高明之處。盡管說羽毛球競技也遵循“唯快不破”的規律,馬琳用她獨特的快攻打法已經達到了奧運冠軍的高度,而戴資穎甚至沒有拿過世界冠軍,但就羽毛球技藝和境界來說,筆者還是對戴資穎高看一眼,認為她會高一點。
如圖8-1所示,戴資穎在網前正手放網,馬琳上網后反手勾對角,顯然這兩拍交換,戴資穎占據了主動,圖8-7清晰顯示,戴資穎已經在網前搶到高點,完全可以快推或者搶搓,但她偏偏不在高點出手,稍微停頓以后,放到圖8-8所示的低點處理,給人的感覺是想要放網,馬琳也是這樣預判的。然后,戴資穎突然手腕發力,變成了推對角,馬琳因為判斷錯誤,重心已經向前移動,再起動回撤明顯來不及,所以只好眼睜睜看著球飛過頭頂(圖8-9/10/11),落到底線的地板上。


圖9是戴資穎對陣陳雨菲的場面。戴資穎在底線正手殺直線,陳雨菲防守,反手擋直線(圖9-2)。戴資穎上網后搶到高點(圖9-4),可是她不急于出手,還是停頓以后選擇在較低點出手,正手勾對角(圖9-6)。她的這種處理讓人難受至極的地方在于:她停頓之時,你根本摸不清她的底細,不知道她會如何變化,只能老老實實待在原地(圖9-5),而等她出手以后,等你判斷清楚以后,反應又跟不上球速。如圖9-7/8所示,等到陳雨菲判斷到戴資穎是正手勾對角之時,起動步法上明顯有頓挫感,說明陳雨菲已經被誤導,結果當然是看著球落地而無能為力。


圖10是同樣性質的不同方式表達。陳雨菲在底線正手區拿球,擊球點已經過人,只好采取過渡性技術手段,正手低點吊對角(圖10-1/2/3)。戴資穎上網后,不慌不忙,如圖10-3所示,她完全可以在高點放網,肯定是主動局面,但她偏要停頓,停到圖10-5所示的低點才出手。同樣是放網,看圖10-7/8所示陳雨菲的跑動姿勢,也是有頓挫感,從而延誤了時間,等趕到網前時球已經落地(圖10-12)。如果戴資穎不停頓,直接高點放網,局面還是戴資穎掌握主動,只不過這樣容易被對手預判,陳雨菲不顧一切地沖向網前,盡管被動,還是有可能把球挑起來的。所以,“停頓”動作的戰術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控制、停頓是戴資穎打法的主要內核和威脅性所在,但這并不代表她的全部,她還有變招的潛力,在某一特定的場合、時機,她也能表現出簡單直接的“快”。
如圖11-1所示,戴資穎在底線正手殺直線,馬琳飛身魚躍救球(圖11-2),正手擋直線(圖11-3),居然也防守成功,防守功底之扎實可見一斑。此時,戴資穎快速上網,這次絲毫沒有停頓,搶高點果斷出手,正手勾對角(圖11-6)。馬琳掙扎上網,全力撲球,反手挑對角(圖11-10),因為被動太深,無法挑到底線,結果被戴資穎在中場攔截,然后一個簡單直接的中場跳殺,結束戰斗。



欣賞完戴資穎和馬琳的精彩技藝之后,再回到奧運奪金的話題上。通過上述分析可見,在競技實力上,戴資穎和馬琳確實技高一籌,難有人與之匹敵。但是,受發揮欠穩定這一弱點的影響,她們在實戰中的競技水平打了折扣,這就給了其他選手有可乘之機。陳雨菲就是明顯的受益對象,在競技實力上,陳雨菲相比于戴資穎和馬琳尚有一點差距,但她穩定而出眾的發揮彌補了實力上的差距,在整體競技水平上,與她們已經在一個水平線上。
從這次全英賽可以看出,陳雨菲的發揮基本正常,決賽對陣戴資穎并非沒有勝機。最終失利,陳雨菲主要是出現了這樣一些問題。問題一:陳雨菲在這次比賽中的非受迫性失誤偏高(參見統計表),每局球10個以上的失誤,對戴資穎是正常的,對陳雨菲這種打法來講,就是偏高了。尤其是攻擊性失誤(進攻狀態下的失誤),陳雨菲明顯高于常規水平,應該還是急于求成的心態在作祟。問題二:這次比賽的幸運之神明顯偏袒戴資穎,全場4次挑戰,全部壓線球,都判戴資穎得分。這種概率在常規比賽中是很少見的。因此,筆者以為陳雨菲只要堅持以我為主,用自己的優勢(耐心多拍對抗)去挑戰戴、馬二人,奧運會取勝的概率還是相當高的。

綜上所述,戴資穎、馬琳、陳雨菲應該是東京奧運會女單奪金的第一陣營候選人。此外還有兩人值得關注,她們便是泰國的拉差諾和印度的辛德胡。她們都具有很強的爆發力和沖擊力,競技實力跟陳雨菲在伯仲之間,只是發揮的穩定性欠缺一些,所以筆者認為她們可以排在奧運奪金的第二陣營。至于日本隊的兩位女單選手山口茜和奧原希望,目前來看,她們的競技水平已經從頂峰開始下滑,即便有東道主“天時地利人和”,她們在東京奧運會上的奪冠概率也只能排在第三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