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飛
(北京市延慶區醫院/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延慶醫院,北京 102100)
在現代臨床醫學中,對人體掌關節周圍部位手術操作難度較高,因此對于醫護人員自身技能以及機械設備的要求也極高,同時在進行手術過程中患者掌關節容易出現強烈的疼痛感,嚴重的甚至還會出現并發癥以及畸形[1-2]。以往在醫治掌關節周圍部位創傷骨折時都會選擇鋼絲內固定的方法,這種治療方式的最終治療效果無法達到實際預想目標[3]。故為了能夠最大程度的緩解患者病況,提升醫療質量,本文對開復位微型鋼板內固定術治療掌指關節周圍部位創傷骨折的臨床效果進行探討,現將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隨機選取我院2017 年5 月至2018 年7 月收治的掌指關節周圍部位創傷骨折患者52 例,在患者同意參與到此次研究并且簽訂同意書后將其分為A 組和B 組,每組患者各26 例。A 組男19 例,女7 例,年齡16-58 歲,平均(31.28±4.26),B 組男性20 例,女性6 例,年齡15-56 歲,平均(30.96±3.72)。A 組患者采用鋼絲內固定方法治療,B 組患者采用切開復位微型鋼板內固定術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的臨床效果。兩組患者在性別和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沒有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A 組患者采用常規的鋼絲內固定方式治療,根據患者的實際骨折位置在其垂直骨折線方位進行相應的鋼絲內固定和螺釘鉆孔,同時使用鋼絲將患者的碎骨進行綁扎處理,而后將其與骨干固定。術后醫護人員給予患者正常的抗感染藥物,同時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功能恢復鍛煉;B 組患者主要采用切開復位微型鋼板內固定術,予以患者常規平臥同時輔助患者上肢外展,進行神經麻醉之后止血和消毒,如若患者是開放性骨折,那么需要進行清創。而后在掌骨背側進行縱行切口,根據相關手術規定適當延長患者創口部位。分離伸指肌腱,進行牽引復位同時按照患者的實際骨折位置選擇適當的微型鋼板進行內固定,無需采用石膏進行外固定。術后醫護人員給予患者正常的抗感染藥物,同時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功能恢復鍛煉。
1.3 觀察指標。對比觀察兩組患者術后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三類,總有效率等于顯效率和有效率的總和;對比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分為未發生、輕微并發癥和完全出現三類,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等于輕微出現率和完全出現率總和;對比兩組患者痊愈后生活質量改善情況,主要從心理狀態、身體功能以及生理功能三方面分析。
1.4 數據處理。本次研究均行SPSS 20.0 軟件處理,其中計量資料對比用(±s)的形式表示,行t 檢驗;計數資料(%)的形式表示,行χ2檢驗,當數據對比呈現為P<0.05 的差異性時,統計學意義存在。
2.1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效果分析后發現,B 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A 組患者,且差異十分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所示。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分析[n(%)]
2.2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發生并發癥情況分析后發現,B 組患者術后并發癥出現概率,明顯低于A 組,且差異十分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所示。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出現并發癥情況分析[n(%)]
2.3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分析后發現,B 組患者生活質量明顯優于A 組,且差異十分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3 所示。
在當今現代臨床醫學中,骨折治療的難度較大,同時掌指關節周圍骨折更是醫學中治療中重要難題,這種骨折類型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分析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分析
組別 例數 心理狀態 身體功能 生理功能A 組 26 9.54±1.05 9.35±2.24 9.50±1.29 B 組 26 11.01±2.15 12.04±2.33 10.92±2.20 t - 3.1326 4.2437 2.8391 P - 0.0029 0.0001 0.0065
不但對治療措施有著一定的要求,同時更對臨床醫護人員的醫護能力有著要求[4-5]。在實際掌指關節周圍骨折手術中,醫護人員需要充分根據患者骨折實際情況特點,通過患者的掌骨背側采用豎行切口,但是在實際創口處理中醫師還需要骨折實際情況,以此避免傷害患者掌部神經和血管。術后醫護人員需要知道患者進行適當訓練,同時在訓練中患者自身臨床癥狀會逐漸好轉,損傷腫脹情況也會有所改善[6]。
通過本文研究后發現,在治療指關節周圍部位創傷骨折時采用切開復位微型鋼板內固定術治療效果、術后并發癥出現情況與傳統鋼絲內固定法相比更低,同時術后生活質量更加,差異十分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治療掌指關節周圍部位創傷骨折疾病時發現,采用切開復位微型鋼板內固定術的治療效果要由于傳統鋼絲內固定法,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較低,同時傷口愈合率更高,值得在現代醫學中廣泛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