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峰
(吉林省蛟河市中醫院,吉林 蛟河 132500)
老年人是原發性高血壓的多發人群,與繼發性高血壓不同,原發性高血壓的病因尚未明確,但發病率極高,如果不對其展開積極有效的治療,會對患者的生存質量帶來嚴重威脅,甚至危及生命[1]。對老年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方式臨床仍以藥物為主,其中,厄貝沙坦與依那普利是應用較多的藥物,根據相關報道表明,相對于依那普利,厄貝沙坦在臨床應用上更具優勢,因此,本研究選擇我院自2017 年6 月至2019年6 月收治的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62 例,針對厄貝沙坦與依那普利治療老年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效果進行探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自2017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收治的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62 例,利用奇偶數分組法將其分成對照組與治療組。對照組患者共計31 例,男17 例,女14 例,年齡55-74 歲,平均(60.48±2.05)歲,病程1-16 年,平均(8.17±2.39)年;治療組患者共計31 例,男19 例,女12 例,年齡56-74 歲,平均(61.26±2.14)歲,病程2-16 年,平均(8.31±2.28)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數據經過比對,沒有顯著的區別,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
1.2 診斷標準。兩組患者均符合WHO 國際高血壓協會制定的高血壓診斷標準和2010 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的相關臨床診斷標準,確診為原發性高血壓。
1.3 納入標準-排除標準。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明確本研究的目的與方法,自愿參加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嚴重臟器性疾病;近期內服用過對本研究結果有影響的藥物;對本研究涉及藥物有禁忌癥者;神經疾病者;惡性腫瘤者;免疫功能障礙者;遺傳性代謝疾病者。
1.4 方法。對照組使用依那普利對患者進行治療,具體方法為:口服依那普利(國藥準字:H32026567,生產企業:揚子江藥業集團江蘇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每次劑量為10 mg,每天服用2 次[2]。治療組使用厄貝沙坦對患者進行治療,具體方法為:口服厄貝沙坦(國藥準字:J20130049,生產企業: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每次劑量為150 mg,每天服用1 次。兩組患者患者需要連續用藥2 個月。
1.5 觀察指標。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用藥后其舒張壓、收縮壓、臨床治療效果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的變化,其中,臨床治療效果評估標準分為三個層次,分別為:當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舒張壓恢復至正常水平,其舒張壓降低幅度在10-20 mmHg 范圍內,未出現不良反應出現時,視為顯效;當患者臨床癥狀有所好轉,舒張壓降低幅度在10 mmHg-19 mmHg 范圍,收縮壓降幅>30 mmHg,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出現時,視為有效;當患者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或者病情加重,同時,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時,視為無效,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100%
1.6 統計學分析。使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對所有的數據進行處理與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使用(±s)表示,并進行t 檢驗;計數資料使用%表示,并進行卡方檢驗,當統計結果P<0.05 時,表示此研究數據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舒張壓與收縮壓的對比。治療前,兩組患者舒張壓與收縮壓的數據對比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舒張壓與收縮壓的數據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舒張壓與收縮壓的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舒張壓與收縮壓的比較
組別 例數 舒張壓 收縮壓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1 103.37±5.05 96.14±8.61 158.23±15.36 137.06±7.68治療組 31 102.19±5.11 83.04±4.99 159.27±14.91 120.45±7.91 t - 0.9145 7.3293 0.2705 8.3883 P - 0.3641 0.0000 0.7877 0.0000
2.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對比。治療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的對比。兩組患者經過不同方式的治療,可知治療組患者僅出現1 例咳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2%,對照組患者出現3 例頭痛,3 例咳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9.4%,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χ2=4.0260),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的比較[n(%)]
原發性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如不對其進行有效控制,會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甚至威脅到生命[3-4]。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主要癥狀為持續性動脈高壓,且在動脈壓升高期間,患者的醛固酮系統、血管緊張素都產生了一定影響,面對這種現象,控制血壓是治療的關鍵,臨床通常都會采取藥物為患者進行治療,盡量改善其預后[5-6]。依那普利是第二代治療血管緊張素的藥物,該藥還能夠起到擴張血管的作用,緩解高血壓患者外周阻力,強化其腎臟血液供給功能,同時抑制激肽酶,并利尿、利鈉,還能改善機體對胰島素的抵抗,是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常用藥物,不過容易引起干咳等副作用。厄貝沙坦是血管緊張素II 受體拮抗劑,能夠抑制心室重塑,服用后吸快,幾乎不受食物影響,生物利用度高,另外還能很好地控制患者醛固酮與外周血管釋放,起到降壓作用,并且很少引發其它不良反應。兩種藥物對原發性高血壓均有明顯治療效果,相對來說,厄貝沙坦的優勢還在于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依那普利,且耐受性更佳。
綜上所述,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應用厄貝沙坦進行治療,能夠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降低不良反應情況,值得研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