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紅鈺,莊亞強
(廣西柳州市人民醫院 普外四病區,廣西 柳州 545006)
如今隨著美容事業的快速發展,女性們對乳房的美容整形越來越重視[1],臨床上對于乳房整形常采用的入路方式為腋窩入路,此手術方式雖然對哺乳功能幾乎無影響,但是卻缺乏整體美觀性[2]。很多臨床資料表明,采用乳暈切開式入路的方式進行假體隆胸手術,不僅可以改善患者的乳房形態,還可以大大降低其手術帶來的并發癥發生率,因此傳統的手術入路逐漸被乳暈切開式入路取代,并取得良好的效果[3]。本文研究選取2016 年3 月至2017 年3 月到本院接受乳房整形的患者進行研究,深入探索乳暈切開式乳房美容整形帶來的效果,以下是詳細分析內容。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 年3 月至2017 年3 月到本院接受乳房美容整形的患者20 例,按照手術方式的不同進行分組,傳統腋窩入路為對照組,乳暈切開式為觀察組,每組10 例。所有患者均為首次接受假體隆胸手術,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參與,本研究經過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對照組10例,年齡22-40 歲,平均(29.7±2.6)歲。觀察組10 例,年齡21-41 歲,平均(29.5±3.1)歲。對比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分析得知P>0.05 無明顯差異,可進行組間對比。
1.2 方法
1.2.1 對照組給予傳統經腋窩入路方式治療,在腋窩進行局部腫脹麻醉之后,經腋窩褶皺切口3-4 cm 入路,假體植入部位在胸大肌前或胸大肌后,假體腔隙剝離時注意要足夠大,且層次清晰、邊緣整齊,確保無活動滲血出現,術后需要留置引流管。
1.2.2 觀察組采用乳暈切開式進行乳房美容整形手術,具體操作如下:①對患者的乳房實施局部麻醉,然后在乳暈下邊緣作一個弧形切口,切口大小為2.0-2.5 cm。②從表皮往下呈階梯狀往乳腺被膜位置切,用假體腔隙分離鉗分離假體腔隙,同時注意止血。③結合患者的乳房情況選擇適合自身的假體種類、大小和數量,改善兩側乳房不對稱的現狀。④假體植入患者乳房后,鈍性分離假體腔隙,再次注意乳房對稱。⑤用免拆縫合線縫合切口。手術注意事項:術后不需放置引流管,無需進行加壓包扎,無需特意穿戴特殊的彈性罩固定乳房。
1.3 觀察指標。判定乳房整形美容效果:用客觀評分的方式對患者兩側乳房的對稱情況和乳房形態進行評定,共分為優、良、差三等級。其中患者的兩側乳房對稱良好且展開自然,彈性柔軟感好,乳房優美自然,體積合適為優。其中患者的兩側乳房對稱性和彈性較好,展開形態基本自然為良。乳房明顯不對稱、展開形態僵硬,假體明顯為差。最后統計分析優良率并進行對比,優良率計算方式為:優良率=(優+良)/總例數×100%。統計兩組患者出現包膜攣縮等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分析。報告中涉及到的數據處理采用軟件SPSS 20.0 進行處理,其中乳房美容整形優良率、并發癥發生率等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用百分數%表示,計量數據的檢驗方式采用t 進行統計,用均數(±s)表示,判定標準為0.05,統計結果小于0.05 表示對比數據具備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乳房美容效果比較。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術方式治療結束后,觀察組的優良率遠高于對照組,對比結果差異明顯,P<0.05 具備統計學意義。詳見下表1。

表1 兩組患者乳房美容整形優良率比較(n,%)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的患者未發現出現包膜攣縮等并發癥情況,其并發癥發生率為0.00%。對照組發現有4 例患者出現包膜攣縮的情況,統計可知其并發癥發生率為40.00%,可見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遠低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別明顯。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審美觀念的轉變,女士們越來越重視自身乳房的美容[4]。近年來乳房美容整形的數量逐漸攀升,成為美容業的一大亮點。美容整形的手段一般采用的是假體隆胸手術[5],而傳統的假體隆胸手術一般采用傳統的腋窩入路方式來進行,且不采取任何的美容整形技術,因此其形態美容效果和活動較差,且腋窩入路的包膜攣縮等并發癥發生率比較高[6],整形效果遠遠達不到患者的預期,近年來已經逐漸被乳暈切開式替代。乳暈切開式乳房美容整形手術雖然對哺乳功能的影響可能比傳統腋窩入路大[7],但是經過技術處理,影響還是可以盡可能降低,還是可以確保女性正常哺乳的,更為重要的是乳暈切開式美容效果十分出色,活動幾乎無影響[8],因此受到患者的喜愛。
本文研究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的腋窩入路方式來進行假體隆胸,觀察組患者采用的是乳暈切開式的手術方法進行乳房美容整形,統計分析得出,觀察組患者的乳房美容整形優良率比對照組的乳房美容整形優良率高出許多,而且觀察組患者未發現出現包膜攣縮等并發癥情況,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遠低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別明顯,P <0.05 具備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采用乳暈切開式乳房美容整形手術來進行假體隆胸,其乳房美容效果大大提高,并且可以大大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具有明顯的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