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靈芝
(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天津 300202)
卵巢癌是婦科常見生殖系統腫瘤疾病,其惡性程度高、且病死率居于婦科腫瘤首位,因其隱匿性強,發病早期缺乏特異性癥狀,大部分患者確診時病情已發展為中晚期,對現代女性生命健康構成嚴重威脅[1]。手術+放化療的綜合方案是目前臨床主要治療手段,雖然一定程度可延緩病情發展,延長生存時間;但由于綜合治療后較多的不良反應,及疾病的巨大打擊與折磨,導致患者身心俱疲,易產生消極、焦慮、憤怒、恐懼、抑郁等負性情緒,對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存質量造成較大影響[2]。近年來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發展,醫學理念發生巨大改變,臨終關懷理念逐漸運用于臨床中備受推崇。因此,如何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提高疾病治療效果、改善生存質量成為臨床研究熱點。本研究將我院收治的卵巢癌105 例作為觀察對象,分析心理干預+飲食護理對提高治療依從性的作用,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觀察對象抽選2016 年8 月至2018年3 月收治的105 例卵巢癌患者,根據“國際婦產科聯合會1995 年修訂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確診。將105 例研究對象使用隨機抽樣法分為兩組,對照組52 例、觀察組53 例。研究入組標準:①患者年齡≥18 歲;②經病理檢查所有患者均確診;③無認知障礙及精神??;④能夠以書面方式或口頭方式獨立完成調查;⑤患者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書。排除標準:①癌細胞已轉移至中樞神經系統;②極度衰竭者;③感染患者或高燒患者;④心肝腎功能不全者;⑤重度營養不良者;⑥認知功能障礙或合并精神疾病者、其他嚴重內科疾病者。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對比兩組病理分期、年齡等資料(P>0.05)有可比性,見表1。
1.2 方法。入院后均接受手術+放化療綜合方案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飲食護理+心理干預,具體方法 ①心理干預:①行為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因指導患者于治療間隙期間適當參與活動,如肌肉漸進性放松法: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并逐漸攥緊拳頭,吐氣并放松雙拳;訓練由上肢到下肢,依次對肩部、頭頸、腹部、臀部等肌肉進行放松訓練,吸氣收縮肌肉5 s、呼氣放松肌肉15 s,最后進行全身放松。由經專業訓練的護理人員實施。②認知心理護理:護理人員主動與其接觸,了解患者情緒變化,告知手術+放化療綜合治療的目的、效果,及治療中可能出現的副反應,如色斑、脫發等;同時告知治療后女性特征會保持、且色斑消失、頭發會生長,消除患者擔憂、恐懼心理,獲取患者信任度,提高其治療依從性。②飲食護理:患者受疾病折磨,相比于健康人營養狀況普遍較差;采用循證方法對患者機體狀況、不同治療階段、飲食喜好進行綜合評估,制定規范化的飲食護理方案[3]。

表1 患者臨床資料對比
1.3 觀察指標。評估兩組護理前后負性情緒,分別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估患者抑郁情緒,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評估焦慮情緒;均采用4 級評分法,共20 項,以SAS界線50 分,SDS 界線53 分,評分越高抑郁、焦慮情緒越嚴重。治療依從性分級,0 級:治療期間患者自愿配合治療;I級:患者基本可按照醫囑接受治療,但需要醫務人員或家屬督促;II 級:在醫務人員與家屬多次督促下,患者被動接受治療,甚至采取強硬措施進行治療;III 級:患者拒絕接受治療。分別在護理前后采集兩組患者4 mL 外周靜脈抗凝血,對NK細胞、B 細胞及T 細胞亞群(CD3+、CD4+、CD8+、CD4+/CD8+)進行檢測,采用美國BE 公司流式細胞儀進行檢驗。
1.4 統計學分析。運用SPSS 22.0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組間計數資料使用卡方(χ2)檢驗,用百分比(%)表示;組間計量資料使用t 檢驗,用(±s)表示,組間數據差異,用P<0.05 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負性情緒。護理前, 兩組SAS、SDS 評分對比,統計學無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SDS 評分、SA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護理前對比,兩組SAS、SDS 評分均明顯改善,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護理前后SDS、SAS 評分

表2 對比兩組護理前后SDS、SAS 評分
注:與本組護理前對比,★P<0.05。
組別 例數 SDS SAS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53 54.52±7.11 43.15±5.92★ 59.67±7.45 47.34±6.12★對照組 52 55.01±7.10 48.97±5.32★ 59.12±10.33 54.34±6.72★t - 0.353 5.300 0.312 5.557 P - 0.724 0.000 0.755 0.000
2.2 比較兩組治療依從性。研究顯示,兩組依從性比較,觀察組總依從性98.11%、對照組總依從性88.46%,兩組數據統計分析有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護治療依從性[n(%)]
2.3 兩組干預前后免疫指標對比。據數據分析,兩組護理前免疫指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與護理前對比對照組各項免疫指標,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各項免疫指標均優于護理前,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
卵巢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腫瘤疾病之一,其具有極高的發病率與致死率;且近年來隨著女性社會地位的改變,工作、生活壓力的增加,生活方式的改變,其發病率不斷升高。目前,臨床中對卵巢癌主要采用手術切除+放化療的綜合方案治療,該方法雖然可一定程度延長患者生存期;但患者長期接受化療及身體遭受癌癥損傷,大部分患者均存在嚴重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等副反應,進而出現身體形象紊亂、脫發、乏力、免疫抑制等,對女性患者身心造成巨大打擊,對其生活、生存質量、社會能力均造成影響。
心理護理時一種幫助患者獲取適宜心理狀態的治療方法,指護理人員通過各種途徑、方法,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積極影響,改善患者心理狀態[4]。
綜上所述,對卵巢癌患者使用心理+飲食護理,可提高患者依從性,對改善預后具有積極作用。